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古代】皇帝的年号、谥号、尊号、庙号和百官谥号的颁给 -- KHC
皇帝的年号、谥号、尊号、庙号和百官谥号的颁给
中国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尊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谥号是皇帝死后根据他生平的业绩给予的称号。在史书上称呼皇帝,一般是先庙号后谥号。皇帝的谥号,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两个字,到了后来就多了起来,好像是不多用不足以平民愤。在死皇帝没有谥好的时候,称为大行皇帝,意思就是再也不回来了。
死皇帝躺在棺材板里,也很在乎自己的谥号的好坏,《左传》里楚国的死楚王熊恽就是这样,他儿子商臣篡了他的位置,让他上吊,伸了腿后给他了一个不好的谥号灵,他不闭眼睛,直到换了一个比较好听的成才心满意足的闭了眼睛。
开始的时候,那些统治者们还得到了一些不好的谥号,到了后来,拍马屁的日渐增多,做皇帝的人生前再怎么混蛋不堪,也不会得到不好听的谥号了,除非他被废掉或者是没两天就翘辫子。
皇帝谥号的拟定,先由百官开始拍马屁,百官根据新皇帝的意思,拟定好后,让新皇帝的看看,满意以后,在南郊装模作样的念一下,算是经过了老天爷的同意然后写道黄裱纸上,精心装裱一番,放到死皇帝的陵里面。到后来还未死皇帝制作一个印信。
死皇帝的谥号,一般在埋葬前奉上,也有追加更改的。不过不管改了多少次,都以最后一次的为准。同一王朝的皇帝的谥号,一般不重复。
庙号是死了以后要入太庙吃冷猪头,才追奉给某祖某宗的名号。在以前,只有有德有功的皇帝,像开国之君和中兴之主,死后才可以入太庙,因而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历史上称呼汉、晋、隋时的皇帝一般以谥号为主。到了唐代以后,追奉祖宗成风,是个皇帝,只要不是被废或被杀的末代皇帝都有庙号。再加上他们喜欢换年号,后人称呼汉以后的一般就称呼庙号了。再后来皇帝们懒得换年号了,就以他们的年号来称呼他们了。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铧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尊号是对当代帝王尊敬的称号。以前的帝王称为天子,帝,皇,王,后,都是尊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把最高统治者的尊号定为皇帝。到了后来,觉得单称皇帝不过瘾,就又加了一些好听的字眼,到了唐高宗的时候成了制度。武则天来了五次上尊号的活动,一次比一次厉害,从圣神皇帝一直到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到了宋朝宋神宗的时候,在司马光的劝说下停止了上尊号活动。不过到了明朝,出了一位喜欢自己给自己封官的皇帝,如果不是死得早,就要自己篡了自己的皇帝位置。这就有点像面包师的孩子做皇帝一样,只知道给人封赏面包。
百官死后,应该得到谥号的人,一般经过如下程序:
请谥,议谥,定谥,赐谥。
下面是宋人李清臣的《欧阳文忠公(修)谥法》,由中可以看出古时百官给与谥号的过程:
太子太师欧阳公归老于其家,以疾不起,将葬,行状上尚书省,移太常,请谥。(行状,就是关于死者生平事迹的特殊传记,内容包括死者的世系、名字、爵位、行治、寿年等内容)
太常合议曰:公为圣宋贤臣,一世学者之所师法,明于道德,见于文章,究览六经群史诸子百氏,驰骋贯穿,述作数十百万言,以传先王之遗意。其文卓然自成一家,比司马迁、扬雄、韩愈,无所不及,而有过之者。(汉时由大鸿胪掌管谥法,三国后改由太常博士负责)
方天下溺于末习,为章句声律之时,闻公之风,一变为古文,咸知趋尚根本,使朝廷文明,不愧于三代汉唐者。太师之功,于教化治道为最多。如太师,真可谓文矣。
博士李清臣得其议,则阅读行状,考按谥法,曰:唐韩愈、李翱、权德舆、孙狄,本朝杨亿,皆谥文。太师固宜以文谥。
吏持众议白太常官长,有曰:文则信然不可易也。然公平生好谏诤,当加献,为文献;无已,则忠,为文忠。
众相视曰:其如何?
则又合议曰:文献迭犯庙谥,固不可,忠亦太师之大节。太师尝参天下政事,进言仁宗,乞早下诏立皇子,使有明名定分,以安人心。及英宗继体,今上即皇帝位,两预定策谋,有安社稷功。和裕内外,周旋两宫间,迄于英宗之视政。
盖太师天性正直,心诚洞达,明白无所欺隐;不肯曲意顺俗,以自求便安好;论列是非,分别贤不肖,不避人之怨诽诅疾。忘身履危,以为朝廷立事。
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廉方公正曰忠”,今加“忠”以丽“文”,宜为当。
众以状授清臣为议谥。清臣曰:不改于文而傅之以忠,议者之尽也。清臣其敢不从!
遂谥文忠。谨议。
最后报请皇帝,皇帝觉得满意后,由皇帝下诏书颁布谥号,表示谥号的慎重。
(编辑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