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文摘】罗马史故事(作者 小蚂蚁):罗马的诞生 -- AleaJactaEst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
第一节 竞选
公元前213年冬,罗马。
卢西阿斯?西庇阿有点坐立不安。刚才他和自己的克莱恩们谈了一下竞选进展,看来情况对自己十分不利。卢西阿斯是老西庇阿的长子,这年他决定竞选营造官。能否当选对卢西阿斯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他今后能否在罗马政界站有一席之地。西庇阿家的克莱恩虽然全力支持卢西阿斯的竞选活动,可是为人木讷的卢西阿斯却无法在市民中间树立自己的威望和影响,现在已经进到了竞选活动的最后关头,照目前的状态,卢西阿斯胜选的希望就越发渺茫了,糟糕的是卢西阿斯本人却也一点主意都没有。
卢西阿斯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无法直接帮助卢西阿斯,对于竞选活动也插不上手。她能做的就是连日拜访神庙,到处上香许愿,乞求诸神的保佑,能使儿子顺利当选。虽然她能做的不多,却做除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派人给西庇阿送信,让他回罗马,帮助自己的哥哥竞选。
科尼利阿斯?西庇阿自从当年与父亲出征后,就一直随军队转战意大利,他经历了与汉尼拔的数次大战,几次千钧一发地死里逃生。现在他接到家里的信,便利用冬季休战期赶回了罗马。
西庇阿回来之后,卢西阿斯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在西庇阿的组织下,竞选活动也渐渐进入了正轨。可是卢西阿斯的人望却并不因为西庇阿的努力而有所改变,他们的母亲依然每天走访各地的神庙,卢西阿斯到底能否当选,他的竞选委员会成员依旧没有信心。尽管如此,选举活动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罗马的市民虽然对卢西阿斯没有信心,可是通过竞选活动,他们却见识到了西庇阿的组织能力,结果帮助哥哥竞选的西庇阿脱颖而出,他的名字竟然是家喻户晓了。西庇阿家的克莱恩们眼见卢西阿斯当选无望,而西庇阿的声望与日俱增,就开始劝说西庇阿也参加竞选,“你要是不参入的话,这选举恐怕是输定了。”他们都这样对西庇阿说。
西庇阿有些动心,也有点犹豫。他最大的担忧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自己的年龄。依罗马的法令,竞选营造官的年龄下限是30岁,西庇阿现在才22岁,离法定参选年龄还差许多年。如何能够影响和说服市民破例向自己投票,同时还要保证哥哥的当选呢?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罗马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一天,正在他苦思对策的时候,母亲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她又跑了一天的神庙。
“唉,”她叹了口气,说:“我连做梦都梦见你哥哥当选了。”
西庇阿顿时灵机一动,想了一下,就接茬说:
“我也做了类似的梦,我梦见哥哥和我都同时当选,大家向我们欢呼。然后我们从广场回家向您报喜,您走出门口迎接我们,还激动地拥抱亲吻我们呢。都两次了,一模一样,都神了。”
“哦,我要是真能够见到那一天就好了。”母亲笑着说。
“那您要不要让我试一下?”
“好啊好啊。”她随便应付着。
“那就请您给我准备一套白色的托迦吧,我也去参加竞选。”
“好,好。”
他的母亲只当西庇阿是在开玩笑,他都不够参选年龄嘛。
西庇阿却是认真的,他立刻就开始参加竞选,并且是与哥哥搭档竞选。也就是说,要投票就投他们两人的票,要当选就两人一起当选。眼下离大选没有几天了,为了增加他在市民中的印象,从此每天他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卡匹托尔山上的神庙祈祷,然后才开始进行其他的工作。同时他将自己的“梦”传了开去,许多罗马市民都知道了。看着他每天早上都庄严虔诚地前往神庙祈祷,市民们都有些相信诸神是真的托梦给他,保佑他的当选。
到了选举的日子,西庇阿和他的哥哥一早就来到了广场,罗马的市民们也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西庇阿还没有白托迦,他坐在台阶上等候母亲派人送衣服。
选举已经开始,没有白衣的西庇阿与哥哥卢西阿斯紧紧站在一起,当众宣布立候补,态度坚定安详。市民们被他的风采所迷倒,有诸神保佑的传言在市民间流传,群情极为狂热。投票的结果是令人惊奇的,西庇阿兄弟以高票当选为次届的营造官。
结果一宣布,市民们更始热烈喝彩。但是立刻就有人站起来表示反对意见:西庇阿还不够竞选年龄,依法不得当选。狂热的会场迅速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西庇阿身上。
西庇阿充满自信地走上高台,对提问的人说:
“年龄?如果罗马的市民们都希望我担任营造官,那么我就已经够了当选的年龄。”
全场立刻抱以雷鸣般的欢声,表达了市民对西庇阿的支持。
漫长的战争岁月,使许多有能力的罗马人长期带兵作战,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永远地倒在了战场上。这样的噩耗司空见惯,罗马城的气氛也长年低迷。疲惫的市民十分希望有人能够打破这样的局面,而年轻自信的西庇阿就象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走了压在罗马市民心头的乌云。
尊重市民的这种情绪,这个例外的选举结果得到了选举官的认可当选了的西庇阿和哥哥卢西阿斯便在欢呼声中并肩离开广场。
“您的两个孩子都当选了!”
