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光武亦不杀功臣 -- aokrayd

共:💬185 🌺444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理说得透,说到洪武得天下之正

后世史家多以之与汉并称,比如说孟森所谓:“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朱洪武提三尺剑,以布衣而奄有天下,“天命”之说自是难免,不过掩卷细思,却又不然。

一般来说,记载洪武起事资料最全面的应该是《明太祖实录》。然而此书多番修订,当日真相如何,已不复可知。倒是一些笔记野史中的记载,事件或许也非全真,而情势描摹却差相仿佛。如《翦胜野闻》载“太祖之初振也,将属皆草莽粗士,人人欲更试。太傅徐相国阴奇之,乃谓诸将,‘天子岂可更立邪?’遂止。”如果说洪武本人才德无以服众,凭天命气运而得天下,世上估计没这种好事吧?而元末群雄蜂起,来投朱洪武的豪杰视部曲为私兵,而朱洪武将一支乌合之众整合为百战劲旅,虽有人从旁参赞,但制度建设多出洪武之手,以洪武本人的出身而论,誉之为天纵英才当不为过。这些在王崇武先生的《明初用兵与寨堡》及南炳文先生《明初军制初探》有精当的考论,值得一读。

而军功集团对中央集权帝国的威胁并没有随明的建立而消失,朱洪武对军功集团的打压,是霹雳手段,也是菩萨心肠。至于说以个人的心肠是否够软,来评价世袭中央集权制度执政者的优劣,不能不说失之为浅。这里值得和黑岛商榷的一点是,一项政治制度的产生,皆有其时代原因,且非一朝一夕之功。文臣集团于洪武一朝就已经萌芽,孟森先生以为洪武时,翰林编修,检讨,及春坊官实际上已拥有政务上的审议权,可“考驳诸司起奏”,他以之为“千余年来政本之一大变革”。而永乐年内阁肇建可视为文人集团进入政权前线的标志,至仁宣内阁票拟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已经较为完善。

朱洪武为平民皇帝,对民间精英非常重视,历数诸朝开国之君,于地方基层制度用力最多的当数朱洪武。而朱洪武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及交通的完善,也使得他将整个社会纳入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内成为可能,明代里甲制的建立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直至当朝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想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