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笔记·左传】梳理1:姓氏 -- 青瓜

共:💬57 🌺16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读书笔记·左传】郑卫争端 二

(脑子不清醒中,先贴着,回头修改)

谥法云: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见某庄公某庄王的这个庄字的时候,可以确定的是,这位爷在位期间肯定是没少打过仗。比如说我们的郑庄公。

郑庄公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怕打,不但不怕打还越打越强。

我们前面说过,宋殇公在位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这么个打法都没有得一个庄字,那郑庄公得打到什么地步呢?由于他是在春秋之前即位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具体确定他那战斗的一生一共打过多少仗,但是仅仅看看隐公元年到隐公六年短短六年间,也就是干掉共叔段之后他的累累战果吧。

隐公元年卫国来攻,第二年郑国打回去。四年宋卫陈蔡来打没有讨到好处。同年秋天再来打(还加上点鲁国公子翚的兵力)捞到小好处(围东门),第二年郑庄公发威,五员大将讨伐卫国围东门之仇顺道胖揍了南燕,和邾国用王师联合讨伐宋报东门之仇(入孚),宋人立即咬回来(报入孚之仇)。六年,侵陈,大获。宋人取长葛,郑国讨伐宋国。八月郑国围戴

六年十一战!无论是群殴还是单挑,是攻还是伐,虽有胜负,不见胆怯。清朝高士奇是这样评价郑庄公的:

郑庄公,春秋诸侯中枭雄之姿也,其阴谋忮(zhi4 违逆,不顺从)忍,先自翦弟始,而后上及于王,下及于四邻与国。夫兄弟一本,天属最亲,而养骄长恶,以行其芟夷之计。及泉誓母,敢施于所生,况他人乎。自是雄心弗戬,脩禀延之郄,则伐卫报东门之役;则侵卫,为邾释取田之憾;则伐宋,忿请成之弗许;则侵陈,假王命以兴师;则伐宋,兼三国之师……

总之,郑庄公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南征北伐的一生,是睚眦必报的一生,是无所畏惧的一生……

这么丰富多彩的一生,让我都忍不住想把郑卫争端改成郑庄公战史。但是,收收心,还是回来说郑卫吧,最多加上被牵涉进来的其他几个国家。

隐公五年,春秋时代的另外一个主角闪耀登场,这就是晋国。而晋国的最初亮相就和郑国有关:“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冀。”

曲沃和晋国的这笔烂帐后面再说。我其实十分好奇的是曲沃庄伯到底什么背景。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说法,冀就是晋,庄伯伐冀不但得到了郑国和邢国的相助,连周王都派伍氏和尹氏前来相助。将晋鄂公赶到了随地。同年四月,郑国的军队出其不意入侵卫国。

看看地图就知道,郑国在晋国的东南在卫国的西南,也就是说,郑庄公同志已经具备了美帝所梦寐以求的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卫国和郑国是老冤家了,倒也不是毫无准备,他们拖来了替死鬼南燕国来抵挡郑庄公。

在左传中,这是第一场详细记述的战役。(好吧,所谓详细记述也不超过两百字)首先,郑庄公用祭足,厡繁,泻驾三路大军打前阵。祭足是老熟人了,共叔段违规盖楼,祭足第一个警告庄公这小子不地道;庄公跟周王争风吃醋,祭足去王畿阻止了秋收运动,这会儿又派他打前锋,可见庄公对他的信任和重用。除了这三路大军外,另外还有曼伯和子元率军绕到到敌军后方。假如我们在看一部史诗大片,这样的阵容浩浩荡荡出发足以让我们观众热血沸腾地期待一场大战,但可惜的是,打仗也是要棋逢对手才好玩,比如说南燕听说郑国大军来了,打醒精神全力应付,就完全没有想到后路已经被曼伯和子元包抄了。中间打的怎么样,不知道。只知道这场仗加上行军布阵,一共打了两个月不到,南燕在虎牢关被打败。

紧接着下来的事儿虽然表面上看和郑国无关,但还是有点意思的。前面说了,郑国邢国和天子的两师一起帮着曲沃庄伯把晋侯打跑,然后曲沃庄伯干了一件特别不厚道的事儿:他用完了周桓王的力量,转脸过河抽板卸磨杀驴不认人了。周桓王于是转过头来让西虢公带兵讨伐曲沃,又把曲沃庄伯给打跑,扶立了晋鄂侯的儿子晋哀侯。