西庇阿的母亲正在午睡,却被前来报喜的人从梦中惊醒。她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慌忙走出大门,想弄清事情的真相。刚走到门口,却见西庇阿兄弟在众人的簇拥下走来,双双当选的消息果然是千真万确。她激动的脸颊泛红,走上去狂喜地拥抱和亲吻西庇阿兄弟。众人见状都惊呆了,这不是与西庇阿说的梦一模一样吗,于是大家更加真心相信西庇阿是有神性的人,是诸神在保护他,让他当选。
的确,西庇阿是个难得的天才人物,能否胜任这个官职也与年龄无关。事实上,西庇阿后来所显示的能力也证明他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可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关键在于以22岁的年龄参选并当选,突破了罗马法律约束的事情,按现代的话来说,这是违反选举法,一重罪。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西庇阿是罗马的救星,罗马人所经历的战争恐怕也无法坚持到西庇阿的成年。也就是说,罗马的确需要西庇阿这样的人才,罗马的制度也有灵活的地方,如果情况许可,也可以有例外,也可以有所变更。但是法律的改变,特别是有所突破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是无人可以预料的。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万里晴空中的一小片乌云,但是这样的乌云往往预兆着狂风暴雨的接近,这都是后话,暂且压下不表。
对当时的罗马来说,西庇阿的当选就象漫漫黑夜中缓缓升起的启明星,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没有过去,但是曙光就要出现在地平线上。
黑暗当然依旧深重,罗马也正在面临着更大的难关。西庇阿当选营造官之后两年,公元前211年,老西庇阿兄弟的两支大军在西班牙被迦太基军各个击破,全军覆灭主将双双阵亡。老西庇阿-西庇阿的父亲-经过7年的艰苦奋斗所创下的大好局面,瞬间化为乌有。幸存的几千罗马残兵狼狈逃奔,一口气撤到了埃布罗河北岸,整个西班牙半岛又再次被迦太基势力所控制。不仅如此,罗马残兵所剩无几,显然无法长期坚守埃布罗河一线,而这道防线一旦失守,迦太基军随时都可能象当年汉尼拔那样,从陆路进入意大利,罗马势必陷入南北受敌的困境。
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罗马元老院迅速地行动起来,他们派克劳狄?尼禄带领两个联合军团前往埃布罗河北岸,以防备迦太基军可能的进攻。尼禄的出发十分匆忙,所以元老院名义上给了他两个军团,可实际上他只有一个军团是全建制,第二个军团来不及招集,随行的只有将官和军中的骨干人员,尼禄需要在到达西班牙后在当地征集第二个军团的兵力。
公元前211年秋,尼禄的军队抵达了西班牙,迅速在埃布罗河北岸展开设防。
第二节 捐献
腓力大王的运气不好,他与发利略?李维那斯周旋了四年,依旧无法打开通往海洋的道路。迦太基不愿意为了腓力而与罗马海军对决,所以李维那斯毫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腓力一人。公元前210年春,李维那斯接到了罗马元老院的信,要他返回罗马担任执政官。原来在去年年底的选举中,罗马市民看中李维那斯的战绩,缺席推选他担任执政官。与腓力作战的指挥权则由加尔巴接任,他是去年的执政官。同期当选的是历战的猛将马塞拉斯,他也是缺席当选,接到任命后立刻就返回了罗马。
李维那斯受到信后没有立刻起程,他派出使者与希腊的挨托利亚同盟联系,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与他们结成了反腓力同盟。这样,腓力大王就面临两面受敌的状态,更加无法脱身去支援汉尼拔。安排好了这些善后事宜后,他才乘船返回意大利。
意大利的局势十分严峻。汉尼拔稳坐南意大利,没人有什么好办法击败汉尼拔,或者至少将他赶出意大利半岛。就这一个麻烦就消耗了罗马的几乎全部精力,所以老西庇阿兄弟在西班牙的全军覆灭是雪上加霜的灾难,因为现在西班牙的援军随时都有可能进入意大利,到那时意大利的战局就会更加紧张。
更大的麻烦还不只是战局上的事情。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困难局面,元老院认为需要增税和增兵。可是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罗马市民和意大利各地的城邦都怨声载道,经过多年的战争,市民们已经是精疲力尽了。罗马元老院进退两难:不增税战争就没法进行,增税则可能激起内乱。
在这个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李维那斯站了出来,说:“元老院是罗马市民的领袖,现在应该是元老们以身作则为国家分担战争负担的时候了。”然后他提议,所有的元老都要把自己多余的金银珠宝提供出来。每个元老只能为自己和妻子儿子各留一枚戒指,妻子和女儿各留一盎司的金子,还有每人5000阿斯的铜币,除此之外的一切财产都要提供出来作为战费。
李维那斯的提议得到了元老院的一致赞同,元老们立刻就行动起来,将自己的财富提供了出来。正象李维那斯所预料的,元老们的这个行动立刻就在罗马市民中间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他们也纷纷效仿元老们的举动,将自己的财产捐献了出来。结果,罗马不但筹集到充足的战争经费,效果竟然好过增税。
财政问题解决了,新年度的作战便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决定各执政官和国务官的作战区域时,罗马采用的是抽签制。这一年李维那斯抽到的是意大利战场,马塞拉斯的战区仍是西西里。可这几年马塞拉斯在西西里作战期间过于暴虐,对待占领城邦和投降城邦的态度极为苛酷。结果西西里人被他弄得怨声载道,不堪其虐,竟然纷纷告到了罗马元老院。大家看着这个样子,再派马塞拉斯去恐怕不利与安定团结,于是就让李维那斯和马塞拉斯对调了一下。于是李维那斯被派往西西里,麾下有四个军团和罗马的主力舰队。马塞拉斯因此就留在了意大利作战,统领两个军团驻防撒姆尼特,专门对抗汉尼拔。在马塞拉斯左右两翼还各有两个军团,由当年的国务官指挥,分别布置在阿普里亚和坎佩尼亚。这三支大军相互呼应,形成由西向东的一条防线,将汉尼拔阻挡在南意大利。
