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前言) -- 沉睡的天空

共:💬12 🌺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1)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2)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3)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4)中涓自此愈横。

1:(大凡历史演义,这开头都要从很远很远的早时开始,这演义小说大都源自早期说书,说书人说书,这几千年历史嘛,不随口说说怎么过的去,其实也是随便带点引子,你想这引子引子,为什么叫引子呢,其实也就是吸引这听众来,而且这开头几句,听众不会太多,那多说几句,等着这听众多了,再到高潮才好。自然那高潮时是大喝一声还是拍一响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三国自东周说起,那还算是晚的,有些演义可是从夏商甚至盘古开天自下而说,这三国还好,就算上这夏商也不过多加两句,夏桀无道,成汤代之,商纣暴虐,武王伐之。假如再想多说几句,也不过加上周公,孔圣人,春秋五霸就可以了。但是假如这说的朝代是明朝清朝即便是隋唐,那要说的也够多了,不过不急,假如是这样,那前面的几个朝代就一笔带过,就着重说那后几个朝代,与正文有关系的就可以了。)

2:(要说这三国演义,也不是很属实,你看这开头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你可要注意了,这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到了献帝这代,天下大乱分为三国,还有一种是献帝退位,天下三分,自然其实要说这三国,确实是按后一种才对。问题是,这真要如此说,那三国实际上要到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这才真正形成,可这时都到八十回了,全文才一百二十回,即便按刘备得蜀,天下三分的格局形成来算,也是六十回之后的事了,那前面一大半都在说什么呢?所以这三国演义其实说的是汉末加三国的故事才对。也有把刘备死前称为前三国,刘备死后到诸葛亮死这段称为中三国,诸葛亮死到结束为后三国的说法。那主要是按小说的结构分,这三段的主角不同而定了。其实,象我们这种读者,看的过瘾就好,谁还理这三国是不是真的属实呢?从这样看,“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就是前一种说法,传至献帝这代,天下大乱,不久分为三国,只是这不久也长了些,公元189献帝即位,公元220年退位,刘备公元221年即位,次年孙权称帝,三国正式形成,整整三十余年,刚出生的婴儿都已达而立了。)

3:(说到这宦官当权,这大家就不免想到汉唐明这三个宦官猖獗的朝代,只是大家可说汉的时候,可千万带上了“东”或“后”这个字,不然对刘邦建立的西汉未免太不公平了。这西汉的宦官可是难以兴风作浪的。西汉和东汉虽然都说是汉朝,但是其实很多制度并不相同,如西汉丞相在武帝之前还是真正掌握实权的,而东汉的丞相基本上就是个幌子,尚书令掌握实权,只有到了董卓曹操时,再重新拥有了实权,那时又大的过分了,而且西汉自高祖起,便刻意打压地方势力和豪强,皇权独大,所以等到灭了王莽,大家想选皇帝时,还是要选姓刘的。可是东汉却不同,自光武帝起对下便宽容之极,所以世家大族积累多年后实力雄厚至极,已经可以隐隐取汉而代之了,黄巾之乱便是最大的导火线,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巨变,最后导致汉朝的终结,也没有发生东汉那样的再兴,须知,那时的汉室宗亲已经不值钱了。

再说说这宦官得权,其实这宦官得权也并非易事,虽然说是皇帝身边的人,深知皇帝脾性,但是假如皇帝对你不感冒,如武帝那般杀丞相无数,甚至连太子生母都要杀的人,又岂会理会你这小宦官,或者皇帝人不错,可是说不定他潜心理政,身边大臣云集,不容你这内务奴仆有干政的机会,你又如何得权。即便皇帝喜欢你,也懒于政事,让你得掌大权,成了一个“九千岁”,那又如何?老皇帝一死,新皇帝登基,你得到的权力完全成空,如明朝那些太监,即是如此。那怎么才能使得权位长久呢?这历代宦官得权,做的最狠的便是那唐朝,东汉与明,这宦官再盛,只要皇帝开口,还是要人头落地,可这唐朝,后期连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究其原因,还是唐朝宦官掌握着神策军这一中央禁军的缘故。象明朝宦官气焰不可谓之不盛,但是也只是掌握着东厂这一特务机关而已,而且这掌握力度还有限,等皇帝一翻脸,也只有乖乖投降的份。至于这东汉宦官得权,我们还是来自己看看。

