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杂谈全球变暖 -- 快乐是什么
五.全球变暖
开始之前,再解释一下,全球变暖不是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描述。比较正式的说法应该是“人类活动在近代地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对将来地球气候的潜在影响”。不过,全球变暖听起来比较爽,媒体最喜欢。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全球变暖的主要科研成果被IPCC总结过了,IPCC报告的第一版出于1990年(92年修订),第二版1995年,第三版2001年,最新的第四版2007年。我看过第一、二版,后面的不熟悉,只是感觉上近十多年的基本结论变化不大。挖钻石的老村长正在写读书笔记,有兴趣学习的同学请到那里旁听、鼓掌、献花、拍砖、扔鸡蛋。
不喜欢IPCC或是认为全球变暖是骗局的同学们请暂时按下激动,听我简单叙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在开篇就说过,兄弟离开这一行很久了,很多新的发展并不特别了解,主要是靠自己的印象,以业余爱好者的角色跟大家闲聊,欢迎指正,拍砖也可以。如果要对这一问题的多些正式了解,建议去把IPCC技术文档读一下,特别是FAQ,那是不错的科普读物。要是嫌麻烦,就不妨看着橡树村兄的笔记和村长一起学。更深入的研究还是要靠翻阅原始文献,IPCC附录里提供的Reference应该是比较全面的起点。
先说后果。
全球变暖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升高,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地区的气温同时升高,甚至有些地区气温会下降,而且不是季节性的,而是全年平均。这一点非常关键,也非常容易被忽略。
比如现在中国华北、华中偏冷,甚至出现几十年不见的大雪低温,大家肯定对全球变暖的信念少了一些,但这几天的低温未必代表整个冬天都冷,更不要说全年,连俗话都常说,冬天越冷,夏天越热嘛。如果把视野放开,我们会发现今年北美的冬天就比较温暖,美东地区比往常温和很多,下雪也晚了不少,河里应该有很多朋友可以证明。要是再算上老村长平时挖钻石黄金的地方,结论就更不确定了。所以,单从地区性气候看,是很难看出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的。但正如我在前面谈到过的,全球年平均气温的观测相当困难,历史数据也不完整,我们需要别的证据。
全球变暖的最显著证据是什么呢?大气物理学家最喜欢模型计算和数据处理,一有计算机就雄赳赳的,碰到这事却有点儿挠头。这时,气候学家显出他们的专业性来了。对气候学家来说,整个地球气候史就是冰川期和间冰期,气候变迁的标志就只能是冰川!所以,他们老老实实地建议去看看冰川记录。简单的老办法还真管用,大家发现全世界几乎所有高山冰川,包括阿尔卑斯、喜玛拉雅、以及加拿大冰川公园的冰川,都在退缩甚至消失,海明威曾念念不忘的乞力马扎罗“雪山”很快就要变成遗址了,要知道这都是与一百年前,几十年前乃至几年前的照片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冰川消退的速度相当惊人,很难相信这是自然发生的。住在格陵兰岛的居民就很快乐地发现自己的后院越来越大,以后北京房价再涨我就准备去那里囤地了。通过最近几年的观测,大家更知道南北极的冰盖也在逐渐变小,说明两极的年平均气温确实也在逐步升高。在我看来,这大概是全球变暖最直接也最有力的证据。因为冰川的消长主要是由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雪量决定的,在没有证据显示降雪量显著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其消退是年平均气温上升的结果。除非有人拿得出更好的证据,我是坚定相信地球变暖的,After all, science is all about facts.而且,冰川消融是个正反馈过程,冰面的反光很强,对太阳光吸收能力差,冰面消失后,地表吸收太阳光更多,温度就更高,以后结冰更不容易。
如果全球变暖的后果只是冰川消融,那大家都可以回家喝酒打酱油了。冰山少一点儿有什么关系?不爬雪山,少滑雪呗,一定要滑就去哈尔滨或者西伯利亚。就算北极都没有冰也没啥,我们去捕鱼更方便,最多就是要拯救几只北极熊放在动物园里作为活标本。答案肯定不会这样简单到让人失望,但也不至于像好莱坞电影里那么恐怖。个人一直认为,好莱坞在大众传播效率方面是让人佩服的,但其科学的专业性之差是经常令人发指的。比如,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里面的大气瞬间变冷原因是由于冰川融化,表面海水变淡变轻(比重小),原本因寒冷下沉的北大西洋洋流突然中断,导致北大西洋的冷空气无处加热,反馈到大气环流系统形成强冷锋,这是哥伦比亚大学Wallace Broecker的得意理论之一,不过他老人家的理论中的时间尺度恐怕要在数十年到上百年,因为洋流速度并不快,其威力主要是相关的热容量巨大,再说,很难想象一个巨大的洋流机器(这里指conveyor belt 的北大西洋下沉部分)会嘎然而止,最多是慢慢停止。Broecker教授是著名地质/海洋/气候学家,水平高,名声大,兴趣很广泛,还主持过BioSphere这样的创意试验(就是一个大玻璃球,人、空气、阳光、水、土和植物在里面形成封闭系统),不过,他对好莱坞里一知半解的伪科学家大概也没什么办法。
冰雪消融了,水流到海里,海平面自然就会升高。不过,有一个急转弯题目大家要注意,北极冰盖融化对海面高度是没有影响的,不明白的同学请回去查看小学4年级常识课本。高山冰川虽然壮观,但其实含水量并不大,对海平面影响大的还是南极和格陵兰这样的巨型陆地冰川。不过呢,海洋实在太博大了,现有冰川融化对海平面的影响相对有限。根据科学家们的估计,气候变化后的海平面上涨大约在20-50厘米,极端的估计一般不超过两米(喜欢算数的同学可以自己心算一下冰川全部融化后的影响,最粗略的算法是用南极洲加上格陵兰岛的面积乘上冰盖平均厚度,再除以海洋面积)。这点上涨对沿海低洼地区(中国的上海、天津,美国的佛罗里达,欧洲的威尼斯,还有那些小岛)当然有一定影响,但应该说完全可以处理(significant but manageable)。
好了,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除了温度升高,雪山变少,海上冰山消失,北极熊们把家搬到动物园,还有什么其它影响呢?
