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大河入海处之延安 C 大环境以及其他 -- 史文恭
1,TG抗战期间的大发展阶段多出的这么多党员,肯定不是在理论上培养好之后才入的,而首先是在组织上的一种扩充。
2,但是,TG的大发展的一个背景材料在于,这是伴随着TG的根据地在日,伪,蒋三方压力下不断发展的进程的。也就是说,TG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党员,是因为她当时不仅有效和大规模的抗日,同时,她的所作所为至少相对于其他政治力量而言,对普通老百姓们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通俗地讲,在抗战艰苦岁月里入党的,都是“爱慕”TG的,是“贫贱之交”,---那反过来说,这个“交情”,要比“富贵之交”要好的多。也自然巩固的多。
3,同样的,抗战阶段虽然延安是和平岁月,但广大的敌后根据地里,是非常艰苦的。----同样也是考验干部的好环境。(----俺提到的,TG八年之内从3万发展到121万,----但抗战期间牺牲的党员有多少啊?---这个都没有计算进去呢。)---关于这个考验,有两个小例子,一个是,抗战期间,我们都知道,东北是最残酷的,当时“延安挑选了177 位东北来的同志,准备派他们回东北去开辟工作。本来,在此革命重要关头,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应是义不容辞地服从革命需要。但在这时,由于敌后变得残酷了,又很艰苦,在延安的一些人,已不像抗战初期那样愿到前线去了。中央组织部找的这177 位同志中,除少数人表示服从党的分配接收工作外,大部分表示不愿意去。他们以种种理由来推拖,有的说这次不去下次去,有的以家属有病不能去为由拖延时间。经过做思想工作以后,仍有6 个坚决不去的。陈云同志找这6 位同志谈了话,要求他们必须遵守党组织的决定,对他们的错误态度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认为他们用种种方式推诿拒绝,不仅是对工作讨价还价的错误,而且是一种政治上动摇。并警告他们,党的决议不能完全凭自觉,还要靠强制执行。最后,对于这6 个坚持不去的同志,给予了处分。将这6 位同志由正式党员降为候补党员,其中有一个给予撤销工作的严重处分。其他多数同志以严肃态度接受了分配,是党员接受分配的模范。中央党务委员会决定给以奖励,除在党表上登记外并在党内公布,中央组织部1942 年10 月2 日还给每位同志写了一封表扬信。”--------引自《陈云在延安》
另一个例子是:贺老总的讲话,《关于前后方军事政治群众情况》1946年,也是关于去东北。
“在去年派出干部时,中央也叫我们派了许多干部去东北,我首先就对组织部的同志说,愿意去的干部不能让去,把不愿意去的干部派去。因为愿意去的干部有的是想去享受、升官,起码要升一级。营长去了,就要升团长。一个特务员去了,要当一个公安局长。当然谁也愿意去,我也愿意去。我现在是师长,去了起码升一级(大笑)。他们只想去坐小汽车、喝酒吃肉,而没有想到去做工作、去受苦。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共产党员首先就要做艰难困苦的工作,而是有一脑子的享受思想。有个别同志养病要到青岛、烟台、张家口,如果这些地方不能去,最低限度要到承德去。还有人说,我们出去一定要坐飞机,但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没有飞机。总之,少数人只想到了个人的升官和享受,却没有想到新解放区老百姓的生活疾苦。”
4,TG内部的组织纪律性。他们一个支部就经常开会,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制度一旦被建立和被贯彻下去,则对于新人而已,溶入这个文化就很快了。
5,TG内部的“调查”制度,----TG的组织部门的审查是很严格的,----关于这方面,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延安时期,尽管有成百上千的青年学生去延安,但军统和中统几乎就没能够派进去几个有力的特务。(一定说有影响力的,现在听说的,也就是沈之岳了。)
拉杂地给王树提供这些东西,供您参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又一个错别字被抓了。。。 史文恭 字92 2009-06-11 18:32:14
🙂快速发展党员的时期 王树 字25 2009-06-11 11:11:02
🙂确实有这个问题 1 西里西 字80 2009-06-11 23:15:09
🙂好问题!。。。答案是这样的。。。
🙂哎,史文公竟然也这么认为 16 水风 字1768 2009-06-12 23:24:58
🙂花谢道长 王树 字109 2009-06-14 00:31:47
😉道长补充的很对啊。。。 3 史文恭 字467 2009-06-13 02:40:25
🙂你究竟什么时候睡觉啊 10 水风 字1287 2009-06-13 08: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