汉朝终其一朝,最大的问题到不是宦官,而是外戚,自汉高祖刘邦那时就有吕后一族专权,虽然靠着周勃等一干大臣夺回了权力,但是到了成帝之后,这权力还是到了外戚手中,最终被王莽夺了天下。东汉也没吸取多大的教训,到了汉和帝的时候,外戚一族再度掌握了实权。至于这外戚夺权的原因嘛,说起来也挺简单,老皇帝死后,继任的皇帝年纪太小,只好太后主政,(中国自古忠孝两字并重,父亲老皇帝死了,这母亲太后就能当半边家,假如这太后喜欢弄权又有点手腕,那拥有就不是难事了,这事即便在辅政制度相对成熟的唐宋明清也没有彻底解决,这大臣再怎么也是外姓,难不成你还要皇帝杀了太后不成?汉武帝这要不是杀了太子生母,只怕那也没霍光的辅政了。)而太后这平时在宫里,不认识几个大臣,左看一个不顺眼,右看一个象奸臣,只好找自己信得过的娘家人来帮忙,那自然是外戚掌权。这要说也是上任皇帝死的太早惹的祸。至于这皇帝养尊处优为什么还这么早就翘辫子,这内容比较复杂,后面要说到司马家夺权,会随便说到一下。

再说这东汉皇帝,自汉和帝开始就是小小年纪就登基,而且这些小皇帝不见得比平常人早熟许多,结果这实权就到了外戚手里,这外戚为了把握朝政,甚至不惜杀害不听话的皇帝,再拥立年幼的小皇帝登基,这样就可以再度把握朝政。不过这总不能一直杀皇帝吧,虽然说这些外戚可能天天巴望这皇帝是个短命鬼,可世间这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皇帝总有长大的一天,这长大就想要回自己的权力,这左看右看,朝中文武大臣不是外戚的亲信,便是同党,或者是两不相帮的,手里没人啊。等等,也不是没人,完人是没,不是这残缺的人到是有很多,而且天天和自己在一起,那亲密的可以穿一条裤子了。不用说,这便是宦官了。于是借着与外戚斗争的需要,宦官再度走上了历史舞台。)

4:(窦武、陈蕃此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窦武是外戚,陈蕃是名士,两人都对宦官深恶痛绝,但是其做事确不如宦官果断,与皇帝的关系也不密切,甚至连窦太后,窦武的亲生女儿也不能劝说其株灭宦官,终被宦官所害,这之后何进又重演了一次,只是那次宦官也没能好过。)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5)议郎蔡邕上疏,以为握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6)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段??、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

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这天下自然灾害本是天理,不过这在古代就是预兆了,“天人感应”嘛,这灾害就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后世宋朝王安石变法就是倒在这上天灾害之上。所以这大臣除了这会处理政事外,最好还研究点天文学,占星术什么的,最好还会圆梦,那就更吃香了,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借上天的意思表达出来,反正是上天说的,我只是转达,你听了最好,不听也没我的事。而且东汉在古代各朝中,也是属于比较迷信的朝代。所以你看这宦官要害蔡邕也不能说这蔡邕借上天灾害诬陷我们,只能找其他原由找他麻烦。当然,要是遇到不讲理的主,如孙策,说你这妖言惑众,要砍你的头,也自认倒霉吧。)