汉尼拔离开西班牙已经有九年了,经过这些年的南征北战,当年随同他进入意大利的精锐部队一点一点地消耗。除了战争初期的少数援兵之外,迦太基政府就一直没有给汉尼拔增派新兵。人力资源的匮乏严重地限制了汉尼拔发挥能力,对于汉尼拔多次增兵的要求,迦太基政府一直都没有认真对待,我们无法知道其中的理由。好象不是迦太基没有能力,因为每当西班牙或西西里有需要,迦太基都能及时派出几万人的兵力。看来汉尼拔在迦太基政界的势力和影响里实在有限。
尽管西班牙战线出现了可喜的转机,但短期内他们的援军还无法意大利。当卡普亚陷落之后,汉尼拔十分清楚自己的力量已经达到了极限。面对相互呼应的三路罗马大军,他无法有效防守区域广大的领土,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等待援军。于是他决定全面收缩战线,放弃与罗马在中部意大利争锋。除了一些重要的城市以外,汉尼拔的军队相继撤出了撒姆尼特、阿普里亚和坎佩尼亚的北部中部地区。
汉尼拔的这个战略是正确的,可是剩下的那些城市就成可汪洋中的孤岛,在农村包围城市的状态下,更加难以防守。同时卡普亚的陷落也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他们开始质疑汉尼拔的能力。首先发生异变的是阿普里亚的战略重镇萨拉彼亚,城内的一些市民开始秘密与马塞拉斯联系,表示愿意担任内应,将这个城市萨拉彼亚献给罗马。
萨拉彼亚的亲汉尼拔势力觉察到了这个阴谋,就向汉尼拔密告。可是汉尼拔觉得这两派势力之间早有过节,这种没有确凿证据得指控恐怕是一种争权夺利的行为。所以汉尼拔没有认真对待这种指控,而是尽力调和两派之间的矛盾,希望息事宁人。汉尼拔宽宏大量的行为没有能够动摇亲罗马派的行动,汉尼拔的特使前脚离开,他们随后就招徕了没马塞拉斯的军队,打开城门将萨拉彼亚献了出去。事发突然,城内的守军措手不及,纷纷缴械投降。城内还有五百人努米底亚骑兵,这些人不愧是汉尼拔的王牌骑兵中的精锐,面对西面被围的劣势,毫不动摇。他们迅速组织起来,与罗马军展开了巷战。虽然狭小的市街并不适于骑兵战,但他们英勇的奋战依旧给罗马军造成了混乱了相当的损失。可惜寡不敌众,除了50人力尽被俘之外,全体壮烈战死。
马塞拉斯一试得手,随后挥师返回撒姆尼特,对汉尼拔占领下的两个重要城市相继发动了进攻,并在激战后攻克,屠杀城内的亲迦太基势力。
马塞拉斯连连得手,罗马军心大振,汉尼拔则担心骨牌效应的扩大。
他林敦。
要塞内的罗马守军开始缺粮。李维阿斯接到求援信后,立刻下令调动战舰20艘,从利吉姆出发,给他林敦送给养。
这支舰队沿意大利南岸航行前往他林敦,他们的行动却早就被汉尼拔探知。当罗马舰队来到他林敦外海时,迎接他们的是他林敦的舰队,也是20艘战舰。罗马舰队指挥官本来没有想到会与他林敦海军交战的,一看情形不对,只好下令舰队进入战斗队形。
激烈的撞击战在双方的舰队间展开,一时难分胜负。罗马舰队的旗舰上,舰队提督昆提阿斯往来招呼,时而调动战舰,时而激励部下。他林敦舰队的提督尼可立刻发现了这艘引人注目的大船,在他的巧妙指挥下,自己的旗舰灵活地绕到罗马旗舰的侧后,然后猛烈地冲了过去。尼可早就手握重标枪,目不斜视地紧盯着昆提阿斯的一举一动。当两船接近到了投射距离,尼可的标枪早就出手,随着短促的破空之声,那重标枪就准确地贯穿了昆提阿斯的后背前胸。昆提阿斯没有发出一声就向前倒在了甲板之上。随后一声轰鸣,他林敦旗舰就撞在了罗马旗舰上。尼可奋勇当先,一声招呼就跃上罗马战船,手下的他林敦的海军士兵们也纷继相随。
罗马海军见旗舰受困,蜂拥而至,把两艘战舰围在中间,试图挽救旗舰,同时防止更多的敌舰趁机靠近。旗舰上的罗马兵一面抵挡着敌人的进攻,一面操船随众舰向外海退却。就在这时,又一艘他林敦大型战舰从罗马战船之间全速突入,猛烈地撞在了罗马旗舰上,彻底剥夺了她的航行能力。失去旗舰和提督的罗马舰队渐渐陷入混乱,纷纷脱离战场向南方逃跑。他林敦舰队乘胜追杀,罗马战船被纷纷撞沉,一些在海岸上搁浅后被俘,所有的粮草辎重就都落到了他林敦的手中。
失去粮草的他林敦要塞守军陷入危机。
第三节 赫多尼亚
马塞拉斯在中意连连得手,福尔维深受鼓舞。福尔维是这一年的国务官,指挥两个罗马联合军团驻守阿普里亚。在马塞拉斯谋取了萨拉彼亚后不久,福尔维也效仿马塞拉斯,设法与赫多尼亚城内的亲罗马势力取得了联系,谋取赫多尼亚的计划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当一切内应计划都联系妥当后,福尔维倾巢而出,集两个联合军团的全兵力,步兵两万骑兵两千,将赫多尼亚城围了个水泻不通。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城内一面防止内奸里应外合,一面奋力抗击罗马军的攻势;城外福尔维则明着攻城,暗地与内应联系,等待时机,夺取赫多尼亚。
福尔维一门心思都用在了如何夺取赫多尼亚之上,却没有想到汉尼拔会那么快就来援救。首先赫多尼亚的战略价值并不十分高,至少无法与萨拉彼亚相比。其次当萨拉彼亚和撒姆尼特的几个城市遭受马塞拉斯的围攻时,汉尼拔都没有出动的迹象。所以福尔维是算准了汉尼拔不会出动的,他的庙算似乎很有逻辑,可是他却忽视了战略之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心理因素。
原来这赫多尼亚对汉尼拔来说,还不只是战略上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象征性意义。因为当年坎尼会战后,赫多尼亚是第一个易帜投降的城市,这也说明那里有比较强的亲迦太基势力。汉尼拔担心的是,如果自己不能救援这个城市都的话,他就可能会失去意大利人对他的信任。这种信任在他失去了卡普亚之后本来就已经开始动摇,这次要是再置之不理,这信心危机就会迅速扩大,从而产生多米勒骨牌效应。所以当汉尼拔得知赫多尼亚内有家贼勾结罗马军,外有福尔维大军围困时,便知道时不我待,当下就点了步兵两万四千,骑兵六千,亲自带领,日夜兼程赶往赫多尼亚。
“敌军来袭!”
