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上) -- 忘情

共:💬24 🌺116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下)

(续中)链接出处

1、 火力

卫国战争发生转折的第一个显著标志,是苏军有了可供使用的充足火力。当然,苏军使用火力的方法不同于德军。1943年,苏联的武器产量大增,到1943年年中,苏军已拥有近6万门火炮,1944年初,增至9万余门,1945年,又增至10万门。

苏军其他主要武器的发变化同样很快。1941年年中,苏军有15000余辆坦克,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式的。这一年苏军遭到惨败之后认识到,他们的T26、T28和BT7型坦克不能与德军坦克匹敌。1941年底,他们大幅提高了能够对付德军任何装甲车辆的T34型坦克的产量。在德军使用黑豹式、虎式坦克,重新夺回坦克战术技术指标的优势后,苏军又将T34型坦克的76.2毫米主炮改装为85毫米主炮。

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时情况也差不多。在战争头一年,苏联空军的飞机几乎损失殆尽。是,到了1943年年中,苏联空军已拥有5千架飞机,到1945年初,又增加到1.5万架。在武器生产上,德国无法与苏联相比。而且德国面临着两线作战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兵力兵器都用在东线。

在卫国战争初期,苏军人员和技术装备损失极大。为了集中火力,苏军统帅部通过大幅度减少队属炮兵和坦克部队的办法,建立起了统帅部预备炮兵和坦克兵部队,将其集中投放到最重要的地段。随着苏联军工潜力的逐渐发挥及盟军援助物资的大批到来,使得苏军有能力组建火力空前强大的突破炮兵军、坦克集团军、突击集团军和空军集团军。

在战争中、后期,苏军在实施大纵深作战时,不仅将统帅部预备炮兵、坦克、空军部队加强到主攻方向,而且特别强调通过减少次要地段的兵器密度,将大部分技术兵器集中到预定的突破地段的方法,在突破地段形成了对德军悬殊的数量、质量优势,为保障火力突击效果提供了条件。

实施火力突击是突破必不可少的阶段。突破一般以冲击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炮火准备作为开始。炮兵和航空兵在火力准备阶段的任务是,以火力压制、破坏敌人军队的指挥和协同,保障建立通向敌人战术地幅全纵深的缺口,以及阻止敌人预备队开进。突然实施火力突击是达到有效杀伤敌人的重要手段。在苏德战争中,德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所遭到的最大损失,就是由于苏军的炮火首次急袭射击造成的。尽量缩短火力准备与步兵、坦克开始突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达成突破的重要条件。

2、 机动

机动是苏军大纵深作战的第二个突出特点。苏军火力系统的数量、质量的提高,使苏军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战役样式。这种战役样式的主要特征就是灵活地梯次配置部队。当德军实施浅纵深防御时,苏军就成一个梯队,以优势的火力和机动部队实施进攻。1942年11月,苏军西南方面军使用第5坦克集团军作为快速集群作战,就是一个范例。这样使用兵力便于在决定性地点迅速达成突破,也靠前配置了扩张突破战果的兵力。反之,当德军组织预有准备的纵深防御时,苏军就成2至3个战役梯队实施进攻。坦克集团军通常担任方面军的快速集群,独立坦克军和机械化军担任集团军的快速集群。1943年7至8月苏军在奥廖尔地区的进攻,以及1943年8月苏军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地区的进攻,便是例证。

但是,多梯队进攻并不是苏军喜爱的战法。苏军通常的做法是,发现敌军的薄弱地段便集中兵力攻击之。因此,在1944年1至2月的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中,苏军第6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的第一梯队发起了进攻。在1944年6至8月的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的各方面军将各集团军编为一个梯队,让坦克集团军担任快速集群。1945年8月苏军在满洲对日军的战略进攻,是苏军灵活进行战役编组的最突出范例。在满洲战役中,苏军将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方面军编为1个梯队。

1943年苏军作战方法变化的第二个方面,是集中占压倒优势的兵力兵器。在奥廖尔战役中,苏军每个军只受领了4至6公里宽的突破地段,武器密度达平均每公里正面250门火炮和迫击炮、70辆坦克。因此,尽管苏军和德军在进攻中达成突破和发展胜利的纵深差不多,但苏军能集中占压倒优势的兵力兵器,这是苏军不同于德军的地方。

3、 合成

苏军和德军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将各兵种部队编成合成部队。这样做不仅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各兵种部队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当敌人对合成部队中的某兵种部队采取行动时,也就增加了遭受其他兵种部队攻击的可能性。

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便是一个生动的范例。在这次战役中,苏军的反坦克地带和障碍物地带不仅挫败了德军的闪击战,而且为苏军强有力的反击辅平了道路。1941年德军的夏季战役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苏军根本无法抵御德军的装甲突击。

4、 协同指挥

协同指挥是发挥各兵种部队威力,形成合力战胜对手的必要条件。前面谈及的三个因素对于战斗或战役的结局都有重要影响,而协同指挥则与作战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它对战斗的结局也影响极大。

协同和主动精神在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中都至关重要。德军和苏军的指挥官对于协同的看法基本相同,但对主动的看法则不一致。因此在德军和苏军的机动战中,主动有很大的区别。有两个因素(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苏联的政治气候及苏联的地理条件)促使苏军形成对主动精神的看法。苏联漫长的边界和平坦的边界地形,要求它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队。而苏军要在辽阔的平原上作战,就得强调上级领率机关大规模机动部队的能力,但这却有损于低级指挥官的主动精神的发挥。因此,一些西方军事理论家认为,苏军指挥官善于夺取战役主动权,但怀疑他们夺取战术主动权的能力。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