答案是:不知道。不清楚。不确定。
嗯?大家一定不太满意。不过,天真万确,这是最实事求是的说法,不知IPCC最新的版本说了啥,但我的印象里,科学界对除了升温(不知多少度)、化冰、海水增加这三项很确定外,其它的后果都没有定论,IPCC里的所有预测应当一致有possible, maybe, very likely等等的前缀。媒体当然对此不太清楚,政府一般也是有倾向性的引导大众舆论。这也许是为什么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一封内部交流信就让大家有了上当的感觉。
这么多聪明人花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当然也有一点儿结果。虽然我们不知道会确切地发生什么,但对可能发生的后果还是有一定估计的,说几个简单的:
衣。既然温度升高了,大家自然可以穿少一些,特别是MM们。不过且慢,就像前面提到的,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几度并不代表每个地区都变暖和了,也不代表是每一天都比以前更温暖,在这个问题上,还真的不一定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很有可能的是,极地/高纬度地区会升温较多,穿棉猴的时间比以前短了。当代文明的重心在温带,这里的全年平均气温变化也许不多,但很可能变得季节性更强,即冬天更冷,夏天更热。热带大概变化不大,除了,呃,台风也许更猛烈、更频繁?
食。民以食为天,这是生存的首要问题。随着CO2浓度和气温的升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可能会增加(甚至森林生长也应该更快)。但是,其他变化因素(降雨、季节、害虫、冰雹、山火)可能会抵消CO2和气温的贡献。海里洋流很有可能发生变化,水产品种类也许会减少一些。总的来说,看起来应该不算太坏。
住。吃饱了要住,总要住在山青水秀的地方吧。结论是:大气环流有可能发生变化,气候带的位置随之变动,这是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楼兰古城的故事,汉唐时期曾相当繁荣过,后来被埋在沙子里了。环保人士告诉我们,这是滥砍滥伐,过度开发的恶果。但是,从气候学的角度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自然界的气候带迁移。不说别的,楼兰总共人口应该不多吧?要是这么点儿人口的取暖做饭就能把自己埋到沙子里,自然界的系统也太脆弱了,这气候就没法研究了。再比如,撒哈拉的大沙漠里没有人搞破坏,也没见长树,环境还是那么恶劣,主要还是因为不下雨,天然气候决定的。如果气候带发生迁移,很可能今天的粮仓就变成了沙漠,美国中西部的产粮区其实都很担心这个问题。当然,蒙古也许成了塞外江南,澳大利亚中部也许变成了沼泽地,几家欢乐几家愁吧。
行。这主要是指台风、龙卷风、雷暴、冰雹、洪水、干旱、寒冬、酷暑等极端天气是否比现在更频繁?结论是有可能,非常有可能。但也不一定。
看到这里,不知有没有人愤然而起:闹半天你们啥也没弄清楚就来忽悠,还科学家?假的!拉出去翻过来打!
说实话,我非常同情您的愤怒,但也理解(假)科学家们的苦衷,因为这些问题实在太麻烦,等您看了下一节就明白了。
(喝水去)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来回答3和4吧 1 温雅颂 字323 2010-01-08 14:22:18
🙂“全球过去一段时间在变暖”这个事实没错,但将来未必 15 陈经 字1034 2010-01-08 00:55:16
🙂欢迎质疑派 6 快乐是什么 字555 2010-01-08 01:11:59
🙂【原创】杂谈全球变暖(再再续)
🙂外行提一个问题 流浪天使 字185 2010-01-09 05:52:59
😜为了让森林生长更快,让中国人民多排一点尾气吧 藏猫猫 字0 2010-01-08 21:11:49
🙂有些结论似乎过于草率。 6 温雅颂 字1103 2010-01-08 10:46:51
🙂大胆假设 1 快乐是什么 字430 2010-01-08 17: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