福尔维听报慌忙跑出自己的营房,却见迦太基的大军已经在罗马军营外列好战阵等待撕杀了:左右两翼各三千骑兵,列成三排,中军是两列轻重兵方阵。阳光下军旗光彩夺目,旗下的敌军主将不是别人,正是令罗马人闻风丧胆的汉尼拔。
福尔维见势叫苦不迭,自己前面是赫多尼亚城急切难下,背后是汉尼拔军蓄势待发,想撤营退兵是万万不能了,如今只有硬着头皮与汉尼拔一决死战,或有望生还也未可知。于是他下令全军出营列阵应战。
福尔维摆出一个双重战列,也就是将中军的步兵战阵加厚,深度是两个大队。两翼个有一千骑兵掠阵。双方步兵人数的差异不大,可是罗马的骑兵兵力明显处于劣势。
战斗的进行完全掌握在汉尼拔的手中。当双方的重装步兵进入肉搏的时候,汉尼拔命左右两翼的第一列骑兵与罗马骑兵交战,左翼的二三列骑兵向战场外迂回,绕开交战地,直扑罗马军营;右翼的二三列骑兵也同时向右外侧迂回,绕开罗马军的左翼骑兵,向罗马中军的背后发动进攻。福尔维被汉尼拔弄得手忙脚乱,顾东面漏了西方,虽然重装步兵在正面与汉尼拔军打成平手,可是他们的背后却在汉尼拔骑兵的攻击下很快陷入混乱。这个混乱向阵前扩散,终于扰乱了整个罗马阵势。汉尼拔趁机合围,可怜福尔维和手下将士虽死力拼杀,终难逃被围歼的命运,福尔维及手下军团将官11名阵亡,罗马士兵一万三千余人战死,六千被俘,只有三千余人力战逃脱。汉尼拔以此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无敌。
战后,汉尼拔军进入赫多尼亚,搜捕并处决城内的罗马内应及其同伙。鉴于自己的兵力有限,象这样的救援行动恐怕难以再三实施,于是汉尼拔下令将赫多尼亚城内的市民全部迁往南意大利,然后彻底摧毁了赫多尼亚城墙、要塞和城内的建筑,全军撤出这一地带。
马塞拉斯听闻福尔维惨败,挥兵尾追汉尼拔。汉尼拔见马塞拉斯处处小心谨慎,无法用计围歼,也就没有兴趣与他纠缠,双方就在追追赶赶和一些小摩擦战中度过了秋季,双方各有损失。马塞拉斯的损失虽然大一些,但是由于他的小心谨慎,所以没有遭受重大的打击。进入冬季后,汉尼拔返回他林敦越冬。
西西里。
执政官李维那斯面对的是满目创痍的西西里,往日富饶的风光如同没有存在过一样。叙拉古陷落的时日不长,却在马塞拉斯的破坏下几乎等同与一片废墟,这样的现象在罗马军的占领区决不是孤立的。李维那斯依照元老院的指示,将大部没收的土地和房产分还给当地的市民,还包括一些他们的金钱、牲畜和部分奴隶,力图使西西里人能够安顿下来,不会铤而走险。
除了罗马的占领区,西西里还有相当大的区域控制在迦太基军手中,大本营设在西西里东部的阿格里根坦,将领是罕诺。罕诺手下有一员得力勇将,乃是出身努米底亚的骑兵队长马铤。马铤深得部下的爱戴,在他的指挥下,这队努米底亚的精锐骑兵在西西里纵横往来无敌手,随心所欲地对罗马占领区进行洗劫和骚扰。到达阿格里根坦附近的的罗马军也深受这些努米底亚骑兵骚扰,李维那斯为此不胜其烦,却一筹莫展,更不用说进取阿格里根坦了。
马铤连连得手,一时名声大噪,迦太基人都把他当成英雄。他的上司罕诺却是个心胸比较狭窄的人,他本来十分欣赏马铤的能力,时时嘉奖他取得的胜利。随着马铤战功不断,声望日高,就渐生嫉妒之心。暗想自己本是他的上司,可现在人们一提起西西里的战事,就只知有马铤不知有罕诺,弄得自己脸上无光。他前思后想,最后决定将骑兵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儿子,想以此来拖削弱马铤在骑兵中间的影响里,并利用努米底亚骑兵的威力,为自己增添荣光。
可马铤却不是省油的灯,他对罕诺那点小肚鸡肠的打算十分明了,那里肯就这么认栽?心想,你不仁也不要怪我不义。当下就派人和罗马执政官李维那斯联系,约好时日,准备里应外合,将阿格里真坦城献给罗马。他手下的骑兵也都对罕诺不满,自然都听从马铤的号召。
李维那斯接到马铤的联系大喜,立刻照计行事,指挥罗马军水陆并进,向阿格里真坦城南门集结。马铤则没有食言,到了预定时刻,便带着手下的骑兵冲上城墙,杀散了城门上的守军,放下吊桥打开了城门。李维那斯早就在城外等候,一见城门大开,就催兵杀进城去。
罕诺听得城内混乱的声音,以为有士兵闹事,匆忙带领亲兵走出大营,想前往制止。刚来到中心广场附近,却发现马铤手下的一队骑兵迎面冲来,随后跟随的竟是罗马的重装兵,而广场已经被罗马军占领了。罕诺大惊失色,知道马铤那厮已经背叛献城。眼见事无可救,便在少数亲兵的伴随下,狼狈逃出城外。幸运的是他们在不远处的海湾里找到了一条小船,就乘船逃回迦太基去了。城内的迦太基兵和西西里兵完全失去了斗志,此后的战斗与屠杀没有两样,他们全被罗马军击杀。
阿格里真坦城陷落迦太基主将逃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岛。西西里顿时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李维那斯挥师挺进,所向披靡,20个城市内部发生反叛,将城献给罗马军;40个城市主动投降;六个试图顽抗的城市,都被李维那斯强行攻破。就这样,李维那斯在短期内就控制了全西西里岛。他在各地逮捕和处决了亲迦太基派的领袖,奖励那些内通罗马的人。与马塞拉斯不同的是,他对西西里人的惩罚也就到此为止,他随后就下令西西里人放下武器,回到自己的农庄农田去,专心从事粮食耕作。这样一来,不仅西西里人民可以摆脱常年战争的重负,所生产的粮食还会弥补意大利农业的战争损失,因为意大利的农业在这几年的战火中已经陷入了破产的边缘。
于是西西里的战事尘埃落定,李维那斯凯旋而归。
第四节 自荐
公元前210秋,罗马元老院的气氛沉闷。
按说汉尼拔应该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连卡普亚不都被收复了吗?汉尼拔亲自带领大军前来救援,也没有能够有任何作为。可这边刚建立了自信,汉尼拔就在赫多尼亚全歼了罗马的两个联合军团,连国务官都赔了进去。这下大家可就都傻了,看来罗马一时半时还不能拿汉尼拔怎么办。如果只是这一个问题,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么多年罗马也都熬过来了。可是西班牙那边又传来了坏消息,说是小哈士杜巴正在大举招募训练新兵,看样子早晚就会进军意大利,支援汉尼拔。
在西班牙北部设防的是尼禄,他手下兵力只有一个多联合军团,根本无法全面防守漫长的埃布罗河流域。而且他手下的这些军队不久前才惨败过,所以士气十分低落。西班牙各部落的态度也明显不利于罗马人,他们在老西庇阿兄弟阵亡后大举转向,纷纷易帜归顺了小哈士杜巴,这种趋势至今仍没有改变。这可真是敌人一天天好起来,自己一天天坏下去了。如果继续这样等待下去,小哈士杜巴的新军渐渐羽翼丰满,罗马军则渐渐陷入孤立,局势就更加难以预料,迦太基军就随时都可以选取罗马军力量薄弱的地方渡河,随后象当年汉尼拔那样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
