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李锅34》 丰田神话(七) -- 本嘉明
有朋友说这样新发主题,看起来不方便,再次给大家鞠躬道歉。
建议大家直接到小本的家园博克,按“主题帖”查询,就不会遗漏了。
目前这种每次都发新主题的方法,起源于技术故障无法跟帖,现在看来,这个CHANGE也蛮好,每帖都跟得不多,清清爽爽,只是有时跟的兄弟太少了,还望多捧场。
(一)
这个《丰田神话》系列的基调,是:丰田是英雄,但英雄失手。
随着深挖,丰田一定有后续丑闻暴露。但这个世界上,还可能有圣人英雄吗?!
JIT,也一样,有缺陷,但仍是好东西,仍适用于中国制造业。因为中国的密集大产业带,就那么几块,高铁一上来,天涯若芳邻,芳邻若同居,零件厂同总装厂物理距离不算大,JIT仍然有搞头。
JIT的正面作用,有:
1)按销定产。日本国内的消费者定单,因为没有预先库存,需要大约2-3个月才能供货(一般是DEALER处按经验先期订购几辆,作为缓冲库存,然后随缺随补,当然这个库存就不是丰田的库存)。这样,万一有非常意外的情况发生,新车销量直线下滑,在总部反应过来之前,各生产厂已经“春江水暖丫先知”,自动放缓节奏了。
2)由于只能提供刚刚好,不多不少的数量,那么第一,要求来件必须全部为优良品。第二,收到零件的加工者必须十分小心,因为一旦加工成废品,无可隐藏补救。所以不需要工头来回巡视,数字就是“周扒皮”。
那么丰田的计划部门岂不全无威信?也不尽然。
海外接的单,如果在日本生产,在日本的外销部门每月接受一次海外汇总订单(未来3个月的)。国内销售部门则每月收到销售商们未来三个月数量的预测值。两者汇总,将车辆按大类划分,形成一个“主生产计划”,并配套一个“零部件表”,因为每部车的个性配置不同。这两个表格给丰田总装厂和外围零件厂一个大体概念(今后3个月是忙是闲),但在实际实施中,则严格按“看板”下料生产,不以此计划为准。
丰田销售部门按照客户定的车种,颜色,发动机排量等细节,在成品车下线前3天,将最终定单以电脑传送到制造部门,在此之前,客人(一般是指日本国内客人)尚有机会做临时修改。这个最终定单汇入其他定单中,由制造部门编制某混流装配线的最后一道工序的生产任务,随后开始以看板逐级倒推。实际的生产时间,从车体焊接流水线的始端,到最终装配的末段,被严格限定在1天之内。
由于“主生产计划”庞大笨重,日本人天生就很怀疑这样的计划能否一成不变到底,而现代市场也确实验证了丰田的担忧,那么生产计划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具备柔性,而最重要的,是准确适时地发出最后不可更改的指令给生产现场。如果生产周期,即组装一部车的时间,是10分钟,那么在最异常,最坏的情况下,电脑就对装配线每10分钟下达一次指令,让装配线知道下一辆是什么车,再下一辆是什么车。如果一切正常,就按事先拟定的排序,以附在半成品车身上的一系列看板为准,由传送带依次前送,装上适当的零件。而某工人一回头时,眼前看板上要求的某型变速器箱一台,正好由“水蜘蛛”(丰田内部对工蜂般窜来窜去的搬运工的绰号)放在自己身后。5分钟后,装入汽车,自己身后又只有一小块空空的物料堆地(每道工序的零部件堆地,称为“店面”,指如同超市的货架,供后道工人和搬运工来凭看板领货,如同超市购物。如果“店面”里堆积过多,那么是后道来不及提走,就必然有问题,不用拉灯,周扒皮就过来了。)
这一切,真是太完美了。
但大家要知道,这世界上,完美一定是局域的,不完美和杯具才是全域的,普世的。丰田造了个“无菌样板空调间”,笼罩整个丰田市,但不可能笼罩环球。丰田的100%纯JIT,有时候看着,好比是好莱坞拍大片,镜头以内完美无瑕,镜头以外乱七八糟。“工业学丰田”,所有参观丰田厂的来宾,一律全体震撼,但丰田庄园外的佃户,来宾们就看不见了。
小本个人认为,JIT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正好赶到”,而是“不多不少”。
从厚黑来说,JIT有两个“说不得”的好处:
1)下了供应商的枪。你连这样苛刻的条件都接受,七寸就被丰田捏得死死的。
2)彻底根除一切“瞒上”的机会,也就是丰田官面上说的“消灭浪费”。
浪费,是个严重的贬义词,但有些东西,比如在车架钢材选择上,在满足安全标准外,再主动加厚0.5CM,算不算浪费?“浪费”,在这个语境里,是个相当难定义界限的概念。
丰田认为,浪费有两种:
