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原创】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二) -- 思炎
(一)神经性毒剂(nerve agents)
这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战剂。人员中毒后迅速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而得名。主要代表有沙林、塔崩、梭曼和VX,它们都是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因含磷,又称含磷毒剂。
(二)糜烂性毒剂(blister agents)
又称起疱剂(vesicants),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等局部损伤;吸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主要代表有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氏剂。
(三)全身中毒性毒剂(systemic agents)
主要代表有氢氰酸、氯化氰。经呼吸道吸入后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破坏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高浓度吸入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极快。
(四)窒息性毒剂(choking gases ,asphyxiants)
又称肺刺激剂(lung irritants)。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水肿,导致缺氧和窒息。如光气、双光气以及氯气、氯化苦等。
(五)失能性毒剂(incapacitating agents ,incapacitants)
这类毒剂种类繁多。美军装备的主要是毕兹(BZ)。它可以引起思维、情感和运动机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力。
(六)刺激剂(irritants)
这类毒剂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痛、流泪、喷嚏和胸痛等。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和CR。外军常用来骚扰对方军事行动,并用作“抗暴”剂,目前仍有装备。我军不列为化学战剂
此外,美军侵越战争中曾大量使用了除莠剂毁坏农作物和森林,故又称植物杀伤剂(anti-plant agents)。使用状态为白色、橙色、蓝色粉末或油状液滴。除莠剂是清除田间杂草的药剂,但大量使用能使植物叶子变黄、枯萎、脱落,达到暴露对方目标、限制游击队行动的目的。人员吸入、误食或皮肤大量接触,也会引起中毒。
------------------------------------------
我军也认为美军的橙剂主要是用于毁坏作物,而不是主战化学战剂,人员杀伤只是其附带效果——考虑到此前没有如此大规模地将农用化学品用于战场,因此出现对人员的伤害是难免的。而且橙剂并不符合上面我军定义的直接杀伤或者失能的直接效果。而武器的第一目的就是要对方在可控时间内丧失战斗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美军在越南没少用化学战剂 bqsc 字290 2010-03-10 18:40:04
🙂是的,您说的是对的 一身轻松 字218 2010-03-10 20:06:05
🙂开玩笑,橙剂不是化学剂?这索赔案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哟! 7 双石 字636 2010-03-10 07:10:26
🙂既然我的定义您不承认,那么就换个我军的定义
🙂在字面上细扣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用的是细菌武器还是 沧溟之水 字58 2010-03-10 20:59:15
🙂在你看来是一样的,但在防化兵看来是不一样的 一身轻松 字98 2010-03-10 21:02:53
🙂我们现在说的是他给人带来的伤害和痛苦。你说美国 1 沧溟之水 字180 2010-03-10 21:53:12
🙂你的比喻少了后半截 一身轻松 字62 2010-03-10 22: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