罗马元老院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意大利这里只一个汉尼拔就已经让罗马焦头烂额了,如果让他的弟弟再弄来另外一支大军入侵意大利,这可如何是好?这么多年来,罗马之所以能够支持下来,多亏了迦太基一直没有向意大利大军增兵,使罗马人可以专心地在意大利对付汉尼拔,可这样的“好”日子恐怕就要结束了。
为了避免最坏局面的出现,罗马元老院再三催促尼禄南下进军,重新入侵西班牙,希望可以拖住小哈士杜巴,使他没有精力支援意大利。可尼禄看着手下的这些士气不振的兵力,犹豫再三,哪里敢贸然南下?为此罗马元老们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幸好最近的战事还算不坏,不久前收复了卡普亚,现在又平定了西西里,看样子是可以腾出一部分人马支援西班牙了。他们商量来讨论去,终于下决心再向西班牙增兵一个联合军团,准备重新征服西班牙,以阻止小哈士杜巴入侵意大利。
元老院的主意倒是不坏,可尼禄却不敢答应这个任务。两个联合军团不过三四万人马,要想征服地域广大的西班牙,岂不是就象汉尼拔入侵意大利一样?这种差事谁敢揽啊。看看没辙,罗马元老院只好决定让市民另外推选一个敢于承担这个重任的人,担任远征西班牙军统帅。
元老院的决定虽然传达下去了,可罗马市民里却没有一个人出来立候补。眼看着就到了选举的日子,这事看来还真不好办。一直到了选举的日子,依旧没有人参加竞选,市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按时来到广场上,大家面面相觑。最后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几个比较有能力的人身上,至少大家认为他们有能力承担这个重任。这几个人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取藏起来,他们嘟嘟囔囔地谦逊着,说些个十分爱国只可惜能力有限志大才疏的话,眼看着就要冷场。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他走到一个比较高的地方,使广场上的人都能够看得见他,然后用清楚自信地说:
“我立候补,愿意领兵前往西班牙。”
广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唰”地,所有的目光就全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大家定睛这么一看,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西班牙战死的执政官老西庇阿的儿子科尼利阿斯?西庇阿,年方24岁。
短暂的安静过后是暴风雨般的欢呼,全场的市民一致同意让西庇阿出任西班牙方面军的统帅。其实,也就西庇阿一人参选,除了满场一致通过,罗马人也没有别的选择。
然而狂欢之后,市民们又陷入了新的寂静:这西庇阿不过24岁,根本不够担当任何官职的年龄,更不用说出任可以带领两个联合军团的指挥官了。大家都在自责,没有人敢于承担重任,却将责任推卸给一个年轻人,把他送到他的父亲和叔叔战死的地方。
统帅两个联合军团,这在罗马需要有与执政官或国务官相当的职位,年龄也有明确的规定:40岁以上。24岁的西庇阿的确太年轻了。可是各地的战事都不轻松,抽调现任的人员去负责西班牙战事是不现实的。加上连年的战争使罗马折损了许多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能够担此大任的人实在不可多得。罗马人是个很注重法律的民族,可是任何法律都有其的极限所在,现在罗马的这个年龄规定就正在面临这样的极限。从西庇阿破格当选营造官开始,罗马人已经开始突破这个极限了。如果没有汉尼拔的入侵和这么多年艰苦悲壮的抗战,谁都想象想象布道会发生这种事。现实就是这样,一件事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要不然那些算命的就没饭吃了。如今的罗马也是这样,汉尼拔入侵意大利,这给罗马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罗马不得不突破一些自己的法律限制。而突破这样的一条似乎无关痛痒的条文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谁都无法预料;可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多的法律规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突破,也无人可以预料。但是,罗马正在处于一个重大转折关头,恐怕市民们也都通过这些年的战争体会到了许多的变化。
西庇阿觉察到了市民的心理变化,选举后不久他召集了一次市民集会,向大家说明了自己重新征服西班牙的决心和意志。他那自信和坚定的态度消除了大家的担心,也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秋末,西庇阿和得力副将盖阿斯?李立阿斯,统领步兵一万、骑兵一千,分乘30艘战船,从台伯河口扬帆起航,驶往西班牙。
西班牙的问题告一个段落,可是罗马人的烦恼才刚刚开始。既然一部分兵力已经调往西班牙,那意大利战场上短缺的兵力自然要从新增招了。可是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市民们就有些急了,啊?刚收复卡普亚,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就又要增兵?首先发难的是罗马同盟的中坚力量――拉丁同盟。这拉丁同盟有十三个城邦,乃是罗马自古以来最坚定的盟友,他们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所承担的责任也最重。可是他们的忠诚的确达到了极限。
这些年,大批青壮劳力被投入战场,许多人阵亡,留下的可不单是孤儿寡母,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经济的空白:大片土地无人管理和耕种。而长期的战争又破坏了大量的农田
,使得农田加倍的荒芜。农田的荒芜则使得意大利的粮食生产力大幅度下降,为此意大利的小麦价格暴长三倍。如果不是靠从埃及大量进口粮食,加上刚刚收复了小麦产地西西里,意大利早就陷入了饥荒。而战争和以购粮为生的行为使得经济严重失调,濒于破产。而士兵则很久都没有得到军饷,因为大量的钱财被用来购买粮食和支付战争费用,就是说许多人是义务服役,拿不到报酬,虽然他们中间有不少忠诚的爱国将士,自愿地不拿任何报酬。可是当兵就无法耕作,而又没有报酬,几年兵役下来,一般人家就差不多坐吃山空,只有没落一途了。这是个典型的恶性循环,所以有人抗拒这种悲惨的结局也是理所当然。这年,十三个拉丁同盟中的十二个城邦都拒绝了罗马征兵的要求。
