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可笑的所谓“09最牛满分作文”及批判 -- 江城孤舟

共:💬423 🌺473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给的链接和秦观木有关系啊

偶还以为你既然给了论点,链接里给的是分析呢。

秦观的,你认为句子到意思都没有变,而我要说的是,情怀变了。你读读原诗,再读秦观的,两个人借这句话表达的内涵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用现代文来转述,其感情色彩是完全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读,句子的意思是变了的,不变的只在字面罢了。

如果按照你的标准,郑板桥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但是抄的,可怜见的还抄得很没品位,人家好歹抄抄别人的佳作,老郑竟然抄的是《笠翁对韵》……

所以我说你对“独到”的理解有偏差,同样是化用,有的人化完了让人感觉像原创,有人化完了让人一眼看去就只看见原主人了。这就是在化用时,化用者到底有没有倾注自己的心血和情感在其中造成的不同结果。有自己特别的意思在里面,可称化用,没自己的意思在里面,最多只能叫仿写或者拼盘。(当然,我也承认,一则,江城指出的黄花岗作者的仿写,有几处是稍嫌严厉的。二则,在短短的时间内,真正的化用太难,拼得自然又应景,也是本事。黄花岗这个拼盘其实拼得很应景,时间关系不自然也是难免,所以我倒以为可以不用严格地判他抄袭。这诗最大的问题我以为是出在整体结构上,学林黛玉的标准,就是意思没到,文字好不好都没用)

其实并非化用就是好的,有人化得自然有人化得生硬,偏你举的几个例子还都是化得比较自然的……我们大可看几个比较生硬的“名人名化用”:个人以为,曹操化用的那几句诗经,就很有生硬之嫌,毛主席的那个著名化用也是有些生硬的,也就是这两人诗歌造诣还不错(曹操是非常不错,毛主席在他们那一代里也是很不错的了),才算是部分消除了这种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至于你给的链接,那是苏轼的东西,和秦观没关系的……既然你提到了就说说吧。

苏轼自己在序里说,那篇东西是小时候听故事的时候记住的,长大了想把它写出来,就添了点句子,连缀成篇——摆明了说自己那是改写或扩写。当然,苏轼也不算十分地诚实,扭扭捏捏说自己记得的是“前面几句”,事实上他是前后都记得不少内容,自己只补了中间一段而已——要说苏轼补的这一段造成了什么意境上的改变,那是没有的,从全诗来看,他大概相当于看图说话,给人家的描述文字补上了情节。所以,苏轼他老人家如果拿了这诗去参加今天的高考或者作文大赛,多半要被人肉的。只是苏轼改得也算优雅自然,又有一段美人风流的故事在里面,按古人的情趣,拿它做逸事流传,还是挺正常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