这对于一直和西虢公争宠的郑庄公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从后面郑庄公几次努力弥合与桓王关系来看,他当年的秋收运动其实也就是给天子一点colour to see see。要不然后来周王没粮吃了,他也犯不着去认捐,认了捐还去朝见周桓王,可惜周桓王吃食昧食翻脸不认人,这是后话了。仅就晋国的事儿来说,他为曲沃可是出粮出兵地帮忙,结果曲沃庄伯那孙子一点底儿都兜不住,反倒最后让西虢公成了大功臣。如此,大胜卫燕联军的快乐就荡然无存了。

郑庄公的彪悍在于哪儿吃了亏,一定要在哪儿找补回来,后来他大大方方跟周王干了一架,扬眉吐气。而这会儿的郑庄公决定找另外一个出气筒出气,那就是宋国。

凡是得罪过郑国的,都要遭到报复,这就是郑庄公。当年四国联军围了郑国的东门,这个仇到底让郑庄公一个一个都给报了。宋国跟邾国呲牙,郑庄公接茬就杀向了宋国,而且用的是王师(西虢公牛,老子也不能比他差)。这一仗一直打到了宋国的城郭。

前面说过这里的一个故事。此时宋国和鲁国已经盟好,郑国打过来,宋国就向鲁国求援,鲁隐公借口宋国使者不诚实拒绝出兵,这事儿得罪了宋国,却向郑国抛来了橄榄枝。因此第二年春天,郑国和鲁国之间的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好了,在我们为郑国和鲁国双边关系大步前进的美好前景鼓掌之前,还是先顾一下当下吧。

宋国此时殇公当政,那十年十一战也不是开玩笑的。当年年底,宋军伐郑,围长葛。

长葛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郑庄公的耻辱之地。每个枭雄都有自己不可碰触之痛。比如汉高祖的白登之围,比如蒋雄奇的临潼兵变,同时还有就是郑庄公的长葛被围。

宋人在隐公五年围长葛,在隐公六年取长葛,这究竟是一次解决,还是两次解决的,史家有分歧,但杨伯峻先生认为就是一场仗。我也认同这个看法,当然,俺不是考据派,不会看谁谁谁都说了啥啥啥,俺是瞎猜派,而俺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在五年冬天宋军围了长葛之后,紧接着在六年的春天郑国就主动与鲁国和解(鲁国和郑国的恩怨后面我会专门说到)。

题外话,如果说郑庄公是一个出色的打仗家的话,那么鲁隐公绝对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和战略家。他的时机拿捏之准,出手之稳,令人叹为观止。下一篇插花说这个话题吧。

和鲁国和解后,郑庄公又去攻打了陈国,大胜。左传中说,“往岁,郑伯请成与陈,陈侯不许。”陈国是小国,即使在长葛被围的情况下郑国打他还是一个干脆利落的大获,因此面对郑国的请成(求和)他哪来的底气说no呢?其实陈侯说了“宋卫实难”。这只是其一,其二,这时的陈国开始受到周天子的宠信,因此颇有点宇宙上国出了个地球村村长的意思,俗语说鞋帮子升成帽檐子是也(杨伯峻先生认为请成这件事情发生在陈国开始受周天子宠信的那几年。而我自己则认为,就是上一年的事儿,关键还在长葛之围)。

郑庄公这么个睚眦必报的人怎么会主动跟陈国哥俩好呢?就像年初他主动向鲁国示好一样,但须知鲁国是大国,且这最近几年和郑国并没有当面锣对面鼓的冲突,不像陈国几次伐郑都是主力军之一,又是周王新宠,以性格来说,郑庄公这姿态实在低的出乎想象。

我个人瞎猜,大概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长葛被围。也就是说,我认为郑庄公向陈国请和就是前一年年底的事儿(隐公五年)。另外一个原因,是郑国撑不下去了。毕竟郑庄公不是神,连年几面出击,所要消耗人力物力是很可怕的。

春秋和左传中分别记录了这么几个事儿:1,隐公五年鲁国出现了蝗灾。2,隐公六年京师出现饥荒。京师在郑国的西边,鲁国在郑国的东边,是不是有可能,蝗灾从东到西横扫中原,导致了各国大面积的歉收呢?

总之从隐公五年到隐公六年,也许郑国面临一个巨大的危机,导致他不能再继续与各国为敌。即使在隐公六年终于无奈失去长葛之后,郑庄公还是采取了睦邻友好的政策(暂时的),不但主动向周桓王示好,第一次朝见周桓王,还与被自己打得一塌糊涂的陈国和解,这在之前都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丢掉长葛并非郑庄公最难以接受的,因为更大的屈辱还在后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