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这个据说是苏联人拍的中国解放战争记录资料片,有疑问 -- 千钧一发

共:💬18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考据——至少苏联人是补拍的

有两个比较权威的网站可以说明问题:先引用,再分析

全国快解放时,斯大林曾建议拍摄一部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片子。经毛主席同意,1949年9月初,中央电影局正式邀请苏联派摄影队帮助中国拍五彩纪录片。

苏联派来了两队人马,一队以高尔基制片厂的格拉西莫夫为首,主要拍摄后方建设,由北影厂徐肖冰负责协助,后来完成的是《解放了的中国》。另一队以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瓦尔拉莫夫为首,以拍摄解放战争为主,由后来任中央新闻电影厂副厂长的吴本立负责协助,后来完成了《中国人民的胜利》。两队的助手都由北影厂摄影队的人员组成。电影局的袁牧之局长及北影厂的田方厂长多次召集会议,要求大家不但要与苏联同志合作好,而且要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刘少奇亲自安排了两次报告会,让苏联导演了解中国情况,由军委作战部李涛报告解放战争情况,中宣部陆定一报告新中国的建设情况。战争片的总负责是刘少奇,中方导演吴本立遇重大问题都直接向他请示。军事顾问是后来任文化部长的黄镇,文学顾问为刘白羽。

经过一周的共同讨论和计划,苏联导演瓦尔拉莫夫初步写成拍摄提纲,决定补拍辽沈、平津、淮海、渡江四大战役。中苏合编的摄影队分四路出发,搜集材料,一部分跟着作战部队,拍摄消灭西南残余国民党部队的情况;一部分到延安等老根据地、党中央所在地拍摄。

拍摄按照季节表进行。当时正值秋天,看上去和渡江时的气候差不多,所以在四大战役中,首先拍的是渡江战役。这就需要重新组织原来的部队,地点则选在镇江一带。补拍的内容按照战役的实况,从动员,一直到打南京、打上海,前前后后,都按原来的样子拍。国民党部队也由我们自己部队扮演。中方总导演吴本立当初用黑白胶片跟着部队到上海,拍出了《百万雄师下江南》,此时,跟随苏联专家,再用彩色胶片将重新组织的战斗再拍了一遍。

苏联专家精心设计了占领总统府的场面:先把地面弄平,然后用移动车架着摄影机,推进到蒋介石的办公室里面,拍下了那个著名的长镜头。又让部队挑选立过功的优秀战士,登上总统府顶,拍下了把青天白日旗子扔下来的著名镜头。

渡江是在白天拍的。先拍领导人讲话,然后拍准备工作。战斗开始时,大炮先把敌人的火力压倒,整个沿岸都是炮兵。渡船出发后,所有的摄影队都在船上。

渡江拍完以后拍淮海战役。战场是大平原。苏联导演在军事上很内行,他担心敌人的威力,同时也为了场面精彩,拍炮兵的时候,提出采用密集排炮。吴本立不同意,告诉他在真实的现场,解放军炮兵不是很多,我们的炮一旦被敌人发现,是很吃亏的,国民党是美式装备,比我们强。瓦尔拉莫夫后来接受吴本立的意见,炮火不过于太密集。但拍摄用的全部是真炮,是实弹,花钱花得如流水一般,吴本立心疼得直流眼泪。

去东北重拍片子时,毛泽东亲自写了一封信,让吴本立和刘白羽带着信去见林彪,告诉他苏联专家来拍片的情况,请他考虑拍东北的战役重点放在哪几个地方。当时林彪的部队快打到海南了,指挥部在武汉。吴本立和刘白羽到武汉见到林彪,把主席的亲笔信当面交给他。他看了信后,很高兴,说:“好啊!我派几个得力干部,帮助你们来完成这个任务吧!这个事好得很。”林彪说话的特征就是慢吞吞的。他派他们的后勤部长、后来上海的市委宣传部长陈沂来总负责,并把原来锦州战役、辽沈战役、狙击战的那些主要部队调到东北,都是原配的部队。有整个的坦克师,用火车装运过去的。这些部队当时大多留在天津。

辽沈、平津战役拍完后,接着重拍北京入城式。林彪本人、政委罗荣桓和部队其他一些高级干部都参加了。检阅在前门,吴本立就在城楼上拍他们。有些老百姓感到奇怪:怎么北京搞第二次入城式了?因为事先经过街道动员,重新组织了群众,所以场面还是挺热闹的。

这部影片在中国整整拍了八个月,后期制作在莫斯科完成。中国派出刘白羽、何士德、周峰、吴本立和翻译尹承玺,5月21日随制片主任别斯梅特内离开北京,乘火车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经一个多月时间,协助编导瓦尔拉莫夫,导演鲁金斯基,完成了编辑俄文、中文版说明及配音工作。到7月17日,完成了总长八千多英尺的纪录片。

请注意红字部分,基本可以确定苏联人拍摄的纪录片是补拍的。当然有一点疑问,按引文所述,纪录片应该是彩色的,不知道为什么从视频上看是黑白的,也许是故意作的旧化处理?最后再整理一下思路:

1、从时间上看,苏联摄影队49年9月到中国,不可能穿越时空参与三大战役。

2、上述文字引自《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方方编著)链接网页http://www.1926cn.com/content/news/research/content_252.shtml

3、《外国纪录片里的百年中国——回顾百年来外国人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在自己的博客里对此也有论述,可以侧面佐证,链接网页http://www.mtime.com/my/cinetime/blog/258832/

4、从视频内容看,其实可以看出演戏的痕迹,主观的感受就不说了,有一个镜头明显是苏联二战时期的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群在开火,可以参看河友长街看海的文章(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086308)。就我所知,解放战争期间,共军可是从来没有这待遇的。当然,也许是凤凰网自己出的剪辑乌龙也未可知。

5、千钧一发兄所提出的

摆拍是极少的,如有人说解放军进入北京也是摆拍的,但当时拍摄的解放军记者证明不是摆拍,是实排.

也被证明并非空穴来风,应该是在1949年解放北京时,我们的电影人自己拍现场,接着1950年苏联的电影人来北京补拍1949年解放军解放北京,这样就有了两个版本的北京解放的纪录电影。

说到这里,俺不是纪录片现场控,不反对摆拍,更不认为摆拍就代表不真实。艺术应该允许加工,纪录片也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更何况苏联人在这类纪录片上的功力可以直追经典。

借千钧一发兄所盖宝楼一展所学,权作探讨,看看自己避马瘟级别的新兵官衔,倒像是城管队员向市领导(确定是地级市)弄斧了,有不到不敬的地方,还请海涵,海涵

关键词(Tags): #纪录片#新中国#苏联#摆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