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尊严的价值和经济含义 -- 千里烟波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实验经济学家Vernon Smith,曾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分钱实验": A,B两个人分享100元,首先A提出方案(比如,三七开或二八开),如果B接受则以A的方案进行分配,如果B拒绝则两人都一无所得。在传统经济学看来,这些钱事是白白得到的,所以无论A怎样分配,只要给B一分钱,B都应该接受。实验的结果出乎经济学家们的预料,但却和正常人的思维接近,很多明显不公平的分配(比如二八开)被拒绝了。这种结果有很多解释,其中一种称为尊严的价值。如果50-50是公平分配,80-20刚好被B拒绝,那么B的尊严则是50-20=30元。
我想大多数人是会承认尊严是有价值的,而且尊严的价值会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个人而变化。把这个实验换一下时间,空间和人物:1959年前的西藏地区,A是农奴主,B是农奴。A的方案就是100-0,而B只有同意。这是不是说农奴没有尊严呢?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原假设是错误的,在这个博弈中,A的方案实际是100-0加上B的生命,B无从选择。农奴解放之后,游戏的规则变了,B可以说不。B的生活更加幸福了,A的生活水平降低了,所以我们这些年观察到A的忿懑与不满是和理论一致的。
再换一下时空和人物: A是韩局长,B是谭。A的方案是性-工作。B的选择是接受。Smith的实验是建立在不影响参与者其他的经济生活基础上(零机会成本),而现实的尊严是有代价的。B之所以没有选择拒绝,因为她的其他选择更差。如果仅仅看这个博弈的话,A的提议被B接受使得交易实现,无论分配得如何不公,蛋糕毕竟被做了出来,所以经济上已经最优。但是这种结论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它的假设存在致命缺陷:没有考虑其他参与者为此而失去的机会。如果还有一个C不愿意接受用性交换工作但是工作能力比B要好,那么A的行为就是对生产力的阻碍。共产党员应该代表先进的生产力,A就去了作共产党员的必要条件,他就是反革命的。
继续括展假设,为什么一定要让A作方案?难道B或者C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里涉及到一些成本问题。A的权力要大于B或者C任一个人,假设B和C联合起来可以打倒A,但是只凭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如果其他人不行动的话,弱势群体中单独一个人不仅无法改变任何结果,还会遭到报复。所以我们会观察到群体失声的现象。如果有一种零成本的行为不会遭到报复,但却对整个弱势群体有理,那结果显而易见,所有的弱势者B,C,D...都会采取行动。这个零成本行为就是:网络自由。我是弱势者,但是欺负你的人无法影响我,我会站出来为你呐喊。这样阻碍生产力的A就会被制裁,所以网络,特别是非实名制的网络是先进的,是革命的。实际上,只要保持这种零成本行为的能力,A就不能为所欲为。也就是说,有了武器,才有和平。记得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张国立说过他老家的风气,老太太家里丢了一只鸡,就要坐在村口破口大骂三天,骂得偷鸡人觉得生不如死,他才不再敢来。我看就应该这样,A的行为辜负党多年的教育为不忠,对子女有养无教为不孝,欺压良善侮辱妇女为不仁,背弃婚誓为不义,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渣应该见一个灭一个,在网上把他骂化了已经是很仁慈了,还有人说他是好干部,我呸!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原创】尊严的价值和经济含义
🙂花一个。不过说“韩局长是好人”的都是讽刺 菲戈陈 字0 2010-03-08 00:40:07
🙂我觉得尊严本来就是价值的一个表象 gb0088 字0 2010-03-07 20:14:37
🙂好文,顶 谷品三斋 字0 2010-03-07 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