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后防撞钢梁重要么?某些日系车表现似乎.... -- 清水

共:💬111 🌺1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不是吗?别偏执,偏执必短路【神秘地一笑....】

除了最后一段,你说的都跟防撞梁这个话题关系不大吧,要使用造坦克的想法来造车,技术上和经济上实现起来完全没有问题,把外壳造得足够硬,车身足够重就行了。按照最近的冷轧钢板价格每吨5038计算(外行,网上随手查的价格),加几十公斤钢材,做成防撞梁成品也不会超过10元/公斤,绝对比加个DVD屏幕的价格要低,要是能救命,用户也绝对更容易接受,可是你见过像坦克一样的车么?各个车厂都或多或少地采用吸能,变形设计,为什么呢?

最后一段说的其实是细节问题,后防撞钢梁只是安全措施的一部分,每一款车,有没有防撞梁,防撞梁的结实程度,是根据综合因素来考虑的,这些综合因素包括市场定位,价格定位,目标客户定位,厂商的利润分配……要是兄台把这个防撞梁作为其中一个考虑依据,这未尝不可,但也要有一个比较的范围,不能作为唯一参考。就像你买主板的时候,首先当然不会用买华硕板子的价钱去买一块说明书只有寥寥几张薄纸的板子,你会根据你的专业认识,在差不多质量和价格档次之间做选择,而且最关键的:你对好板子跟山寨板子也不是主要靠说明书来识别吧?你会根据口碑,品牌价值,做工,附加功能,规格参数,甚至直立电容贴片电容钽电容……所有因素综合起来比较。所以,你也不会把凯迪拉克的防撞梁跟奇瑞QQ的防撞梁做比较,作为选车的依据,对吧?

我再很猥亵地问一句,王牌飞行员对车的了解到了什么级别呢?要不要回到前几年经典的话题上来:一辆车,比材质:钢板的厚薄;再比装配质量:比车身钢板之间的缝隙;再比轮胎的宽度,再比……脱离了整体考虑而单拿出某一项细节来比,没有一辆车能完美。而且,我接触的绝大多数车,小细节做得不好的概率是差不多的啊,常见的比如说捷达的后避震有很大的机率过早劳损(前几年,甚至直到现在,国内马路上很多捷达车是塌屁股的),我接触过的奥迪和帕萨特普遍出现烧机油的问题,宝马,皮带说断就断。当然,听说过很多国内大款砸宝马砸奔驰的事情,就是没听说过砸奇瑞QQ,是不是说明奇瑞QQ质量比宝马奔驰都要好呢?或者——是因为奇瑞QQ车主XX了没法来追究(参见兄台最后一句)?应该不是这个思路吧。

--------以下不打诳语,讨论最关键问题的分界线------------

作为一个标准的工科男,我终于为遇见了一个认真的同学而感动,中学物理的动能,势能基础知识,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已经被现实世界遗忘好久了。每次我拿出物理学理论尝试跟一些伪媒体人士讨论汽车的设计,总是见到漫天飘散的雾水。

不过飞行员兄,你的计算过程我没有认真看,只是拿结果来研究一下。

两个司机,a在碰撞一秒内受到的冲击是55500牛顿,也就是受力加速度为55500牛顿/秒。b车司机为111000牛顿/秒。

地球上普遍采用的重力加速度值是9.8,也就是说,9.8牛顿在理想的力学计算中大约相当于1千克力,也就是说,a车驾驶员在撞击的过程中(秒)受到的约为55500/9.8=5663千克力,也就是相当于56.63倍自身的体重,b驾驶员受到的相当于111000/9.8=113.27倍自身体重。

56倍和113倍,而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在高过载下能承受的最大G里也不会超过9个g,也就是自身体重9倍的压力。所以这个撞击的结果是,a和b驾驶员在被安全带勒死之前,在被安全气囊打死之前,在所有的防撞钢梁变形之前,在车身溃缩机制,所有的缓冲装置起作用前,就已经见上帝了,一秒之内完成,除了眼睛一黑之外,没有一点痛苦。

Perfect!很完美!

可是现实告诉我们,真实的撞车结果不是这样的,既然不是这样,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