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孔子》未播映即遭恶评的内幕 -- 程不悔

共:💬92 🌺82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如果思考了,很多事就可以讨论了

事物表象和内在的特质都是有统一又有背离的,并不会特别统一,在不同的时间段,统一和背离的程度都是不同的。

社会直到工业化以前,主要矛盾一直是生产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唯生产力论无比正确。东方和西方在这一时期都发现稳定是保证生产力的最佳方案,因为一旦革命,打砸抢烧会使得生产力倒退很多年。不过在如何保持稳定上,东西方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东方是分化教权(儒和道既为分化教权的利器),强化中央集权,于是相对来说可以保证权力争夺方的理性,动乱相对较少;而西方是强化教权,制约中央集权,显然这么做使得西方内耗比东方严重得多,而且有一个现在看起来毁誉参半的副作用:严重压抑平民民智。

可是在进入工业化以后(尤其是现代工业化后),情势逆转,市场和资源取代生产力,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此爆发,已经足以说明一切。可是为什么这世界大多数国家依然唯生产力论甚嚣尘上?因为工业化国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绝大多数国家都过不了工业化这道槛。而完成不了工业化,就无法应对倾销和军事讹诈,自然也就无法占领市场和资源,其中一个重要表象就是无商品定价权。明白了这些,中国目前为什么会强大,其实也就昭然若揭了。

现在对于中国来说,物质领域的核心争夺已经退居其次,因为自保有余,进取只是时间问题,相应的生产力的地位也就自然退位。只是科技因为牵涉到军事,所以还必须大力发展。但就象你说的,儒家文化稳性有余,科技力严重不足,从长远看,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的彻底回归将会使中国重新退回明清政治,所以儒家必须改造,而这里面最重要的两环,一是如何制衡儒家官僚,二是如何保证容错机制。前者保证权力不会过分集中,使得官僚对社会吸血不会过分严重,后者保证科技阶层有一定的话语权,不会被肆意打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