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印度篇 印度雄心之黄粱梦之一 -- 井底望天

  • 共: 💬 399 🌺 2046
多谢

读完了,印度的自然条件比中国好太多了,人均拥有3亩以下的土地就被算入“贫农”了。

more than half of India’s population (nearly 58 percent) is dependent on agriculture for livelihood. Yet more than half of this population (nearly 63 percent) own smallholdings of less than 1 hectare, with large parcels of 10 hectares of land or more in the hands of less than 2 percent. The absolute landless and the nearly landless (those owning up to 0.2 hectares of land) account for as much as 43 percent of total peasant households (Mearns 1999).

占农民总数的% 拥有土地(公顷/人)

2% >10

63% <1

43% <0.2

1公顷=15亩.

0.2公顷是3亩,人均拥有3亩以下的土地就被算入“贫农(absolute/nearly landless)”了——按这个标准,咱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贫农”啊。不知道这43%里absolute landless的到底有多少。

这篇文章提到印度以务农为生的人口占印度总人口(12亿)的58%,wiki上提到约70%的印度人生活在农村,58%应该是已经扣掉了农村中那些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按58%计算,印度务农人口大概有7亿,比中国要略少些,而印度的耕地比中国又略多些。假定印度的务农人口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即使按照新中国成立时的土地改革模式进行改革(姑且把这种模式叫做“中国模式”,我觉得“中国模式”在我国实施到现在都是比较成功的,尽管“三农”问题肯定还将会持续不短的时间),每人平均分到的土地应该小于3亩(0.2公顷)——这样岂不是所有农民都变成“贫农”了?对印度人而言,有没有比“中国模式”更好的选择?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