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走在同一条光辉大道上的国共精英们(1)从前有条路 -- 禅人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年轻人中刮起了自费出国留学风,扒拉扒拉东渡有之,欧陆花旗各国更是全面开花。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大约70年,在五四前后,中国的青年学子也曾经风行出国勤工俭学,至少下面讲的几位先贤,都发过留学梦,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留学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在上海外国语学社成了同窗。
1920年6月,一个22岁的湖南籍小伙子从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毕业。一个湖南中学毕业生特地跑到保定去读留法预备班,顾名思义,当然是要打算去法国留学的。可是他先是筹措不到去法国的学费,后来北京专门代办赴法勤工俭学的法华教育会又停办了赴法手续,就在留法无门一筹莫展之际,他听说长沙船山学校校长贺民范有门路,可以经长沙俄罗斯研究会组织湖南青年去苏俄勤工俭学。法国去不成,退而求其次也好,他决定去俄罗斯一圆留学梦。贺民范是长沙的进步社会贤达,老同盟会会员,他出面搞的长沙俄罗斯研究会,背后的实际操盘手,其实是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所以这个长沙俄罗斯研究会是什么背景性质的社团,这里就不用多介绍了。小伙子由贺民范介绍加入了正在筹组中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带了介绍信,在10月里到达上海,摸到了新渔阳里6号的外国语学社,进入留俄预备班住读。这个俄语班一期的新学生,就是刘少奇。
外国语学社旧照
与刘少奇几乎同时到达的,还有另外一些湖南学生,其中两个结伴前来的,后来很出名,一个是任弼时,另一个是萧劲光。他们俩原是长沙长郡中学的同学,因为几个月后就要中学毕业,正在打听毕业后的留学门道,他们也听说了长沙俄罗斯研究会在介绍苏俄情况和留学的事,任弼时的远亲任作民又刚巧从上海来信,告诉他外国语学社在招生学俄文,之后可以去俄国留学。接到消息,任弼时和萧劲光两个中学小男生在寝室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了,最后决定即将到手的文凭也不要了,他们通过贺民范的介绍,也到上海搬进了新渔阳里6号。
外国语学社俄语班的几期学员可谓人才济济,后来成为中共高层领导、革命烈士及名人的,除了湖南来的刘少奇、任弼士、萧劲光,还有罗亦农、王一飞、柯庆施、何今亮(汪寿华)、彭述之、曹靖华、卜士奇等人,他们大都是在这里加入了青年团。他们的俄文老师,就是杨明斋和维辛斯基的夫人库兹涅佐娃,还有陈望道李汉俊等人给他们讲解《共产党宣言》和上一些理论课。不过同学们的俄语实在学得不怎么上心,以致第二年5月在去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的路上,连发的俄文通行证都看不懂。
1921年4月3日罗亦农、柯庆施、周伯棣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的合影
曹靖华回忆说:
这个东方大学,全称是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地点在莫斯科《真理报》报社的对面,是苏联为培养东方各国的共产政工干部,于1921年四五月刚创建的党校性质的机构,虽然名誉校长是斯大林,但是学校开始的时候比较野鸡,对于学员并无像样的学习计划。可怜俄文通行证都看不懂的中国留学生们,一开始就要听俄国教授讲政治经济学、唯物主义、西方革命史、青年运动、职工运动等等,简直是鸡同鸭讲,全靠在那里做翻译的瞿秋白的帮助,瞿秋白从北京的俄文专修学校毕业,俄语程度比他们好许多,他是北京晨报的特派记者,在俄国已经一年多了。
由于工作需要,这批学员大部分在莫斯科只呆了大半年就被派回了国,虽然留学的成色水当当,但他们确可算是留俄先驱,论党内资历,比后来上中山大学的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们老多了,首两批学员刚到莫斯科的时候,正碰上共产国际在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他们趁还没开学就去旁听,是党内少数受过列宁接见的先贤,据说毛泽东叫柯庆施“柯老”,即典出于此。留学文凭水当当也有水当当的好处,少数没回来而一直在那里留学数年,最终成为货真价实留学生的,就有在后面二十八个半内凑数之嫌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好哉! 1 要你命3k 字93 2009-07-02 08:44:35
🙂好说,好说...大煮小弟弟且稍等啊 1 禅人 字68 2009-07-02 19:26:24
😄不愧是阴阳国师啊! 1 无事忙 字0 2009-07-02 19:52:26
🙂【原创】(7)来圆留学梦的学生郎
🙂那时 1 逸云三洲 字22 2009-07-05 19:21:39
🙂是否与协约国出兵西伯利亚有关? 1 禅人 字76 2009-07-05 21:32:05
🙂外国语学社的美女教师王元龄 1 benho 字173 2009-07-03 00:35:09
🙂她与张作霖还有点拐弯的关系 1 禅人 字58 2009-07-03 07: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