缺乏兵力,缺乏财力,罗马没有力量与这些反抗的同盟国抗争,元老院是打掉牙齿和血吞,硬是忍了这口气。他们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完全无视这些拉丁同盟的声音,只从其他盟友中征集了一些兵力了事。公元前210年底,罗马还是显示了自己坚定的意志,为明年的战争投入了21个联合军团,增兵不成,但至少维持了同样的兵力。
第五节 他林敦
公元前209年,费边?玛克西姆和福尔维?弗拉可当选执政官。他们两位都不是初次担任这个要职,老将费边是第四次,攻克卡普亚的英雄弗拉可也是第三次了。想当初,在长达23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没有一个人可以担任三次执政官,罗马在用人的方式上的变化是显见的。
费边的年事已高,他的出任据说是元老院特地为他安排的机会。这场战争的大战略可以说是费边苦心制定的,也就是那个围堵消耗避免决战的方针。这个方针的确使罗马从连战连败中挽救了过来,现在老费边的英名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制定了这个战略的费边本人却还没有一个战场立功的机会,几个重大战功都给别人拿去了:叙拉古是马塞拉斯攻克的,西西里是李维那斯平定的,卡普亚则是弗拉可拿下的。现在,意大利战局的下一个重大目标就是他林敦了,这个战功,元老院准备留给老费边。
这当然是一种说法,且不说攻克他林敦是否那么容易,单说老费边以高龄重新挂帅出征,这件事本身就显示了其背景的复杂。联系起无人敢挂帅出征西班牙,24岁的西庇阿的破格出征,这一切都只能说明罗马可以挂帅的人才是匮乏的,老费边的出征就算是元老院有意让他立功,也是有其万不得已的原由的。
战场上的布局与去年基本相同:两个联合军团在萨姆尼特和卢卡尼亚一带,由执政官弗拉可指挥,逐城攻略蚕食汉尼拔的势力范围;马塞拉斯麾下还是去年的两个联合军团,他们以维努西亚为大本营,继续追缠骚扰汉尼拔,以牵制汉尼拔的注意力,使他无法顾及其它地区;克里斯匹率领两个联合军团防守新占领的坎佩尼亚地区。这些都与去年大同小异,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老费边带领两个联合军团开始深入南意,准备收复他林敦。
与南意作战相呼应的是发利略?李维那斯麾下的西西里罗马军。他整编了投降的努米底亚骑兵和一些西西里士兵,兵力达到四个军团,加上手下的海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在平定了西西里之后,他们开始从海上攻击在汉尼拔的占领下的意大利沿岸城市,同时从陆地上向汉尼拔的最后基地勃罗丁渗透,他们的首攻目标是港口城市考隆。
汉尼拔在他林敦附近越冬,开春后他就明显地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不断传来各处的城邦开始动摇的消息,连重镇卡纽新也传来不能例外。汉尼拔于是领兵北上,试图遏止不断扩散的动摇情绪。
汉尼拔一离开冬营地,马塞拉斯立刻就开始了追迹,象以往那样,马塞拉斯紧紧跟随汉尼拔的军队,随时随地对敌军散落的小部队发动攻击,只要有机会,就向汉尼拔挑战。
汉尼拔被马塞拉斯搞的不胜其烦,但他知道马塞拉斯虽然处处纠缠,可却十分小心谨慎,轻易不肯中计上当,所以汉尼拔也就尽量避免与他交战,百般回避,以慢敌心。由于汉尼拔显示出比过去更加不愿意交战的态度,马塞拉斯军上下渐渐有轻敌情绪,马塞拉斯本人也不例外,从行为上他们更加大胆地向汉尼拔挑衅。结果,在一连的回避之后,汉尼拔与马塞拉斯在南阿普里亚接连交战两次,马塞拉斯两战皆北,一共折损兵力六千余人,丧失了一个多军团。
这里我必须解释一下,因为一般的讲法,这两场战斗都是马塞拉斯取胜,汉尼拔败退。特别是李维更加绘声绘色地描述马塞拉斯如何英勇,汉尼拔如何狼狈。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每次战斗结束,汉尼拔都可以第二天扬长而去,而马塞拉斯都留在战场收尸。另外,汉尼拔损失不明,从随后的战事进展上,我们可以看出汉尼拔的行动能力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相反,两战之后,马塞拉斯退往维努西亚闭城不出,整个年度都没有再次出动,这就使罗马试图牵制汉尼拔的战略破产。从这些事实上推测,马塞拉斯的胜利是可疑的。马塞拉斯这个人有豪胆,他与汉尼拔交战多次,基本上胜少败多,可是却敢于屡败屡战。这次他闭门不出,损失恐怕还不止六千人马,显然李维涉嫌掩盖罗马军的败绩。尽管如此,马塞拉斯还是显示了他的军事能力,因为与汉尼拔正面决战的罗马军,几乎无一不是全军覆灭,马塞拉斯毕竟多次避免了那样的命运。
汉尼拔两战之后,突然回师南下,直扑考隆城。
与此同时,老费边的大军开始接近他林敦城。对于他林敦的防守,汉尼拔早已安排妥当,想那费边只有两万余人马,要想强行攻城,绝对无望在短期内得逞,所以汉尼拔并不担心。于是两支大军各自奔向自己的目标,紧张的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见到汉尼拔离去,弗拉可立刻大打出手。萨姆尼特的山区部落哪里能够与罗马军团对抗?顿时就闻风归降,无一例外,没有多久,萨姆尼特全境易帜,重新回到了罗马的旗下。随后他的军势向卢卡尼亚和勃罗丁渗透,情势明显向罗马一边倒。
费边进军迅猛,不日攻克曼督利亚城。这是他林敦的外围重镇,在他林敦的东南,与他林敦相互呼应。曼督利亚的陷落使他林敦成为孤掌难鸣的的城市。随后,老费边挥军长驱直入,兵临他林敦城下扎营,立刻开始了攻城的准备工作,打造组装各种攻城器械。
考隆城外,罗马军堆积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和粮草辎重,罗马海军的舰队也封锁了考隆港口,攻城战就要开始。但是汉尼拔还是先到一步,突然出现在正在准备攻城的罗马军背后。这里的罗马军不知道马塞拉斯已经战败,还以为他仍在阿普里亚一带牵制着汉尼拔,根本没有想到汉尼拔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遭受突然袭击的罗马军立时溃退,汉尼拔挥军掩杀,将罗马军围困在了附近的一个高地上。几天后,这些内无粮草外有重兵的罗马军全部投降。汉尼拔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便带兵离去,前往他林敦,准备杀费边一个回马枪。
他林敦城高墙厚,防守森严,如果强行攻城,不仅难以得手,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损失。老费边望城兴叹,他有心攻打,却是不知如何下手。正在他为此事焦燥的时候,军中的一个士兵前来献策,说是有破城妙计。老费边慌忙问是何计策,结果那士兵却说出了一段故事来。
