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个主考官对面试者的忠告 -- 潇洒书生

共:💬56 🌺37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一个主考官对面试者的忠告

我在单位长期负责人事工作,经历了所谓传统组织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此消彼长的发展阶段,也是单位员工进出的实际主持者。所以,算是有点经验和体会。一些规模企业和事业单位现在招聘都有一套比较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程序、标准和原则,那种纯粹走过场的招式一般来说,为单位高层所忌讳。据我了解,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单位,其招聘工作的理念、方法、技术和标准已经趋于一致。从应聘的技术层面来说,如果注意留心有关的理论、流程和要求,应聘者是可以从容应对来自考官、考题的压力和挑战。

这些年,我对于招聘工作的实际情形比较了解,与同行也有比较深入的交流。在此,谈一谈个人意见:

一、应聘者有过硬的关系背景固然重要,但依仗关系而忘乎所以者令人生厌。说句实话,多数考官并不喜欢那些“打过招呼,写过条子”的应聘者。对于那些关系背景并不非常过硬的应聘者而言,其落选的概率一般会大于没有关系的应聘者。这是很多局外人并不知情的内幕。不仅考官,即使是单位一把手也不喜欢有较多的关系户在其单位工作。

二、应聘者要下真工夫研究、掌握其应聘单位、岗位的基本情况、文化特点和主要需求,有的放矢地做足准备工作。现在的多数应聘者把工夫花在本人简历上,力求面面俱到、花团锦簇,没有特点、没有针对性,所以,很难进入招聘负责人的“法眼”。我曾经面试过一位法学学士,要求他谈一谈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这位应届毕业生抱歉地说没有研究过这部法律。我也只能抱歉地对他说:谢谢你的光临。其实,一般企业最需要的是熟悉劳动法、合同法的专业人才,意欲应聘企业法律顾问的人如果对这些法律不熟悉,那等于放弃了竞争。应聘者对所要应聘的单位和岗位一定要做足调研、准备的工夫。准备充分才有成功的可能。

三、在多数考官的意识中,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性情平和的人比个性张扬的人更受欢迎。对于招聘单位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是一支潜力股而不是一支绩优股,所以,比较看重他们的综合素质。几乎所有的单位都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够招到认可公司公开宣扬的价值观,符合专业的基本要求,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人处事比较平和、朴素的人。恃才傲物之士确实不受职场的普遍欢迎。

四、谙熟中庸之道的应聘者比较“吃糖”。古代的圣贤大都推崇“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要求人们不论言谈举止、行为作派都不可“过犹不及”,强调为人做事应收放有度,恰到好处或见好就收。现在招聘员工,多实行结构化面试,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一些应届毕业大学生在应聘时往往急于表现自己的长处,刻意地将优点作了放大处理,把诸如能歌善舞、能说会道、屡获奖励之类讲个没完没了,殊不知多数考官对此是厌烦的。有的朋友在应聘过程的心理测试中,得失心过重,刻意做作,以便使自己的人格特质归属考官们所欣赏的类型,然而,“说了一句谎言,需要再说上一千句谎言来圆场”,其结果越描越黑。修身养性贵在平常。

五、应聘者要懂得一些现代管理的理念、知识。在应聘求职的时代,应聘者容易走进“只要专业能力强,不怕没有伯乐看中”的误区。他们并不知道,考官们对应聘对象的考察不仅仅涉及专业水平,相反,测试、笔试、面试的许多内容与个人的品质、气质、素质等联系较多,而与专业水平的要求已没有太多的紧密关系。我建议,不论出身何种专业背景的应聘者,在应试之前,最好能够认真读一读《组织行为学》、《人事测量技术》等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再到“HR管理世界”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网站去浏览一些案例,这对提高自己的应聘成功率大有帮助。我所推荐的这些内容,也是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主管们所关注、学习的内容。

应聘者对心理测试不可小看,以为其分值可忽略不计 。我曾向中国人民大学石伟教授请教了有关心理测试的可信度问题。石伟先生的回复是:关于心理测量,学界一致的态度是仅仅作为参考,因为能力和态度是符合岗位的要求,效度最高的是工作实践(能达到0.9,就是路遥知马力)。竞聘是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印证我们的判断。招聘手册中的三种测量方法需要补充的是:竞聘人选公示后,如果有100个竞聘者,可以通过演讲淘汰一半的人选,然后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又去掉了25个。剩下的25个在人格测量过程中主要是看看他的主要的人格特征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如人事经理需要外向型人格,财务经理需要内向型的人格。这个环节可以不淘汰,而放在结构化面试中去掉15个人(结构化面试要保证每个人回答时问题的顺序相同,其他评定的题目也要和第一个人的难度相同,这样能保证公平)。面试需要花费时间, 这样做效率也最高。最后剩下的10个人,关键岗位的任职者还可以做无领导小组讨论。石伟先生回复的意见,说明了现代人员聘用体系的运行理念、方法和技术要求。如果是去号称什么国际化了国企和真正的外企应聘,一定要记住石先生所讲的招聘方式和运作套路。

一些落聘者总把不能如愿的全部问题归集为“没有关系”。现实职场招聘活动中,“关系过硬”者的优势是存在的。但,如果同一次机会,有一些并没有所谓过硬关系的人却如愿以偿,那就真得审视自己的不足了。

关键词(Tags): #说点想法而已通宝推:小丘,履虎尾,肥狐,赫然,飞马萧,一无所之,frnkl,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