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杂谈外教(序) -- 简裕

共:💬109 🌺108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杂谈外教之一 外教就是外国专家

外教这个词在一般场合中用得最多,但在正式文件中,应该叫“外国文教专家”,没错,是“专家”,即使是个高中刚毕业来中国边教英文边旅游的毛头小子或黄毛丫头也叫“外国专家”。

说起“外国专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我试了试在网上搜一些资料,居然没找到,就回忆一下以前读过的一些文章吧。建国初期苏联派遣了大批人员支援新中国建设,本来想把他们叫做“苏联顾问”,但是又怕他们又顾又问,干涉内政,而且我党对当初李德这个“共产国际搅屎顾问”仍心有余悸,于是周总理就大笔一挥,就叫“专家”吧,你们就提供意见建议,主动权还在我方。后来,各国来华专家越来越多,就成立了外国专家局主管外国专家事务。文革后,来华专家不光来自社会主义国家或亚非拉国家,来自西方国家的语言外教也慢慢多了起来,同时各级单位在聘请外国专家这项工作中也有了很大自主权,但最后还得要各省级外专局最后审批,审批后发给《外国专家证》,作为办理签证的依据。所以,只要你聘用了外国人,他就是外国专家。好像有些外籍劳工归省级劳动部门审批吧,我不清楚。

就我个人感觉,建国后直到90年代,大多数外国专家是名副其实的专家,我上学时有个外教是剑桥的,还是校划艇队的。进入新世纪,大部分专家就徒有虚名了。比如说,前几年,各省教育厅和省外专局规定说请来的外教必须是本科毕业,至少有两年教学经验。符合这类条件的外教能算是专家吗?况且在几年前,符合这类条件的外教供不应求,很多学校就降低标准,本科毕业,有TEFL或TESOL证书就行。TEFL或TESOL就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资格证,只要花几十个学时就可以拿证,为方便广大外国驴友,急驴友之所急,在泰国等旅游圣地有很多培训机构开设学校,方便你头脑一热或囊中羞涩想留下来。再到后来,高中毕业也行,最后,只要你是个白人,中国欢迎你!你来自德国或者比利时,会说英语,太好了,来教英语吧!而教育厅和外专局也知道符合他们标准的外教有限,一般都批准了。有个学校的留学生食堂的厨子是尼泊尔的,中西菜肴无所不通,深受中外群众欢迎。之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获得来华许可,学校视若至宝,想续聘他,到外专局办外国专家证,办事员有些忍无可忍了,但还是压抑住怒火,嘬起了牙花子,很别扭地劝他去劳动厅问问。

于是,CCTV9请的BBC女主播是外国专家,某野鸡英语培训学校的外国瘪三也是外国专家。其实,很多外教也告诉我说自己不算什么专家,所以他们对这个称号也不感冒,给他们这个头衔真是热脸贴在凉屁股上了。而很多非洲外教(没错,是非洲)喜欢把这个头衔堂而皇之地写在简历上:某年,某学校,担任外国专家。不过他们自作多情了,每个中国学校都知道你是哪根葱。

外国专家也分两类。一类是文教专家,服务于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所以,来华的BBC女主播,中央编译局的外文编审和外籍瘪三教师被归为一类。另一类是经济技术专家,帮企业弄个课题,搞搞攻关的科学家和你买了外国机器,外国厂方派来安装调试的钳工也被归为一类。有回省教育厅主管审批的处长对我大发牢骚:“连管子工和花匠都来教英语。”

我们外事口的同行对外国专家这个词颇有微词:什么人都是外国专家,你外专局非要塞给他一个《外国专家证》吗?给他一个工作许可证不就行了?

真不知道外国专家局是怎么想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