1)不为顾客创造实物价值的活动(检验,物流等),都是浪费------这个,省是不敢省的,转嫁出去而已。
2)尽管是创造实物价值的活动,但消耗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那也是浪费。
所以,在丰田,如果设计部门敢擅自把车架用型材加厚0.5CM的话,你就切腹去吧,这是不可饶恕的浪费,是犯罪。
(二)
任何仓库的存在,如果无法日日盘点,必然产生弊病,如丰田所说,“生产过剩的浪费,掩盖了其他形式的浪费,阻碍了对作业中不足处的改良。”
所以丰田来了招狠的,取消全部“中间仓库”,尽量缩小主仓库,能“零库存”的东西,一定“零库存”。对有意无意做坏了产品的工人来说,隐藏一片树叶,最好能有一片森林,现在把森林砍光,树叶就暴露了。
这就累坏了供应商了。这好比老葛朗台大人,故意把自己的胃切除7/8,每天改吃十七八顿,每顿半块饼干,这样一来,每月的菜钱一清二楚,管家再也做不得糊涂帐也。
世界上能把事情做到这样绝的,只有犹太人,日本人,德国人。愿意做到这样绝的,目前证明,只有日本人。
这里我们会有个疑问:JIT的好处之一,是需求突然变化(如萎缩)时,能自动软着陆,但这等于是买个保险,一开车主动系上安全带。毕竟到今天,这危险只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时出过一次,现在月月JIT搞得这么辛苦,是否值得?比如说,丰田今年的产销目标是800万辆,那再怎么着,我们砍一半,400万辆你总能完成。能不能按400万辆的底数,适当安排原材料和零部件库存(比如12个月,每月维持35万辆的铺底材料),而其他的用料,以JIT微调操作呢?
丰田没有这样尝试。人都是图轻闲的,一半物资好好放在库里了,整个安排轻松了很多,那么剩下要继续搞JIT的员工就很羡慕,直接引起怠工和不满。人跟人一样,全都在那儿穷折腾,就没牢骚了。
《丰田生产法》,是一部“减肥大法”,在一个人超重时用,非常适当。但当病人已经减到正常体重了,还在乐此不疲,就变成“强迫性厌食症”了,弄不好要出人命的。
小本觉得,中国的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都可以把JIT拿来,改造一番,剂量改小,JIT和传统库存,多管齐下,小步尝试,比较好,因为:
1)对本企业内,水至清则无鱼。100% JIT,在中国很可能水土不服。
2)对企业外,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做人都体谅对方,留条退路。所谓“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把供应商逼到那样,非明主之福。
3)中国的企业,现在普遍在“应该马上减肥”的阶段。而“厌食症”的危害,也要事先警觉。
4)在全球搞纯JIT,或75%以上JIT(在美国的丰田厂没做到100% JIT),丰田栽的大跟斗告诉我们,是行不通的。中国的企业,早晚要走出去,所以先准备一套半JIT的方子(比如40% JIT),调试灵便了,就能一技傍身闯江湖了。
我们在这里连篇累牍地讨论,并不是想替丰田出什么主意------小本没那个资格和义务。我们只是好奇,这事件对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对中国的民营大企业,对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有什么启示?
其实,小本以前写的那篇《拼车》,并不是胡乱盖的,还有没看过的看官,不妨一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李锅34》 丰田神话(七)
🙂跟一个 小波勒山 字10 2010-02-18 20:52:09
🙂花一下 肥羊 字10 2010-02-18 17:36:25
🙂好文宝推之 捷克 字0 2010-02-17 05:16:15
🙂呜呼呀 Parsifa 字56 2010-02-16 19:39:50
🙂花本大,再挑个小BUG 1 车雨田 字138 2010-02-15 21:04:41
🙂【讨论】多谢一字之师 1 本嘉明 字124 2010-02-16 18:30:21
🙂不管怎么说 1 夏至欧锦 字385 2010-02-15 18: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