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随笔(3)---冒顿与刘敬 -- 海月

共:💬12 🌺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历史随笔(4)----贾谊与晁错

贾谊少年得志,二十不到即为博士,二十多即为太中大夫。文帝初期的很多政令法律都出自贾谊之手,年纪轻轻甚至将任公卿之位。如此闪亮夺目,如何能安然处之?于是那些元勋国老如周勃、灌婴等统统跳出来打压,以至被贬长沙王太傅,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服鸟赋》。

读贾谊的文章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其政论:汪洋恣肆、文辞华美、逻辑严谨、语气跌宕,如江河滚滚,如大海滔滔,实不忍释卷!今天要谈的是作为政治家的贾谊。贾谊的政治观主要体现在《陈政事疏》《过秦论》中。特别是《陈政事疏》,“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此文很长,我们要谈的是“痛哭者一”,就是削藩之事,并且与晁错一起谈。

晁错比贾谊稍后。贾谊主要事迹发生在文帝时,晁错在文帝时还是作为太子的老师,那时的贾谊可能是文帝小儿子梁王的老师,他们都是文帝儿子的老师,因此可能见过。晁错直到景帝时才真正露锋芒。“错为峭直刻深。”晁错的为人很狭隘尖刻,人际关系很差。但皇帝很信任他,对晁错言听计从,“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晁错自己的私德不好,为了走近路,“凿庙墟垣”,气死丞相申屠嘉。晁错著名的政绩就是实边和削藩。

文帝时,淮南王刘长骄纵,杀左丞相审食其,甚至连薄太后及太子和大臣们都非常怕他。后犯事被迁蜀地。刘长郁闷死。贾谊上书阻止文帝封其四个儿子,认为他们会为父报仇,种下祸患。

他写了《陈政事疏》,为“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而痛哭。他先以高祖平韩信、英布、彭越、韩王信、贯高、卢绾、陈豨之叛为例,举出这些诸侯之强,即使高祖在世都反,如果是皇帝你能统治他们吗?这些是异姓王,关系疏。如果是同姓兄弟王势大,皇帝你也控制不了啊。“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所以说诸侯王“强者必危,亲者必乱”。即使你在世他们不反,但也不安分,但是你的后代做皇帝有如何呢?同时,势力强的诸侯肯定会反,不论是同姓还是异姓。因此,“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分封他们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才可以使他们安分啊!

而现在的天下病的不轻,“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一根小腿都有腰粗,一根手指都有大腿粗,这样的国家如何安定?如何治理?政令如何如臂使指?

如果说贾谊只是议论,而晁错就是付诸行动了。由于景帝年轻时失手打死了吴王太子,因此吴王存反心。晁错上书言吴王骄,“即山鋳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之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急,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于是,景帝开始削藩。吴楚等七国果然反。

景帝是个很文弱的皇帝,顿时慌了手脚。晁错也不厚道,他要皇帝亲征,自己留守后方;还公报私仇,准备借此杀老对头袁盎。因此被袁盎、窦婴和景帝以平息七国之乱名义诱杀了。可见,景帝还是觉得亏心的。

观贾谊与晁错的削藩之言,确是统一国家的必须。此前,战国之乱、秦末汉初诸侯之乱,都是因为诸侯势大、中央政令不通所致。武帝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国内一统、积全国之力才取得的辉煌。

观历史人物,不在于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而是在于他们对历史的影响。无疑,贾谊与晁错的功绩就在于对中国形成长期统一的国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Tags): #历史随笔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