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烈士遗孤的《阅读父亲》 -- gaogeli
高戈里
(照片见高戈里的博客外链出处)
那天晚上逛书城,一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阅读父亲》,突然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下意识地抽出这本书,想看看"父亲"是谁,不料,率先跃入我眼帘的是作者的姓名——马晓丽和她的丈夫、我在丹东八一小学的同窗蔡小东。
我急切要阅读的"父亲",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烈士。
虽然,书中收录了"父亲"从红军到抗美援朝时期大量珍贵的日记、笔记、信函、证件等,但我更关注的是,作者对自己母亲和两位父亲的解读。
说来话长,我们丹东八一小学66届的所有同学,都比蔡小东早早地了解到他已经长眠于大地的父亲。
那时,他随继父的姓,叫董耀东。
董耀东是4年级转来的。丹东八一小学是全日制寄宿,准军事化管理,早晨铃声一响,所有的学生哪怕是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都要迅速起床、穿衣、叠被,然后,到操场上做操、跑步;吃饭也是先整队、集合、唱歌,然后有序入坐,由各桌的值日生统一分完菜,才开饭;到了晚上,统一洗漱、上床,在被窝儿里先听学校小广播站讲一二十分钟故事,再熄灯就寝。
那年月,我们这些顽童特别讨厌睡午觉。只要老师不在,就相约从宿舍窗口跳进"特务小森林",尽情地挖蚯蚓、逮蚂蚁、爬树、捉迷藏,男生"抓特务",女生"过家家",童趣盎然。
虽然,那时的董耀东是个心性单纯、心地透明的孩子,但转学来不久,就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鄙视、疏远,原因很简单,他太"特殊化"了,他妈妈太惯他了。
全校同学,惟独他一人,床下摆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饼干、糖果,小人儿书,还有一大堆药瓶瓶。鱼肝油、维他命以及治疗胃病的胃舒平,我就是从他的木箱子里认识的。
学校每周都要组织学生干部检查寝室内务卫生,中队委王伟伟记得,每次检查,就属董耀东同学的褥子最厚、最扎眼。
东北城市居民的口粮是粗粮和细粮按比例配给的,粗粮占6成。董耀东一入学,他妈妈就找校领导提出:"孩子有胃病,不能吃粗粮。"到了夏天,他妈妈又来找班主任老师,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游泳。
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当时的校风格格不入。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多次严厉地批判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其中专门批评了各地的"八一学校",忧虑孩子们被培养成新一代的"八旗子弟"。于是,我们这所八一小学交给了地方,开始招收工农子弟入学,同时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奋斗"的"革命化"教育,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记得有一次我们少先队中队为学校种的麦子积肥,竟然是女同学带头脱下鞋袜,赤脚跳进臭气熏天的猪圈,挥锹铲粪,挥汗如雨。那时,我们这些娃娃虽然才10岁左右,但在老师的教育下,却是很理想主义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决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薄上,当娇生惯养的"小少爷"!
我的一些同学不喜欢穿新衣服,就是那时培养的习惯。
同学们看不惯董耀东的"娇气",开始是风凉话,继之是嘲讽,终于,有一次他与同学吵架,一位调皮出名了的同学说了一句令自己懊悔了40多年的话:"你不姓董,你姓蔡,叫蔡小东。你爸早就死在朝鲜了。"
董耀东说什么也不信,"我就叫董耀东!"
那位同学继续说道:"你还有个哥哥,叫蔡四东。"
"不对,我哥哥叫董四东!"
事后,董耀东的母亲张博阿姨去了有关家长和学校领导那里。
八一小学多为军人子女,那时,有一首校园歌谣: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老师到我家,
到了我家找爸爸,
三拳两脚一个大嘴巴!
然而,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更能镇住这帮调皮捣蛋娃娃的,是这样一个浅显而又质朴的道理:欺负烈士的孩子,天理难容!
于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接到了家长和老师的严厉警告,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迅速调整了与董耀东的关系。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同学们还是恍恍惚惚感觉到了对董耀东自尊的伤害。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董耀东不时地给我们讲述他小时候,父亲(继父)如何把他扛在肩上、抱在胸口或骑在背上,逗他玩的往事。
董耀东开始变了,在学校,处处抢着吃苦,生怕别人说他"娇气",就连早晨起床,他也要与同学争谁先到操场跑步。他一次又一次拒绝母亲的关爱,甚至当着同学的面,对母亲使性子。有时,索性躲起来,不见母亲。同学们则帮助他"打掩护"。
渐渐,同学们对张博阿姨的看法,也从原来反感她"絮絮叨叨",转为"怜悯"她失望的神情。
而如今,所有儿时对张博阿姨的印象,被一部《阅读父亲》用泪水彻底重构了。
原来,张博阿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我们这些当年的顽童,太不懂事了。
张博阿姨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4月与蔡正国伯伯结婚后,第一个孩子生在艰难的战争年代,是个女儿,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像个洋娃娃。分娩的时候,部队已经转移,只给产妇留下一名医生和一个警卫排。女儿一落地,用旧军装一裹,警卫排把产妇抬上担架,迅速冲出村子,消失在茫茫夜暗中。随即,身后响起了敌人的枪声。整整跑了一天一夜,才甩掉追兵。至此,张博阿姨才吃上产后第一顿饭--警卫排长好不容易找来的一瓢煮玉米水。
没有奶水,女儿从不哭叫,只是瞪着大眼睛静静地望着母亲,望得母亲心酸落泪。
只好抱去找老乡,吃人家孩子吃剩下的奶。
战争年代,老乡也穷,女儿先后共吃过24人的奶,不到一个月,还是饿死了。
丧子之痛,使张博阿姨久久不能摆脱,直到1948年,第二个孩子蔡四东出生。
四东的出生,给曾经伤感的家庭带来许多欢乐。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话语不多,别看作战是猛将,却特别爱孩子。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情,总是先去抱一下儿子。一次,他刚把儿子抱起来,儿子就在他身上撒了一泡尿,妻子急忙要把儿子抱开,却被丈夫制止了,"别吓着孩子。"尿完了,笑一笑,说了句:"这小子!"