(蔡邕上疏是他的本职工作,他本就是文学大家,这奏章写的想必引经据典,很有阅读价值,不然也不会使汉灵帝看罢叹息了,不过这叹息归叹息,内廷的宦官毕竟是服侍多年的,有感情,真要他驱逐宦官,他也难以做到,而且蔡邕这奏章只怕不单写了宦官,还写后宫干政,那可牵扯到家务事,就更难处理了。这人之常情嘛,所以这皇帝不是一般人做的,汉灵帝倒霉就倒霉在他不是做皇帝的料。)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7)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8)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9)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y,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7:(各位且看这张角的出生,是不是觉得有熟悉之处,不第秀才,想想这近世太平天国那位天王洪秀全,也是这般出身呢。不过张角的黄巾起义就远远不如太平天国那般声势浩大了,黄巾起义的主力也不过几个月就告覆灭,根本就没建立起象样的政权。不过,论到这太平道,又比这拜上帝教强了。张角那《太平要术》,想来也不可能真的是什么能呼风唤雨的奇书,但是张角那医术确实应该是真本事,看他那句“入山采药”,便可知张角平常的医术也不差,至于那《太平要术》,假如真的有,想必也是一本医书,只是张角借医书收揽信徒罢了,古代常是如此,一些炼丹士或医生掌握了不为人所知的技术,比如医术火药,就利用其展现种种神迹,借此赢得信徒。张角三兄弟打仗的本事不会很厉害,但是这医术想来一定不弱。再说说这太平道,其实和我们的本土宗教道教很有渊源。准确的说,它便是中国早期道教的一个流派,说起这道教,早年声势之大,可非佛教可比,太平道自不必说,张陵建立的五斗米道被张鲁继承后,在汉中成就一番霸业,而张鲁投降曹操后,五斗米道反而在全国推广开,等到东晋时期,已经盛极,只是因为孙恩卢循的起义,而被东晋打压,在战乱不断的北方也渐渐不敌佛教。但是就三国时期,那时道教极盛,佛教还是小教。随便多说几句,这道教教人养气,但是闹起事来,确实是凶的狠,后世唐宋时期的明教(这个名字大家熟悉,北宋方腊起义便是这个明教搞出来的,元朝据金庸老先生说也是被明教搞垮的),也尊张角为教主,这到是挺稀奇,明教不是外来宗教演变而成的嘛,怎么找了个道教的大贤良师尊为教主了。)

8:(张角怎么看也就是一游走郎中,这与宦官合作谋反这么大的事,居然找了一个不可靠的去,结果被出卖了,计划全盘落空,而且这起兵也找些比较暧昧的借口啊,比如杀宦官,清君侧,这赤裸裸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太激进了些,这几十万声势是浩大,可是这其中多是拖家带口的,这精壮男子能有四分之一就不错了,这些人也不能完全形成战力,这打仗并非老百姓发了枪就可以打的,必须有纪律,需要训练,这些信徒可能很勇敢,但是没有很好组织和训练,只要杀其首领,从众就自然散了。这也就是黄巾起义很快覆灭的原因。)

9:(但是这黄巾起义一起来几州共起,声势确实浩大,尤其是内地的官军,长期不作战,只是做一些地方治安工作,根本算不上战力,对不畏死的黄巾军还真是一触即溃,何况这地方官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职,故意在上报的时候夸大规模,这怀疑到了中央朝廷那,已经变成几百万的黄巾军了。假若是明白人,那只要令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y率精兵围剿主力就可以了,黄巾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只要围剿主力,余部自然溃散,至于要地方各自组织力量抵御,虽然也不能算错,但是地方势力借此坐大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日后各地割据,相互残杀,便是以灭黄巾时组织起来的士兵为主力。)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10)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10:(说到汉末天下大乱,就不得不说这位汉室宗亲刘焉,黄巾之后的天下大乱,他是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当时他觉得刺史权小,便请求朝廷在各州设立牧伯,由中央选派重臣下去,总揽大权,牧伯权力极大,可以控制本州政军所有大权,等于是国中之国,和唐朝的藩镇不虞多让,尤其是后来中央朝廷内乱时,这牧伯更是合理合法的控制地方政权。当然,中央派去的官员也并非完全控制了地方政权,如幽州牧刘虞就被公孙瓒所杀,可以说大部分的地方政权还是落在地方势力手中,那州牧的权力只是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这刘焉到非无能之辈,他颇有野心,听闻益州有天子之气,就想方设法要到了益州牧的职位,到得益州,打击地方豪强,收揽人心,在益州到是保得一方天下,可惜这蜀中进去容易出来难,刘焉不久便死,儿子刘璋只想保蜀自守,最后还是被刘备占了便宜。)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11)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12)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13)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14)

11:(刘家几个成气候的如刘邦刘备刘裕,到是没几个会读书的。)

12:(就是天天和黑道混一起啦,不过也是没办法,家道中落,想学曹操袁绍结识名士也做不到.)

