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小河沿--围炉夜话--中西医疗体系 -- 虽远必诛

共:💬28 🌺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小河沿--围炉夜话--中西医疗体系

在很多的瓶友争论的中医体系之外,实际上大家谈论的医疗体系都不是一个东西。

好在两个医疗体系都工作了很长的时间,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比较。

慢慢的讲,欢迎探讨。

第一:核心价值。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从苏联的体系继承过来的。

很大程度上是medical mode,核心的价值是治疗,是医生。

目前西方的医疗体系很大程度上是 care mode,当然也有medical mode的成分。但是核心是护理,护士。

比如说在国内,可是的头领是主任医师,然后有N个副主任医师,在然后有N+N个主治医师,还有很多的小大夫。

护士永远是受支配合受安排。

在西方的医疗体系,护士是病房的主人,医生是轮转的,一个医生可以在很多的不同病房工作,但是护士是固定。病房的主人是charge nurse。

当然西方的体系下,医生也是有等级的 herichy , specialist 翻译成专家是不对,应当是专科医生(但是这个专科非常难拿到的),下面带一两个 registar, 然后比较固定的是在病房内的 house surgon (看米剧的都知道这个)和house officer,resident,intrim 等等。

都是 slave labour, 钱赚的非常少,工作非常重,时间非常长。前几年NZ的初级医生大罢工,还是很壮观的。

但是通常熬过了两年,就鲤鱼龙门了。或者成为registar奔向specialist的光明大道。

或者成为GP,慢慢的收刮患者,都是可以达到革命的银道主义。

GP在袋鼠过一般200左右,specialist 搞一半应当问题不大。

但是intrim 只有20澳刀/小时。

一个米国鬼子同我讲,他的朋友因为没有机会成为registar 或者GP就只能天天deliver black baby。

所以您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医要三思后行。

跑题了。

在西方医疗体系,护士的位置非常重要,不但是给药,还有很多的护理任务,这个是国内从来不会发生的。

比如给患者洗澡,换尿布。

但是这里的护士很少扎滴流,同文化有关,护士毕业生没有资格扎滴流的,需要特殊培训,不然要找专门的扎针组。

当然最后是,找大夫。

非常有趣的是国内的大夫通常不会扎滴流,当年第一扎滴流的时候,那个老头子非常不合作,才扎了五次就不让扎了。

国内的大夫通常不会扎滴流。

最后最重大的区别是,付费系统,导致的资源分配。

国内free market 所以您有钱可以住一年,几年。

但是国外,不论公立,私立医院都是非常重视周转率。

但凡好一点点就会让患者出院。

因此会出现患者,一个礼拜住院四次的笑话。

因为这里的公费医疗导致,资源非常有限,不可能支撑所有的患者的需求,所以就要经常周转。

先写到这里。

中心议题是,都是医疗,差异多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