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从好莱坞四五十年代的女星略谈审美 -- 明日天涯

共:💬11 🌺1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从好莱坞四五十年代的女星略谈审美

电影艺术和电影业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反映着这个社会的变迁,好莱坞也一样,这个帖子就说说在电影艺术的两性审美中自然受到咱们男人们关注的好莱坞女星在四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的变化。

先说说好莱坞。现在人所共知的好莱坞,其实并非是美国电影艺术兴盛的代表,更不是电影艺术的最高殿堂,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个电影商业帝国。美国电影艺术——而非电影业——的兴盛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这十年出类拔萃的导演和演员灿若星河,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目中已经完全消灭。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着上映节目60~90%的优势,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不过随着好莱坞的世界霸权的建立,特别是华尔街势力的介入,好莱坞就成了商业帝国,它大部分生产就陷于毫无意义和追求豪华场面的停滞局面。现在我们看到的,为大部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群体推崇的好莱坞片子,大部分都是商业片,表现技巧虽然日渐精湛,但是综合艺术价值并不高,社会价值更低,真正有艺术和社会价值的,大多是人文思想浓郁的欧洲所出产的片子,说句不好听的话,甚至日本反映社会问题的片子的深度也比好莱坞强。其实说白了,好莱坞的价值,本质上也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需求的,它不需要为资本家服务的蓝白长短工去关心社会的本质,或深广的社会问题,只需要为高节奏工作下的人提供缓疏压力的消遣——消费,即使观众的人文素质高,也不需要激起他们利用这些素质思考的欲望,人文素质低,以及更低级的没有自主思维能力,只有精神依附和奴从传统的群体,自然就成了好莱坞最欢迎的消费者了。欧洲就不同了,即使是苏联,对人文艺术尊重的传统,也使《静静的顿河》这类相对客观地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小说和影片能够问世,而非是把一切领域都弄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当然,有的地方的电影业比好莱坞的层次更低,甚至都不该管他们叫电影业,这些地方的多少有些素质的人,没奈何就只有对着字幕看外国片子了。

不过,好莱坞资本的雄厚毕竟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电影行业存在和发展的优势所在,所以能不断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导演和演员,在四五十年代,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成熟,就出现了一些至今仍为我们所知道或熟悉的著名影星,即使有在美国内外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和麦卡锡主义的破坏,也没能泯灭他们的光彩。所以,如果以好莱坞明星作为例子,选择这一时段最佳,因为再久远的,对于我们就显得陌生了。我作为一个心理正常的男人,在审美上照例是比较关注作为异性的女性的,所以就挑出几位为大家熟悉,且也有代表性的好莱坞女明星来作为模子,她们是:奥黛丽·赫本,丽塔·海华斯,英格丽·鲍曼,费雯丽,格蕾丝·凯丽和玛丽莲·梦露。

再说说审美。在对女性的审美上,首要的一条就是我是将女性作为一个完全独立和平等的人来审美的,而非是男人的附属品,更非是精神和人格贫乏的生物体,作为一独立人格个人来说,与动物和附属品的区别就是她有独立的人格和智慧,其外在静态体现,从中国文化观念的形神观来说就是神。按照中国文化观念,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万物,都具备着各自的形神,例如我们看一只老虎,动物园豢养的老虎,其神气就远不如野生的老虎,动物在选择配偶时候,也不会选择不健壮,没有神气的雌性,因为那不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点上有些人类还不如动物,例如中国的儒生士大夫,他们自己软弱,没有男人气,就变着法子把女性弄得更软弱,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至少免得被有力气的妻妾因为各种原因掐死(这样的案件是有史料记载的),即使到了现代,新儒生士大夫仍然变着办法把女人弱化成各种奇怪的形态,如成年的小女孩(还珠格格),令人感到分外的BT和恶心。在西方国家,固然也存在着把女人当成没头脑的玩物的现象,但是现代的平等、自由和女性独立自主等观念的实现,使得西方男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男子气概,就不得不使自己更完善些,我们中国就不行了,部落式宗族观念的存在,使得社会个体很难像西方那样从小就树立自立和人格独立观念,只是为宗族所娇养——特别是现代社会观念和机制使得传统的父子位置颠倒之后,更是如此——为了宗族延续而存在,作为宗族及其补充群体利益的一分子而已,女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提高了,但是在宗族教育下,观念上仍然是传统的传宗接代的妻和被男性豢养的妾,所以很难像西方人那样能锻炼出个体独立的价值和魅力。

对于女性的形神审美,我可以先举个例子,那就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就本身外形而言,算不上美貌,但是人格、知识等综合内涵使得其形神上具备了仿佛是永恒的雕塑美感,这种美感给予人的印象和记忆,要比单纯的外形美深刻得多,对于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的人来说,这样的美才是体现人类与动物不同的真正的美,如果居里夫人的外形也如赫本那样,那么我们就会以为看到女神的现实形态了。