13:(三国演义这历史小说,倒是七分有真,这段话便是那大段抄史书上的,刘备那异人异相不必管他,这成了大业,自然有人附会,这桑树比起其他几位刘姓皇帝简直不止一提,刘邦还有刘裕可都是斩过龙的,刘备大耳长臂又如何,可比得过孙权碧眼紫须。)

14(刘备能成大业,得力于其求学生涯与其他人建立的师友关系不少,尤其是公孙瓒,和刘备关系上佳,在起步阶段帮了不少的忙。所以说,有个好老师,老同学是很不错的,日后科举大盛,同年,恩主,门生,那更是密切的利益结合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便是现在,为什么哈佛,耶鲁还有我们的清华北大这么热门?不说学校教学水平如何,单凭这些大学出来的大都前途光明,进大公司做大官的多,认识这些未来的大老板大官们对自己的前途很是重要的,就算倒霉也可以象刘备投奔公孙瓒那样,当然,要想刘备那样出息还是要靠自己。)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15)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16)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17)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15:(能不叹吗?古曰三十而立,这都二十八了,而且同是汉室宗亲姓刘的,你做太守我卖鞋,想起少年欲做天下的事,倍感交集,这要是不叹才怪,)

16:(古时都说燕赵多慷慨悲壮的豪侠义士,燕人张翼德一出场便豪气十足,和刘备之叹形成鲜明对比,罗贯中这开场几笔,便将两人的性格体现出来了。)

17:(这如何不让人欢喜,这一叹居然叹出一个土财主,又出钱又出力。早知我也天天去路边叹气了,不过说起也就是张飞这般的性格才能如此,要是让关羽亮相,见面没几句话就给钱给人,就有点不对了,这日后结义的兄弟三人,出场安排便已经暗合各自的性格。)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18)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19)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20)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21)

18:(这毛本演义中,刻画渲染最重的便是两人,前半篇关羽,后半篇诸葛亮,我们先看看这关羽的出场,其实并不威风,这推车而来,显然就不好和张飞这地方豪族比,而且还是一杀人流亡多年之人,拿到现在就是一通缉流窜犯了,这刘备再穷也是一安分守己的汉室宗亲呢。而且这投军目的也不纯,八成是为了脱罪,哪比得过刘备张飞的大志。刘备是汉室宗亲,占了政治优势,而张飞有钱,可以招兵,而关羽则是孤身一人,要不是结拜,其地位也必定在张飞之下。即便从真实的历史上来看,关羽开始的地位也是在张飞之下,为何如此说,以后便会说到,但是这英雄不问出处,日后关羽的成就则反超其上了。就算这出场也可以看到,其相貌不同凡人,这刘备一眼就看中了,刘备何许人也,一代枭雄,眼毒的狠,谁能成大事,谁有大才,一眼就可看出,那五虎将除马超是自己打出来的,其他四虎可都是由刘备由低层提拔而上的,还有那日后蜀中大将魏延,就连临死前还看出了马谡不堪大用,这酒店这么多人,独独看中那关羽,这关羽必然有过人之处。)

19:(字长生,莫非关公幼时身子骨不好?还是信道的?)

20:(看豪族倚势凌人而杀人,这很符合关羽日后的个性,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这逃亡江湖这么多年,必定学到了不少本事。)

21:(张飞是个爽快人,这种结义的事由他这种直性子性格的说出,才觉得合理不过。)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22)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23)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24)

22:(桃园三结义乃是三国之佳话,这后世一旦义结金兰,那不用说,一定学的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当然假如是十个以上,那就叫水浒传梁山聚义了,只是那就带有黑社会的性质了。这也是演义的嗜好了,只要有仁义之君这样的称号的,如刘备李世民,那他们就要和手下忠心耿耿的大将结拜几个不可。不过历史上只怕没有桃园结义这事,史书上只说刘关张三人关系象兄弟一般亲密,这就被罗老先生借用一下了,虚构出桃园结义,到是为日后结义的朋友提供了范本。历史上刘关张三人的认识并不如此有戏剧性,关羽张飞应该早就和刘备相识,并成为他的手下,黄巾起义只是让刘备这一势力能有机会正式合法的登场而已。其实演义中的桃园结义三人结识过程太简单草率,倒是央视三国演义中对结义的描写过程更合常理)

23:(这里就要说到张飞和关羽的地位问题,虽然结拜后关羽为兄,张飞为弟,即便历史上也是张飞敬关羽为兄,但是真要说起地位,起初张飞的地位未必在关羽之下,就先以演义的说法,演义中张飞是出钱聚集乡勇的,虽然之后有张,苏两商的资助,但是张飞的资金也是起了大用,何况这张飞庄中只怕也有一些家丁,自然也是张飞的亲信,这可比关羽孤身一人要强得多了。即便按历史上的说法,张飞也是涿县本地人,在涿县起兵,比关羽这一外地来的要有优势,自然,这只是单纯评说起初的状况,其实以张飞的性格,他一来敬重关羽为兄,二来不体恤下属,其地位日后必然在关羽之下。)