原来,在他林敦的守城部队中,有一队士兵来自勃罗丁,他们的队长却是一个多情的人物,正在神魂颠倒地狂追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个漂亮女子刚巧就是老费边军中的这个士兵的妹妹。费边听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就觉得有机可乘,他于是就让这个士兵设法说服勃罗丁队长转向,为罗马军做内应。
这个士兵就乔装打扮混入他林敦城中,找到自己的妹子,通过她与那个勃罗丁队长见了面。兄妹两各合伙,摇唇鼓舌,一起劝说队长转向。这勃罗丁队长的耳朵根子看来不硬,经不起两人的游说,几个回合后就答应为罗马军做内应,献出自己防守的那一段城墙。于是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和方式,就各自回去准备去了。
到了那一天的上半夜,费边带领部分精兵,扛着登城用的云梯,悄悄地来到约定的城墙下。另外派出许多小部队,分别前往他林敦城外的各个方向。等他们各就各位准备就绪,费边就下令全军一起鼓噪,顿时,他林敦城外号角齐鸣喊声震天,停泊在他林敦湾上的罗马舰队上和他林敦城内要塞里的罗马军也都一同吵将起来。只有东城外那小段城墙下的罗马精兵寂静无声。
守城的迦太基军听见喊声来自四面八方,就东奔西跑地忙乱了起来。城墙上的防守准备十分充分,所以守将并不担心费边的那点兵力可以轻易突破,他最担心的莫过于城内要塞里的罗马军。如果他们趁乱杀出,迦太基军就会首尾不能兼顾。所以他急忙派出相当的兵力前往要塞外堵截。
当里面的迦太基军正在东奔西走地忙乱的时候,费边的那队精兵就开始攀登城墙了。勃罗丁队长果然守信,城上的哨兵早被他换成了心腹亲随。顺利地登上城墙的罗马军,在勃罗丁士兵们的带领下,沿着城墙一路走过去。沿途的哨兵都以为是自己人,是因为罗马军鼓噪而来增防的,所以丝毫没有防备。等走近来看清是罗马军时,哪里还来得及?他们连叫喊示警都还没有时间做,就被解决了。
罗马军就这样一路骗杀过去,攻克了城门楼,打开了城门,早就等候在城外的罗马主力如同潮水般地冲进城来。城内的迦太基军一见城门已经被攻破,立刻就混乱起来,慌忙地从各处向这里集中,试图堵住缺口。要塞里的罗马军见外面的敌军开始撤离,就知道罗马援军已经得手,也开门杀出,他林敦城内顿时就乱开了锅。
腹背受敌的迦太基守军抵敌不住,渐渐退到了城中的广场上。罗马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广场上的迦太基军寡不敌众,全体将士阵亡。就这样,南意大利的最大城市他林敦被费边轻易夺取了。
这时汉尼拔的军队已经接近他林敦,可惜就是这么一个前后脚之差,大势就已经无法挽回了。汉尼拔闻讯极为失望,他布置的防守本来是万无一失的,城内的要塞已经粮草殆尽,罗马军的投降不过是时间问题,眼看着他就可以拥有这个意大利半岛上最重要的军港了。怎知一切的精密计算竟然坏在了一个小小的勃罗丁队长手里,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汉尼拔别无良策,只好带兵前往麦达蓬坦,从此这里就成为汉尼拔的主要基地之一。他依旧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控制着南意大利的大片领域。罗马军虽然幸运地占领了他林敦,可是在马塞拉斯新败之后,的确无人人敢于阻挡汉尼拔的任何行动。
濒于破产的经济,疲惫的市民,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罗马在犹豫,这种局面到底还能支持多久?
第六节 奔袭
210年秋,西班牙,塔拉可的罗马军营。
这个军营的气氛可以这样来描述,情绪消沉,士气低迷,罗马军还没有能够从去年惨败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而他们的情绪又影响到友好部落的信心,背离罗马投靠迦太基的事情隔三差五时有发生。这种部落的易帜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士兵的士气。在这种底迷的气氛中,30艘战舰驶入了塔拉可港。从上面走下来的是西庇阿带领的罗马援军。一万一千步骑,一个联合军团,这使当地的兵力立刻就超过了两个联合军团,将近三万人。这对长期低迷的士气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
到达营地后,西庇阿马上就去找卢西阿斯?马西阿斯,就是当年将罗马残败兵从覆灭中挽救出来的那个传奇骑士。虽然马西阿斯立下了大功,可是由于他的骑士出身,还没有得到重用。西庇阿当众盛赞他的英勇果断,并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对他非常的尊重,进进出出形影不离,俨然就是自己的另外一个副官。
要说人一般都是有点嫉妒心的,因为比自己能干的人,或多或少都是对自己现有地位的潜在威胁。作为一个领袖人物,需要有比常人宽大的胸怀,否则就无法在自己的周围聚集起有力的核心力量。如果单凭自己的才能,就容易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一事无成,这也是刘邦将将韩信将兵的不同之所在。许多人,包括一些成名领袖的人物,并不能持久一贯地理解并实践这个浅显的道理,他们或是无法成就大业,或是晚年众叛亲离,玷污了一世英名,徒为后人诟病。看来初出茅庐、嘴上无毛的西庇阿已经深得领袖的真传了。
对于士兵来说,打了败仗总是脸上无光的事,不管原因是什么,都有口难辩,士气自然就低落。有些指挥官轻视打过败仗的士兵,时常表现出对他们没有信心,还尽作出一付倒霉相:“怎么我这么背运,撞到这些没用的东西。”那么在他手下的士兵往往就很难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
西庇阿对此也颇有见地,毕竟他自己也是经历过几次惨败的人,对败军士兵的心理活动了解得一清二楚。他没有象他的前任尼禄那样,整天抱怨自己的士兵能力不够,而是象对待一般的罗马士兵一样地对待他们。他和蔼地对这些人说:那次失败的责任完全不在他们身上。不是因为他们不勇敢,不是因为他们的训练不足,也不是因为敌人比他们更优秀,完全是因为军中西班牙兵的叛逃所至。“所以说,你们完全不必对那次失败付任何责任。”西庇阿没有丝毫做作地诚恳地对他们说。
“你们不仅没有责任,你们还用你们的行动证明了,你们是罗马军中最优秀的战士!”听西庇阿这么一说,大家不禁精神开始振作起来。“因为你们以少数新败之兵,成功地击退了迦太基大军的追击,并保住了罗马在埃布罗河北岸的基地。就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你们无人可比!”
