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 延安 B 受虐待的凤姐 (上) -- 史文恭
从红一方面军成立之后,东哥所领导的事业,当然,更准确地说TG的事业,上了一个台阶。----因为作为正规部队的红一方面军拥兵三万之众,已经是一支在当时中国不可小觑的力量了。---同时,蒋介石正完成他统一中国进程里最关键的一步,----中原大战,-----来不及照顾TG,----于是,趁这个机会,东哥领导这支队伍,大大发展了。
发展之初,由于李立三的干扰,(李立三很牛,他居然认为当时的中国才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不仅要求各地的红军攻打大城市,甚至也要求苏联发兵到中国支援中国革命,为此,共产国际的各位领导大吃一惊,而且很是不爽,这直接导致了李立三的快速下台和王明等的快速上台。),东哥的第一方面军被要求去攻打长沙,但攻击了几次后,发现无机可乘,东哥就及时退兵,说服部队回兵江西。(此时在红一方面军的代表叫周以粟,他是东哥农讲所的老同事(下级),所以被东哥给说服了。)----此时,蒋介石已经打胜了中原大战,有空来组织对红军的围剿了。
整个围剿的过程是这样的: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11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以鲁涤平为总指挥,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战术,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发起第一次"围剿"。
12月30日,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全歼了冒进龙冈的敌"围剿" 军主力第18师,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接着,又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全歼敌第50师1个旅。其他各路敌军狼狈溃退。两次作战, 共计歼敌1.3万人。
1931年4月,(仅仅四个月后)蒋介石又纠集了18个多师共20万兵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和"分进合击,互相策应"战术,对中央苏区和红军发起第二次"围剿"。
5月16日至5月30日,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由西向东横扫,在富田、白沙、中村、广昌、建宁连打5个胜仗,转战700余里,歼敌3万人,缴枪2.2万枝,粉碎了国军的第二次"围剿"。
7月,(仅仅才过了两个月。)蒋介石又调集了23个师30万兵力,自任总司令,再次以"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
从8月6日至11日,红军在莲塘、良村、黄陂连胜3仗,从被动中夺得主动。最后(加上打了平手的高兴圩一战),总共歼灭国民党军队十七个团,共三万余人,其中俘敌一万八千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二万余件。同时,两广军阀发动了反蒋战争,蒋介石不得不下令结束"围剿"。
通观东哥指挥的这三次反围剿,粗粗一看,我们会觉得东哥简直就是奇人,而蒋介石则好像电子游戏里的BOSS一样,用俄罗斯套装娃娃的形式“前赴后继”地派了一批又一批虾兵蟹将,然后给东哥打得满地找牙。------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蒋介石的兵力并非如此源源不绝,他其实是增兵,但并非每一次都派的新部队,我们看到,其实红军每一次反围剿的歼敌数并没有太大的增长,---所以就意味着白军一方的兵力也没有大比例地被损耗,比如第三次围剿,假如不是两广军阀的捣乱,才损失了10%部队的白军,是不会这么简单退兵的。
同时,东哥所谓的“诱敌深入”战略也不是那么简单,比如第二次反围剿,东哥其实打得非常畅快,后来写了那首著名的词“横扫千军如卷席!”---但实际上,这次反围剿刚开始的时候,三万红军主力在距离敌军二十公里处的东固为了等敌军出发,整整隐蔽了二十多天!这三万多年轻人在这个小山区里,吃的,拉得都成了问题,李聚奎上将后来回忆,“朱总司令组织一军团团以上干部前来我团参观,由于缺粮食,我们不知用什么来招待这个百余人的参观团,只好发动大家一边挖工事,一边拔竹笋摸田螺,把仅有的一升多米掺上竹笋、田螺煮来请大家吃。我盛了一碗给朱总司令,朱总司令还说蛮好吃。实际上那有什么好吃呢,百余人一升米,又无油又无盐”。---就是这样的日子,当时红军居然能够耐得住性子忍了二十多天,终于熬到了白军王金珏部公秉藩部出来,把他们伏击全歼,然后乘势各个击破,才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伟业。-----历史从来就没有轻巧的胜利,这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罢了。