每个民族,每个文明圈中的出类拔萃者,只是这个民族或文明圈存在状态的反映,只是文明沉积和熏陶下的金字塔比较受人注目的上层部分而已。在各自的文明熏陶下,各种文化传统下的女性都有其审美优长,例如日本女性,虽然长期的社会地位低于男性,但是传统的教养也形成了传统的女性的柔性美,在宣传上比较容易受人瞩目的代表或顶端部分,在电影明星中就是山口百惠和酒井法子之类的;西方的女性注重独立、教育和个性,所以反映在影片中的形象大多比较强悍,但是又不失应有的社会文化素质——纵然在明星文化素质相对低的好莱坞;可是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的水涨船高,是很难出现这类代表的。这就不得不说现在的中国女星了,传统上的中国女性,虽然在社会地位上必须三从四德,但是系统的教养也使得其具备中国女性独有的端庄大方、从容柔顺的特质,有这样的文化熏陶作底子,在近代女性解放后,电影业中出现胡蝶、阮玲玉等大批值得观赏,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女性也就不奇怪了,何况还有戏剧圈的众多女性名角,可是随着近现代对传统文化的摧残,新儒生士大夫沐猴而冠地盲目引进西方文化,不仅没有象日本那样继承和完善,或者树立自身文化,反而导致中国出现了文明的荒芜,除了传统的宗法观念残存外,就只剩下原始的物欲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女性除了个别自觉者能学习和锻炼自己,不盲从社会风气外,普遍上就成了像各个文明衰落期的没文化的底层社会那样的鄙俗和放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文素质怎么会好,女性又怎么能培养和体现出民族和自我的魅力来?所以反映在影视圈,目前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不过好在部落式宗族社会的男人对女性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象范冰冰、李嘉欣,甚至所谓超女,都能得到大批的崇拜者和欣赏者,甚至包括按照常情实在不应该出现在这类人中的知识阶层的人,都把靠自身修养磨砺得有些特质的关之琳之类的明星与之等同,说起来实在让人为中国的社会脸红。我说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民族前途不乐观,就是因为这无法培养现代社会素质——甚至是一个社会起码应有的素质——的社会个体的社会形态而言的。

在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美国电影业中老一批导演还健在,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之能选拔出真正反映女性美和职业演技的女明星,例如赫本、鲍曼、费雯丽等人,都是各具特色,形象隽永的女星,因为在她们以后,就很难出现谪尘仙子(赫本),很难出现能相对完美地表现出圣女贞德高贵纯洁和坚强的形象(鲍曼),因为战后的西方社会平民化物质化、美国式俗气化,以及迷惘、堕落等社会心态变化,使得西方人没有了以前培养和追求人类高层精神的社会环境,反而出现类似动物的物质性的低级肉体反映和追求,反映在电影界的女性风采也就随之水落船低了,何况好莱坞的现代商业性质,也使得演员培养周期低,很难培养出以前那种大明星。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有反映,例如香港电影圈,商业化太强了,就使得短期培养的明星素质低,只能是漫画式的哄骗小孩子的所谓偶像明星,无法延续七八十年代的盛况。

电影是迎合和反映社会的,例如1945年查尔斯·维多导演的《荡妇姬黛》。这部侦探片的剧本是根据当时对时髦服饰的盲目崇拜、腐败的道德风尚和原子间谍的秘密活动写成的。影片上映后大受欢迎,连核试验时候比基尼岛的原子弹上也贴上该片女主人公(丽塔·海华斯饰演)两肩袒露、手戴光滑的羊皮长手套的相片。丽塔·海华斯之所以被称为女神再世,被认为其身上体现了战后的美国,即是因为她的风采,不仅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象,还反映着当时美国的华丽、兴盛,以及傲慢。

不过到了五十年代后就不同了,非美委员会和麦卡锡主义打断了战后的迷惘一代,使社会过早地进入了颓废堕落的愤怒和垮掉的一代,萨特存在主义也为这种社会堕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社会意义上说,其实这也反映着美国精神在社会上的没落,美国殖民社会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殖民时期的开拓创造精神,美国国家的建立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可是美国这一代人的所谓愤怒和垮掉,却反映着他们已经没有了先辈解决问题,创造新社会的精神,反而却表现出美国少爷的心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玛丽莲·梦露之类,包括丽塔·海华斯形象的堕落面和作为与动物共有的形的一面的肉体被社会所欢迎,也就不奇怪了。至于中国知识群体中的某些人“引领风潮”地跟美国的风,那就更是等而下之的精神奴从了,这种奴从甚至只是捡美国的表象和腐化堕落享受来学,例如西方现在的社会反思使人们有回归传统的趋势,可中国知识群体中的某些人却抓住西方六十年代的性解放不放,以此来影响社会。如果他们是为了社会进步,为什么不向国人展示西方进入近现代社会时期的历程呢?即使法国大革命犯忌讳,介绍推广美国的开国历程总不犯忌讳吧?所以只能说他们还不如以前的知识分子,甚至儒生士大夫,因为儒生士大夫好歹要的是现成的太平盛世来享受,而他们却只迷醉于西方太平盛世下的腐化堕落成分,因为这简单易行且迎合世风日下的社会,甚至他们自己的腐烂意识,且又可以使他们自鸣得意为所谓的民主自由做出了贡献。回到玛丽莲·梦露,她与肯尼迪兄弟的绯闻,也使迷醉于权势富贵的中国知识群体中的某些人的心醉所在,就像儒生们硬生生地把董小宛派给儒生的新“夫君”清朝皇帝一样,说起来也真是龌龊,自己无耻地当外族的妾妇也就罢了,何必把董小宛这样的可怜人拉进去诬蔑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许儒生们以为这是赞美吧?

咱们中国知识群体的某些人,自己窝囊、腐化,甘当人格和精神上的奴婢妾妇不说,还要带着这个社会堕落,有时候上火之下也真希望中国再出现一位秦始皇,再出现一位本朝太祖那样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