自豪和自信重新回到军营,弯驼的腰不自觉地挺直了起来,期待血洗耻辱的愿望充满了全军将士的胸膛。西庇阿开始不断地接到请战书,要求尽快出击,歼敌雪耻。西庇阿派出的侦察兵也开始传回西班牙各地的军情和地理情况。
原来,西班牙的迦太基军现在兵分三处,分别控制着西班牙的重要农业地带和银矿矿区,这都是迦太基军的经济命脉之所在。小哈士杜巴麾下的军队位于塔加斯河上游,控制着河谷农业区,正在围城攻打不肯归顺的城市;玛哥带领另外一支军队驻扎在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吉斯格指挥剩余的兵力,驻扎在塔加斯河口附近,防守着那里的银矿区。也就是说,迦太基军的将所有主力部队全部布置在西班牙的中西部,而最容易受到罗马军-特别是罗马海军-的攻击的东部地区,却没有任何主力部队。地中海沿岸城市和港口林立,这些城市,包括迦太基军的大本营新迦太基,都住有适量的守城部队。各城紧闭城门,用常规方法攻城极为不利。特别是罗马军人数不多,即使在增援后也只有不足三万人,要想攻克城池,决非短期内可以实现。如果进行旷日持久的围攻,迦太基的三支主力部队随时都会从背后杀出,变攻城部队为被围军队。
在整个冬季里,西庇阿密切监视调查西班牙的情况,一面构思准备战略计划,一面积极地进行外交活动。他派出大量的间谍前往各地侦察,接待来自各地的部落代表,详细询问和了解风土民情。他还亲自走访了许多友好部落,说服他们继续维持与罗马的友好关系,不要为一时的胜负所迷惑。“看看第一次布匿战争,那时罗马军损失了多少人马,沉没了多少战舰?可最后怎么样?还是罗马最后取得了胜利。现在,汉尼拔虽然还在意大利,可是罗马已经开始不断收复失地,卡普亚、阿琵、叙拉古、西西里、他林敦,多少战略要地都在这一两年里易手,汉尼拔节节败退,西班牙现在的局势也不会长久。”那些动摇的部落见西庇阿如此自信,也就纷纷打消了易帜的念头,至少觉得应该在观望一下,免得站错了队伍,招徕无谓的屠杀。
到了第二年,西庇阿的战略构想已经成熟,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完成了,知道的只有两个人,西庇阿和他的副将盖阿斯?李立阿斯。军中将士的士气高涨,他们纷纷向西庇阿献策,说敌军兵分三地,每处的兵力都不如罗马军,正是各个击破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西庇阿一方面鼓励大家踊跃献智献策,一方面却对各种计划不与置评,总是说“有道理”、“好计策”。
早春的一天,西庇阿终于准备出击了,他举行了阅兵,然后对大家说:
“我恐怕是罗马史上第一个还没有出征便要感谢全军将士的将军了。你们曾在我父亲的指挥下,转战西班牙,成功地阻止了小哈士杜巴进入意大利。如果不是你们的英勇善战,汉尼拔一定会在坎尼会战后不久得到来自西班牙的支援,如果那样的话,罗马同盟恐怕就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必须对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忠实地追随我的父亲,感谢你们挽救了罗马,感谢你们在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后仍能力挽狂澜,将迦太基军阻挡在埃布罗河以南。如今,我们光是防守还远远不够,敌人时刻在积蓄力量,磨刀霍霍,一旦羽翼丰满,便会再次发动攻击。所以我们必须渡河南下,夺回曾经是你们任意驰骋的土地,将迦太基军赶出西班牙!”
“今天,你们可以从我的相貌中找到你们以前的将军--我的父亲和叔叔--的影子。但我向你们保证,在不远的将来,你们将通过我而看见他们的复活,看到你们名誉和荣光的复活!”
“嗨尔!西庇阿!”全军用雷鸣般的声音向西庇阿致意,他们觉得自己的命运已经紧紧地与西庇阿家族的两代人联系在一起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渡河!”
随着西庇阿的命令,两万五千步兵,两千五百骑兵踏出漫天的烟尘向埃布罗河进发;30余艘战舰在副将李立阿斯的指挥下也开始扬帆起程,沿海岸向南驶去。目送他们出发的是传奇骑士卢西阿斯,西庇阿留给他精兵3000,骑兵300,防守漫长的埃布罗河战线,坚守罗马在西班牙唯一的幸存基地。这点兵力,防守任务的确十分艰巨,让临危不乱的骑士卢西阿斯负责整个重任,恐怕是最佳的人选了吧。
即日渡河南下的罗马大军,在西庇阿的命令下开始了急行军。军中没有人知道西庇阿的目的地在那里,战斗目标是什么。他们虽然各自有不同的见解,不过都一致地认为战斗目标一定是兵分三处的迦太基军之一。舰队上的情况也一样,除了副将李立阿斯之外,大家也不知道到自己的目标。不过李立阿斯好象并不急于赶路,他让舰队走走停停,磨磨蹭蹭的,比走路快不到那里去。
闲话少说,只说罗马军风餐露宿,经过了六天的急行军。第七天凌晨,西庇阿下令全军在天亮之前就开始赶路。当东方刚刚破晓的时候,罗马军来到了一个小高地前,西庇阿和将官们一马当先,驰上高地。西庇阿勒住助战马,眼睛望着前方,对将官们说:“传令全军安营扎寨!”
大家顺着西庇阿的视线望去,不禁倒吸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