24:(这还确实是天佑之,正愁没钱,这送钱的就上门了,至于请来喝酒,那是利诱还是威逼,张,苏两人送钱是自愿还是被迫,就很难说了。这马匹确实起了大用,骑兵对之步兵确实有其优势,尤其黄巾军乌合之众,假如有骑兵冲击,很容易击垮之,不过马匹也贵,要筹建骑兵极难,现在有送上门的,那就事半而功倍了。镔铁也是,古代很多东西是专营,一般人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战争中用的那些武器可不是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锻造出来的,要拿造锄头的铁锻造兵器,那就是完全的劣质产品了。历史上张飞是不是有偌大家资不得知,但是张,苏两人确有其事,刘备起家人可以招募,而钱物则是两大巨商供应的。之后曹操起家也如是,汉代颇有巨商。)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25)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焉。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26)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27)玄德等欣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28)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29)

25:(这里说说三人的兵器,虽然说马上用长兵器为多,但是用剑也不是没有的事,近代还有马刀呢,刘备的武艺在演义中显得很低,但是实际上应该并非如此,传说刘备还传了一套剑术下来,能自创剑法,想必不会太弱,何况刘备出身草莽,这能统率关张这般武艺的人,自然需要自己有真实本领才对,演义中大都把这些仁义之君写的很文弱书生。再说张飞,那丈八点钢矛作为长兵器确实很适用,张飞的武艺自然不用说是很高的,早期的说书评话还有将张飞定为三国武力第一的,连吕布也败于他。不过后来的评话及其演义则加重了吕布关羽赵云的实力,张飞的武艺却有些淡化,让人觉得张飞的武艺虽高,却没有斩过大将,有种名气很大,但是却很模糊的感觉。再说关羽,其他两人都没说兵器的重量,也就关羽的刀受到了特别照顾,只是这么重的刀,真要锻造起来,可能更象是狼牙棒了,而且据考证,汉代并没有这种刀,关羽更可能用张飞那般的长矛,当然,那样特色就不鲜明了。关羽的武力在史实上也是很高的,演义又特意拔高了许多。)

26:(也就是现在,要是平时刘备去认亲,只怕会被刘焉打了出来,倒不知刘璋在否,这日后两人在蜀中相见,称兄道弟,也不是没有道理。)

27:(五百对五万,这刘焉肯定没重视刘备,不然哪有这样的,也不多派点官兵襄助,明着让刘备去送死嘛。)

28:(这黄巾军的描写到是很象日后的太平军,莫非这宗教起兵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29:(从起初一战就看出来了,这张飞打头炮的,但是这大将最后还要关羽来处理,这叫长幼有序。再随便说说关羽出马,总是快节奏的,而且这对手常常是吃惊,措手不及,这关羽现在还没赤兔马,莫非关羽善于偷袭?)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30)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31)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32)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33)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34)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

30:(所以说这是乌合之众,只要斩其首领,必然胜之。话说回来,任何一军被斩了头领,没人统率,必然乱之。)

31:(看到这刘备有点本事,这才认真了。)

32:(商议为名,这命令是实,找你商议就是想要你去,这刘备也是聪明人,心领神会啊。)

33:(这次总算带了官兵,只是不知前番这五千官兵都去哪了。)

34:(这路黄巾显是有力的,在围攻青州的同时还能分兵打援,不是程远志那般,不过到是没留下统帅的名字。)

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35)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36)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摩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后人有诗赞玄德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35:(历史上刘备是很能用兵的,可惜演义中也刻意淡化了,一些功劳还被关羽诸葛亮夺了去,也就是一些小细节上还能看到影子。)

36:(演义中颇多诈败埋伏之计,看似简单,其实真要用起来也不容易,单就那一退兵,既要做的真,不然敌军不来,又不能太真了,不然真的溃败,那就倒大霉了。)

龚景犒军毕,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曾师事卢植,欲往助之。”(37)于是邹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至卢植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38)

37:(上阵父子兵,这刘备和卢植虽然不是父子,但是一场师生,投得他去,比起在那认的叔叔麾下说不定还要好些,何况刘焉那已经无仗可打,没有战事,对于目前还没官职的刘备就是没立功的机会,而老师那对着黄巾主将,不愁没机会。)

38:(说起卢植,就不得不说说这文人带兵,其实文人带兵在古代很常见,这卢植一代大儒,也可以上沙场征战,而且表现不俗,即便儒家祖师爷孔丘也是能带兵的,原来儒士的要求是文武双全,这自宋重文轻武后这儒生就变得手无缚鸡之力,也是可叹之。)

