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六)资金之河与信贷扩张 -- 陈经

共:💬191 🌺756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八)结构性问题的两种前景

现在我们对中国的资金河流网络有一些认识了。我们似乎有点明白,哪一些是网络运行的关键数据,需要去调控什么东西,可以总结一下了。

网络的总水量A,就等于是水位高低,这肯定是关键的。水的流速V,也是关键的。根据水量、流速与实际GDP,可以算出一个物价,我们希望它平稳。水量、流速、GDP、物价都成比例地平稳增长,那就是完美的可持续图景。可以想象,一个平稳增长的建设过程中,网络中出现更多节点,节点之间出现更多河道连接,河道清理加固岸边修整得稳固又流畅。整个网络水越来越多,流速也加快,在许多大河小河里哗啦啦地欢快流淌,国家经济就欣欣向荣地可持续发展了。

这是一个宏观图景,中国这些年远远地看上去还是不错的,哗啦啦的声音越来越大,充满了活力。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些局部、微观的景象,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1. 地区差距

有些局部地区水多河宽,大小河网交错纵横,水流脉象不错。可有的地区水流就很弱,河流细小,线路也少,遭了旱灾一样,旱的地区还更多。这相当于东部与中西部的地区差距。

2. 行业收入差距

有些特殊的河道很猛,水在里面进出特别迅速量也大,在咆哮奔腾动静特大,人都盯着看。有些河道就弱得很,一点点小水流组成绵密的细网,随时可能断掉一样。地产、股票行业的河道就超猛经常发洪水,一些民营小企业、工人、农民,靠点小水流度日。有的节点动动嘴皮与手指头,水流就大进大出,这是富人与利益阶层。有的节点累死累活,也只收进几小碗水,往外花剩不下几滴,有时还得一下倒出去一桶,这是穷人、房奴。

3. 现金牛与大工程

局部有些很牛的节点,有无数大小河道流入其中,象鄱阳湖洞庭湖一样汇聚水流。这是中国移动这样的现金牛央企。有些节点却往外不断喷水,漫向四面八方。这是三峡高铁这样的大工程在施工。

4. 外贸顺差

有些局部地区,不仅有河道网络,还伸了管子到外面吸水,还吸得特别多,那片地就水漫金山一样,往外流。浙江、广东等地,贸易顺差多,就显得钱特别多,还源源不断地跑出来,成了大水源。

5. 热钱

数不清的小蚂蚁,抗了个大水袋过来,在河道网络找个地方趴下来,变成一个节点,把水倒向网络中。这是传说中的热钱从外面进来了。某个时候小蚂蚁可能装了个大水桶又走了,这是热钱退出。

这些现象,可以说是结构性的,还有更多我没有列的。有的不能说不对,但另一些肯定是不合理的。再加上前面说的,宏观总水量、流速、GDP、物价都平稳发展,我们大概描述了这个治水工程的目标。其实各国乃至世界的河流网络都是这样,有宏观目标,有结构性目标。中国的治水工程大有可为,因为工具比别人多。第五节说了,要把政府的投资消费能力,与市场经济运行结合起来。这其实就等于是,要想出办法着手治理、维护河道网络。

治河有哪些工具?从宏观上就是控制水量A,控制流速V。这我们其实已经很熟悉了,央行会进行“数量型”的调控,货币多了就冻起来,少了就放贷加进去。流速上,央行发改委都有办法,想加快流速,就猛批项目、扶持产业,这一千亿年前必须花出去。想降低,就控制项目,上调利率、印花税、房产交易税。然后总产出G又是有目标的,再加上价格指数P,通共四五个成线性比例关系的因子,上两节的几个方程就差不多了。正常情况下凑来凑去,这四个东西都可以折腾到“目标区间”去。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无非就是这些事,历史上形成了目标区间的大致感觉,正常情况小小的调几下,最多开发点央票式的“数量型工具”,四个数据全都进目标区间了。低通胀就2%,高增长10%,M2增个17%,V维持平稳。有时情况特殊,例如V急降,那就先只管高增长8%,M2就不管了。加减乘除这样的数量型方程,发展出“成熟”的调控方法,自然不难。

如果从“数量”上判断央行发改委的调控,可以打100分,哪国也比不上。多少年了,CPI稳定,GDP稳定增长,就算是2008年不太稳定,也比境外稳定多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基本就这样混过来了,很成功的“数量型”和面技朮。

但是看局部与微观的结构性问题,那就不及格了,结构性问题太多了。CPI稳定,如上节所述,是仗着产能过剩,萝卜白菜式的假象,股市房市为主导的m波动极大。而且,也不知未来如何发展,预期完全混乱。同一时间,说上证1800与8000的都有,说房地产崩盘与还要大涨的也有,没人有谱。地区差距、行业差距、贫富差距,分化非常厉害,火得不行的有不少,累得不行的更多。

因为这些结构性问题,前面央行“数量型”的功劳,就不是这么好了。政府年年保8,通胀也没有吃人,经济全球最好。但要说后面还能平稳可持续增长,看到贫富分化、房价猛涨、股市暴涨暴跌,却总觉得没有信心。任何时候都有一堆真假不分的谣言,超级通胀、资产通胀、泡沫破灭、社会动荡,人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怎么混?

政府这些年,到没有否认结构性问题,问题的存在无人不知,政府也承认的。但是,政府的调子是这样的:宏观调控,它首先是一个巨大成功,数量型的成就是主要的,各地方各部门要紧跟中央宏调精神,要服气、听话。在此基础上,政府承认有结构性问题,在宏观数据看上去向好的时候,它会来个“动态微调”,或者说“转向调结构为主”。这实际相当于,以宏观数量型调控为主要目标,结构调整为第二目标。成绩九个指头,问题一个指头。

那么就是两种前景:

1. 宏观数据成功维持平稳增长,一边还有余力调结构慢慢修补缺陷。这是一个正反馈的结构,时间越长,缺陷补得越多,系统越能稳定发展。中国会迅速奔向客观条件限制的发展极限。导弹万里奔袭,直中红心,工程控制论的大旗傲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迎风招展。

2. 宏观数据勉强维持平稳增长,付出的代价是结构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损害了将来的调控能力。这是一个负反馈系统,时间一长,调控能力会从轻松保8退到防不胜防,结构性的问题也来个总爆发。中国经济神话破灭,付出惨重代价。导弹升到半空飞了五千里,忽然偏离方向掉进了大海。只好重新出发,最终还是会折腾到世界之颠。

如果实现的是前景1,那么自然万事大吉,中央宣传就是想让大家对前景1保持信心的。但从舆论来看,前景2还是有众多信徒。这不是崩溃论,而是跟头论,并不是咒中国,而是合理的忧虑。

(待续)

通宝推:饽饽饽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