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时事述评:中部发展战略和民族白皮书 -- 井底望天
80年代以后日本一心要做亚洲永久的霸主,就提出了雁型模式,也就是说,日本成为亚洲的领头雁从事最高端的产业,后面是亚洲四小龙,再后面是印尼,马来等东亚国家,最后是中国。日本的产业逐步升级,而低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由身后的雁群来做。当然日本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日本成为既要成为亚洲的领头雁,也要成为亚洲的领导。
日本的雁型模式最后是陷入了困境当中,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雁型模式需要假设1。领头雁日本的产业始终有升级的余地,并且升级以后的新产业仍然可以支撑日本的劳动力就业。2。处在雁群相对靠后位置的(比如中国)不会与日本争夺领头雁的位置。然而最后的结果说明这两个假设都是错误的。
首先,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电器一直到钢铁造船重化工业,都是可以容纳足够多的劳动力就业的。但是在这之上的高科技制造业(如芯片制造),再往上的高科技研发(如芯片设计,药物研发),一直到最顶端的金融业,是不足以容纳足够多的劳动力就业的。剩余劳动力只能投身于服务业,即使如此,也常常陷入就业不足的困境。高端产业虽然要比低端产业利润大,但是高端产业的利润总和未必比低端产业利润总和大,这是因为高端产业的总量要比低端产业总量小得多。再加上高端的产业还要同欧美竞争,金融业又始终把持在美国的手里,其结果就是,日本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经济反而越发不景气了。
其次,日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优势,而过低估计了中国的优势,特别是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威力。中国虽然开始的时候处于产业最低层,但是由于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造成了任何企业都要重视中国市场,其结果是迫于中国的市场压力,外企在中国进行最残酷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通常比本国市场的竞争更激烈,因而由于竞争,不得不通过本地化等一系列措施降低成本,也就是产业转移。这种产业转移不仅限于低端的产业,还包括高端的产业。有时候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了,高端的产业也不得不跟进。最后的结果就是日本的领头雁优势不在,眼看就要被中国跨越了。
这种状况不仅出现在日本,对欧美的企业也是如此。比如说手机产业,开始的时候由于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几大手机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进行竞争,然后竞争变激烈,处于成本的压力,效益最差的企业首先将低端的组装转移到了中国,本土仅仅进行芯片等利润最高的部件得生产。然后效益较好的企业不得不跟进也进行转移。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效益最差的企业将芯片也改为由台湾的企业代工,甚至大陆也开始生产芯片,而本土仅仅保留芯片的设计研发部门,然后同样,效益较好的企业开始跟进(象qualcomm, broadcomm在本土都没有工厂的)。而芯片生产的转移其实也进一步造成了芯片设计的转移成为可能,毕竟芯片生产设计在一起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现在芯片设计的转移还在进行中,但是眼看也不远了。用另一种说法,再全球化下,其实美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雁,日本本身也是雁群的一部分,没有人规定日本身后的雁不能超越日本。而中国就在超越除美国之外的群雁进程中,并且20年内有可能超越美国。
再回过头说一说中国从东向西的产业转移,浙江广东的企业,绝大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就是说,浙江广东的并不是像日本曾经那样的领头雁,他们现在还是处于低端的产业。要向上,要么升级到化工等重工业,要么升级到高科技的研发产业。这里就有很大的问题。从化工等重工业来说,浙江广东缺乏资源。当然石油可以从海上进口,但是同新疆本地的油田,四川本地的天然气相比,未必有优势,国家的西部开发在新疆四川也是布局了特大型的石化企业的。从高科技的研发产业来说,浙江广东面临的是北京上海的竞争,而浙江广东同北京上海比较,完全没有一点优势。举一个例子,一个北京的芯片研发企业同广东的芯片研发企业同时招聘,对大多数人的首选还是北京。而广东应该比浙江还要好一些。北京上海都有千万以上的人口,并且高素质的人口比例非常大,将来中国高端的科技以及金融业,很可能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当北京上海容不下的时候,也会最先向北京附近的天津以及河北,上海附近的江苏扩散。也就是说,中国也有雁型模式,不过领头雁其实是北京与上海,而不是浙江广东。从中端的重工业来说,特别是浙江的潜力,未必有东北,西安,成都的基础好。(不过浙江的杭州宁波可以接受上海的辐射,广东的电子产业比较密集,在这一领域如果做得好升级为研发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比江苏背靠上海不一定有优势。)
这其实也是浙江广东腾笼换鸟的困境-劳动密集型的笼子腾空了,但是更高端的产业的鸟儿并没有飞过来。汪洋在刚开始换鸟的时候,广东的本地政府还是支持的。内地的政府到广东承接产业转移去开始的时候是受到热情接待的,但是没过多久,广东的本地政府就不愿意接待了--自己有的吃就不错了,还哪有资格挑挑拣拣?这也是汪洋的换鸟进行不下去的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制定了中西部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策,浙江广东等省份并不热情甚至有抵触心理。即使是现在的其他沿海地区(天津,苏北,山东)其实不是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是各有原因。天津等环渤海地区受到的是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国家的政策),苏北受到的是上海的辐射(以及江苏省政府的政策),山东倒是承接的产业转移,不过是韩国的产业转移。浙江广东其实是不愿意自己的产业转移到别的地方的。
那么中西部是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呢?也不一定。首先沿海最初发展起来靠的主要是外向型产业所需的交通环境,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致(一直到若干年前沿海的税率还是低于内地)。而现在交通越来越不成为大问题,特别是高铁上马以后。这样一来,北京上海的辐射会越来越大,现在上海的辐射已经覆盖到了整个苏南,杭州宁波其实也处与这个圈内,北京的辐射稍慢一些,但是天津以及部分环渤海地区也受益不小。高铁开通之后,郑州合肥到北京上海只要2-3小时,应该是受益最大的。成都重庆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有一定的产业包括军工基础,高端的芯片制造业主要靠飞机,比如英特尔就把上海的芯片厂关了转移到成都去(这就是产业转移的一个体现)。西安的军工基础很不错,假如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话(这里用一个假如是因为西安的位置稍差,又不像成都重庆有两个较大城市聚集在一起),也很有希望,比如大飞机的军用飞机就落户西安。武汉处于中部,在高铁开通之后到几大经济区都只要4-5小时,也是有优势的(现在武汉到任何地方都要8-10小时,没法接受辐射作用)。
这里将雁型模式提出来是因为,雁型模式在中国也是存在的,但是并不是沿海-〉中部-〉西部的形式。因为沿海的产业本身仍然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中国真正的领头雁是北京上海,沿海的优势在高铁开通之后优势会大大减弱,中国的雁型模式将会是
北京上海-〉
北京上海附近城市(天津唐山,南京杭州)+ 地区中心城市(郑州合肥成都重庆武汉等)+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其他地区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哈哈 1 咪铛 字19 2009-10-05 01:52:37
🙂万分感谢,回花一朵! 网海 字0 2009-10-05 08:54:39
🙂我觉得雷声兄说得很对 wxmang的书童甲 字266 2009-10-04 12:46:19
🙂对比一下日本的雁型模式困境
🙂江西近两年有起色,好像是从广东和江浙的 2 愚弟 字891 2009-10-05 10:37:21
🙂这也是为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认为汪洋的腾笼换鸟不靠谱 1 Emyn 字220 2009-10-05 16:10:15
🙂去年广东腾笼换鸟的旋风乍起的时候,我也从不同的角度 2 愚弟 字372 2009-10-05 17:10:58
🙂说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广东的底子还要补 萨丝5815 字22 2009-10-13 09: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