妻子在黑龙江双城东北禹职工胡同"志愿军55部队留守处",总共收到丈夫从朝鲜寄来16封家书,每一封他都要惦记孩子。对妻子,他既严格要求"现在自己改善生活是有条件,不要求组织特殊照顾,也不要哀求别人帮助,以自己的条件来解决问题",又情真意切心细如丝地叮嘱:"能买点鱼肝油每天吃四到六粒,吃对身体营养有好处,每月至多数万元。"
直到牺牲前一天,丈夫在朝鲜青龙里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中,他还惦记着47天前刚刚出生他给起了"小东"名字的小儿子,叮嘱妻子"经常买点维他命吃吃,补助下营养"。
1953年4月12日,蔡正国副军长在美军飞机轰炸中永远离开了这个他无限热爱的世界。
追悼大会上,张博阿姨发誓:一定要"积极努力工作学习,完成党所给我们的一切任务,抚养教育好烈士遗留下的孩子,为烈士报仇!"
万万没想到,1年多后,当张博阿姨带着小儿子进京准备给大儿子联系学校的时候,留在家里的大儿子在一次暴雨雷击中,被倒塌的院墙砸死了。
自责未能带大儿子一同进京的张博阿姨,在承受了丧夫之痛之后,未能顶住第二次丧子的打击,一度神经失常。
病愈后,张博阿姨对烈士仅存的骨血,溺爱有加,惟恐再愧对丈夫在天之灵。
作为母亲,张博阿姨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也为孩子奉献了她一生无私的爱,然而,比母亲更伟大的,是孩子的继父董凤奎叔叔。
丈夫牺牲时,张博阿姨刚满30岁,虽然美貌依然,却守寡6年,并因病失去了工作。
在组织的劝说、安排下,张博阿姨改嫁给董凤奎叔叔。结婚之时,夫妻专程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摆放好祭品后,这位善良、质朴的山东汉子庄严地举起了右拳,向烈士宣誓:"蔡副军长,请您放心,我一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照顾好张博同志,照顾好您的儿子小东。"
从此,董凤奎叔叔没再让妻子领取烈士遗属的抚养费,并给了烈士遗孤一个完整、美满、幸福的家。
文革中期,15岁的小东吵着闹着要去当兵,母亲一时未能同意。小东赌气不吃不喝不睡。时任丹东230医院政委的继父在外接受批斗,深夜回到家里,与儿子谈过后,同意了:"让他去吧,外面这么乱,送到部队还放心。"
多少年后,小东才知道,在他坐上大卡车离家而去的时候,继父骑着自行车赶到部队,告诉部队领导,这是烈士的遗孤,请多加关照。
18岁那年,几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把小东接到了大连黑石礁49号楼,以一个非常正式、非常庄重的会议形式,揭开了小东的身世。
那一刻,毫无精神准备的小东在陡然而来的刺激中,休克了过去。
那一刻,也把身经百战看似铁石心肠却是铁骨柔肠的将军们吓得够戗。
为了报答继父的养育之恩,此后,小东依然用着"董耀东"的名字。直到转业前,继父在与儿子的一次谈话中主动提出:"当年,你随我姓是为了保护你,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和不必要的解释。现在没事了,你把名字改回去吧。"
继父晚年得了骨癌,虽然疼痛难忍饱受折磨,但他舍不得花钱买名贵的药,总想给妻子多留点钱。临终,又把干休所的领导请到床前,谈了很久,很久。出了病房,干休所领导红着眼圈告诉张博阿姨:"董政委对你不放心啊!"
如今,小东有着两个名字:回继父的山东老家时,用"董耀东";回生父的江西永新老家时,用"蔡小东"。
(2007年1月于成都)
相关文章:
gaogeli:【原创】屹立云霄--志愿军第50军蔡正国副军长牺牲经过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烈士遗孤的《阅读父亲》
🙂血性! 史老柒 字94 2010-02-27 20:34:49
🙂送花谢宝。 1 我们的田野 字92 2009-08-07 20:20:20
🙂【真男人大丈夫】董凤奎 1 公鲨 字0 2009-08-04 01:30:50
🙂感人,谁能介绍一下董凤奎政委的简历? 走西口 字0 2009-08-02 09:32:31
🙂送花慰 bqsc 字0 2009-07-30 18:58:11
🙂向小东的母亲和两位父亲敬花! zed 字0 2009-07-30 09:44:23
🙂可以参考小五姐写的自传体杨白菜的故事 1 大厨 字82 2009-07-30 08: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