而就在东哥连胜了三次反围剿之后,“婆婆”派来了钦差。于是,作为“凤姐”的东哥,苦日子来了。
第一个来的钦差是项英,1931年1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宁都小布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项英任代理书记,毛泽东、朱德、曾山为委员;并成立以项英为主席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毛泽东担任副主席(毛兼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撤销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项英当时虽然是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但由于他刚从上海来此不久,又不大懂得军事指挥,缺乏对敌作战经验,所以,在当时作战指挥上,毛泽东仍然能够起主要作用。”
这里需要提到一点是,项英的“代理书记”代得是谁呢?----就是先总理周公。而项英作为新的“书记”和“主席”空降之后,表现得并不好,因为就在前面提到的第二次围剿之前的军事会议上,项一把手就认为红军面临如此强敌,最好是突围并转移根据地,是东哥坚决反对,才有后来反围剿的胜利。----所以,作为第一个钦差,项英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并不及格的。
而就在项英到了苏区之后不久,又来了三位钦差,他们是任弼时,顾作霖,和王稼祥。而时年33岁的项英比起来,后面三位钦差,让38岁的东哥更不服气,任弼时这一年27岁,顾作霖才23岁,(据说只会说上海话。),王稼祥25岁,而且都没有像样的军事履历,但比较值得自豪地是有两位(任,王)是莫斯科的“海归”,顾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的英雄。)-----这三位年轻人中,王稼祥比较谦和,后来通过和东哥的沟通,理解并支持了东哥。而任弼时,来苏区之前,就对东哥有成见,听说了东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很不爽,认为这是“狭隘经验论”,----也就是说,不了解马克思主义之微言大义,而只看到眼前的事实。-------任弼时的观点,其实并非简单的一种对东哥的错误认识,而是一种不自觉地“扬长避短”的抵抗,----很明显,和长他们十多岁的,老资格的东哥比起来,他们所拥有的,就是苏联带来的“先进理论”,而他们所缺乏的,正是“经验和历练”啊。
说到这儿,可能有同学问,为啥作为中央的婆婆,忽然就派了那么多的“钦差”呢?原因是婆婆那儿,出事了。
李立三,这个胆大妄为,居然要指挥共产国际的家伙,很快被赶下来了台。而接替他的,是来自安徽的,前共产国际里面一个眉清目秀的家伙,王明。----王明上台的时候,才27岁,虽然不是党的总书记。但却掌握了实权。---所有不听他话的,不服他这个小青年的老党员们,被停发了生活费。所以导致一大批当时的地下党员生活没有着落。。。。
而伴随着王明的上台,他也向各个苏区根据地派去了他的莫斯科同学们和其他支持者们,比如去洪湖的夏曦,鄂豫皖的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等等,而给东哥送去的,就是上面这三位钦差了。
而这些钦差们,一方面,是带着苏联那时候血腥“肃反”的教育成果,一方面,有夺取各个根据地领导权的现实需要,再加上他们身在毫无经验却自信满满的年轻时代,所以,他们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自然是可以想象了。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指出,按照TG的组织原则,这样的空降“钦差”的权威性,却必须遵从。因此,作为媳妇的“东哥”,虽然打心眼里对这些家伙看不起,但却必须打起精神,应付他们。
但钦差们的到来也是“前赴后继”地,----第三批来苏区的,是比前两批资格老的多,能力强的多的一位后来和东哥合作多年的PARTNER,他就是正牌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看样子初期就埋下了不和谐的种子 an7429 字22 2009-05-28 13:05:11
🙂花一个 任我走 字6 2010-12-07 20:23:38
🙂谢宝! 虎头 字90 2009-05-26 00:00:36
🙂【原创】受虐的凤姐(中)
🙂打酱油 笑一笑十年 字129 2011-06-04 18:23:01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熊熊熊熊 字88 2009-08-14 11:11:42
🙂张国焘和王明也尿不到一壶吧 Javacai 字46 2009-06-04 21:29:07
🙂张国焘也是精通权谋的, 艾卡特 字126 2009-08-15 20: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