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虎背熊腰”身法论 -- 京城马国兴

共:💬2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虎背熊腰”身法论

“虎背熊腰”身法论

或问者曰:您老谈拳论道,主要是强调自己攻防机体、机制秩序建立的身法论。曾经著作过“前空后丰”攻防机制的“王八拳法”论。但是,这与传统拳法中的“虎背熊腰”的说法应是如何关系呢?

答曰:你问的这个问题太好了!我记得我曾经对“虎背熊腰”的问题进行过论述。但是,一时记不起来在哪部著作中了。现在只好从新再为论述了。

其实,我之所以著述的“王八拳论”一文,就是阐明通背拳所说的“前空后丰”之“气形合一”的攻防机体、攻防机制秩序的身法说。而这正是“趋避”法式的一种具体的说法,按照古拳谱的说法正是“虎背熊腰”的身法功夫说。为清楚的说明这一点,下面专项命题论述之:

“熊腰”法说

身法要求“尾闾中正神贯顶”的松腰坐胯的同时,在腰部命门两侧松软部位由内气膨胀形成一条“气束如柱”的气柱,撑满两侧松软部位外观显示腰部粗壮了。而这条气束如柱的两头分别向两大腿股沟处延伸过“委中穴”至足踝后面止住。这样,两腿虚实变化乃由一气贯穿的态势形成了。全面观之,这就是“熊腰”的法式。亦能明白两腿的“勾劲”法式的“圈腿”之说法内容了。

“虎背”法说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身法功夫极为讲究“气贴背”,即丹田之气上翻贴于两肩胛骨之间的凹陷部位。并且要将其填满成为“背圆满”的气势景象,当然这要与“拔背”、“沉肩坠肘、含胸”的法式有机的配合好才能做到而无误。皆在神意为之非人力也!

然而,当气贴背的“背圆满”的气势景象出现后。内气势还要分别向两肘延伸至腕部“斗门”处止,这样就形成了一道枣核形气束如柱的景象。就是背部粗大,斗门处细小的一条“气柱”。乃形成左右手一气贯串的态势了,这就是所说的“通背”。这样全面观之,就是背圆的“虎背”的法式。

“工”字法说

古谱中多用“工法”说,何谓“工法”呢?如《浑元剑经原序》中就曾经说:

推其有内工外工,内验外验之别,故统以内外篇名其经。究其所以内功外形得内外验者,又其谁乎?则人之灵神耳。

所以,这个“工”字乃是有讲究的。除了时间的概念外,还有功夫的内容为主的意思。有关功夫的内容,历代拳家多有清楚而又明确的论述,以资对照,录而并解之如下:

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而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李亦畬五字劲诀解》

阐释:

如何才能气由脊发?如果内气由脊向下沉降,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内气由上而下也,谓之“合”;如果内气由腰形于脊骨,而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阴收,开即是阳之发放。能懂内气的阳动而开、阴静而合,便知阴阳之要义了。修炼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就没有不能如意之处矣!

盖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藏笔。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之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奎角之可寻哉! 《注张孔昭先生拳经序》

从这两篇引文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上边的“虎背”和下面的“熊腰”,都靠内气上下运动的“开合”法式连系着。而这联系的内气正是“工”字中的“1”竖也。这样看来,“虎背熊腰”的身法功夫就全面了。否则,就不会有黄百家所说:“佑神通背最为高”的说法了!

不知我这样的论述解释,可让你满意呢?

或问者曰:论述的太妙了!相当精彩呀!把历代前贤各家的论述融为一体,充分的体现出您老的才华了。这样,再看形意拳谱中“虎背、熊腰”的诀言则有滋味可以品味了!谢谢您老的开悟!

答曰:算了!要不是你的提问,我哪有机会重申“虎背熊腰”这个理法的内容呢!所以,还得谢谢你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原创】“虎背熊腰”身法论 O

      • 🙂沙发. 沉宝 字0 2009-07-31 10:54:44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