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 -- 江南水

共:💬53 🌺3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5)

重要的是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这番话,可以看做是孔夫子特长班的招生简章。在这份招生简章里,孔夫子对报名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外面要团结同学,谦虚谨慎,说话算话,有泛滥的同情心,整天向三好学生、道德标兵看齐。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还能感觉轻松愉快的,才能参加特长班。

孔夫子的这个特长班是“文”,什么是“文”呢,不好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时所有的学问都算是文科。

水煮一下的话就是,只有自己这个人让别人挑不出毛病了,才能开始学习其他的东西。用句俗话来说就是,未先学艺,先做人。

说实话,完全做到孔夫子说的那几点,几乎不可能。不过,要想做点事儿,还真的要做到孔夫子说的那几点中的一部分。

《庄子胠箧》篇中有一个反面的例子,有名的小偷跖就认为,要想成为小偷中的成功人士,就要做到五点:能够准确推测出屋子里藏着什么好东西,这是“圣”;溜门撬锁的时候,要一马当先,不让小弟去趟地雷,这是“勇”;完事儿后,撤离现场的时候,要主动殿后,为小弟们挡子弹,这是“义”;还要敏锐的觉察出是不是该出手的时机,这是“知”;分赃的时候,要做到按劳分配,公平合理,这是“仁”。

看到了吧,哪怕是做小偷,要想成为一个极品的小偷,也得做到圣、勇、义、智、仁,五者缺一不可。

只要想做大事,无论是大好事还是大坏事,加强个人的素质建设,才是王道。

“学”就是“做”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又一个孔子的学生,名卜商。孔子认为子夏的特长是文学,可是他并没有留下什么文字写成的东西,文学水平到底咋样,也就说不上来了。

孔子去世后,子夏就在西河(今天陕西省渭南市、铜川市一带)讲学,还做了魏文侯的顾问,是战国初期最有影响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子夏不但是一个好学者,还是一个好父亲。他的儿子不争气,走在了他的前头,把个子夏伤心得不轻,一直哭,把双眼都哭瞎了。

子夏的这句话是对“学”下的一个定义,在子夏看来,所谓的“学”,不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也不是能把大英百科全书倒背如流,而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听到(或看到)好人好事,要马上肃然起敬;尽自己百分百的能力去侍奉父母、干好工作;跟朋友交往的时候,要说话算话,不要满嘴跑火车。做到了这几点,基本上就算是“学”了。

按照子夏的这个定义,相对正经的来说一下《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既然“学”就是尽心尽力的做事,那在“学”的过程中怎么着也会有点儿自己的体会。每当有新的体会的时候,人们不免会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然后在心里暗暗得意一下,正经的“不亦说乎?”,孔夫子并没有扯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