时张角贼众十五万,植兵五万,相拒于广宗,未见胜负。(39)植谓玄德曰:“我今围贼在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y对垒。汝可引本部人马,我更助汝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玄德领命,引军星夜投颍川来。

39:(黄巾战力实在不怎么样,以多战少,也只能和官兵相持,甚至卢植还能分兵。)

时皇甫嵩、朱?y领军拒贼,贼战不利,退入长社,依草结营。嵩与?y计曰:“贼依草结营,当用火攻之。”遂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其夜大风忽起。二更以后,一齐纵火,嵩与?y各引兵攻击贼寨,火焰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40)

40:(三国火计多多,这便是第一出。)

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41)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42)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43)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44)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45)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46)年二十,举孝廉,(47)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后为顿丘令,(48)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正值张梁、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操见过皇甫嵩、朱?y,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41:(三国另一主角出现了,这段生平与刘备一样,都是抄史书上记载。)

42:(所以说这夏侯家和曹家其实都是皇族。日后曹操起兵,主干还是曹和夏侯两家。)

43:(据说曹操这族祖辈原是汉初丞相曹参,不知为何沦落到做宦官,曹腾这宦官到没有太大的恶名,这也是曹操之后能交游名士,而且参与清除宦官的原因了。不过此事也常被人指点,日后明朝曹吉祥养子也想仿祖辈一下,可惜没成功就掉了脑袋,也是名字不好,要是叫吉利,说不定就成了,戏言,戏言。)

44:(曹操虽然喜欢游玩,结交各路名士,而且极有才能,博览群书,还著兵书,又是文学大家,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也是因为家中有钱,象刘备那般家贫之人,能读书就不错了,也就学那有用之术,结交名士不用想了。)

45:(他那叔父也是正直不阿之人,那比得过曹操这般诡计多端,这种人是天生政治家的料,但是要和他做朋友,还是小心些好。)

46:(当时世人要出名,最佳的途径便是去一些善于点评的名士那让之点评,如此这般一下就象我们现在做广告,一下就出名了,而许劭就是其中佼佼者,曹操连续问之,也就想得一点评,许劭也确实有才:治世若做奸雄则不免被诛杀,乱世做能臣下场也不会好,现在乱世治世都好,那曹操岂能不喜,其实许劭这话并非评,而在点,指点曹操的方向。)

47:(那东汉没有科举,除了军功外,普通官职大都是大小官吏推举而上来的,这样不免是尽入世家大族之手了。曹操便是如此,自然他这官做的不坏。)

48:(曹操执法甚严,后世有称之为法家之说,他不畏权贵,假如天下不大乱,确实是一能臣,而且他虽出宦官,但是却与宦官作对,甚至在张让家中闹事,与当时痛恨宦官的名士便交厚了。)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玄德见皇甫嵩、朱?y,具道卢植之意。嵩曰:“张梁、张宝势穷力乏,必投广宗去依张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49)到得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因角用妖术,未能即胜。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探,问我索取贿赂。我答曰:‘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50)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51)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军士簇拥卢植去了。关公曰:“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玄德从其言,遂引军北行。行无二日,忽闻山后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52)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赴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

49:(刚来便要回去,也是辛苦。)

50:(宦官最恨之处便在于此,甚是贪财,因为没有后代,贪起来也无所顾忌,根本不顾大局。)

51:(还是张飞为一快人,只是这一斩下去,便成了乱臣贼子,只怕要流亡江湖,投奔黄巾去了,刘备岂会让他如此做。何况真要这一斩下去,这就和历史太相悖了。)

52:(这董卓甚是丢脸,接任没几天就遭此大败。)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53)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正是: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54)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55)

53:(当时便是如此,极重门第身份,刘备就算贵为宗亲,只要是一白身,那便得不到他人尊重,那董卓说不定还觉得丢脸呢。之后群雄起家,以刘备最难。)

54:(好诗,仗义每多屠狗辈,演义中我最喜张飞,便是其恩怨分明的性格。这诗只怕也带有借古讽今的意思,想来那明朝也是势利小人多,即便现在也是如此,安得张飞这一快人在。)

55:(这演义脱自说书,那说书就和现在的连续剧一个毛病,到高潮的时候,就夹广告,那时则是说书先生要茶资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