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林彪攻锦与粟裕围孟良崮的用兵之道 -- 2313234454dfsd

共:💬70 🌺6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林彪攻锦与粟裕围孟良崮的用兵之道

忽然想起这两个人物的用兵之道,一则由于我对他们用兵的钦佩,二则因为看见网上对他们的看法大相径庭,感慨万端!在此,我从他们二位不同行为反应中,领悟、或者试图去理解他们二位将帅的用兵之道。

一、将帅之勇略

林彪——辽沈战役攻锦问题。突出表现在没有有力贯彻中央意图,攻打锦州信心不足,动作迟缓。有名的一句话是: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

粟裕——孟良崮战役。在战机稍纵即逝、敌人重兵围困之下,粟裕大将力主攻打国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七十四师。陈毅说粟裕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此言大概没有夸大之说!

先说林彪攻锦问题。 在这点上,大多数,包括很多正史,都对林彪持批判态度。认为林彪缺乏战略眼光,过于谨慎,胆小怕事,没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慨,非将之所为。

但是,我对林彪在此事情上的表现,却是另一看法。正是攻锦问题,突出表现出了林彪作为将军所独有的勇略。孙子兵法对将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为什么说林彪在攻锦上的犹豫是勇略了。

所谓勇略,我以为包括善战的谋略、敢战的气魄、决胜的勇力。这三者,林彪均有,何谓之怯。林彪作战精于计算是出名的,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任谁也觉得为难。

1、没有善战的谋略,鲁莽匹夫一个,如项羽辈,最后的下场是身亡名裂,江东子弟的性命全丢在乌江岸边,永远回不了江东,见不了江东父老。一个将军、一个统帅拿着自己的性命趁匹夫之勇,那叫作贱。如果拿着全军将士的性命趁匹夫之勇,那简直叫犯罪,罪名就是反人类,名副其实的“人道主义灾难”。

2、决胜的勇力。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力有不逮,无决胜的把握。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远在千里之遥的毛主席又何以能掌握战场的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力,以及变化万端的战场形势。林彪的犹豫正说明了林彪的善战、慎战、敢战的作风。

3、之于敢战的气魄,真正攻打锦州后的一系列恶仗,充分说明了林彪敢战的气魄。

我始终认为林彪在攻锦问题上的犹豫一个方面体现了他在战略方面欠缺,但更重要的是,生动地体现了当时战场形势的严峻,以及林彪在面对严峻的战场形势时的冷静,可以说,林彪的表现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将军在面对如此形势时,所应该持有的态度:慎战、善战、敢战。因此,林彪的犹豫说明林彪作为一个将军,他是成熟的,英明的。

粟裕将军的孟良崮战役,同样体现了兵法中的“善战、慎战、敢战”的要义。战场上的形势,其实就是在比谁的错误犯的少,犯得不致命。毛主席曾经讲过,一个指挥员在指挥一场战斗、战役时,可能总是打败仗,但就打了一次胜仗,敌人就被消灭了。而打了多次胜仗的敌人却被打败了。何也,关键在于我们的指挥员要把握住这场战斗、战役中起支配性、关键性作用的要素,打赢这场起支配性、关键性的战斗。说战机稍纵即逝,讲的就是一个将军能不能在即逝之际,抓住敌人的错误,并且尽量使自己少犯错误,不犯错误,或者不犯起支配地位的错误。能抓住七十四师的突出部,此可谓善战,在战斗过程中又高度重视对手,此可谓慎战,面对强敌,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此可谓敢战。

总之,我以为,两位将军在面对各自的困难与严峻形势时,都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所应有的面貌,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想说的就是两位将军吧。

二、兵法思想的与时俱进

在抗美援朝之际,粟裕、林彪、彭德怀三位将军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各自的风格。在此,我只谈谈林彪与粟裕。

关于林彪对志愿军的调遣与安排,集中体现了林彪对与美军这样高度现代化的军队作战的一系列思考,从而可知林彪对现代战争理解,以及对现代战争的前瞻性把握,比如调任邓华为主力兵团司令。

同样,粟裕在接受毛主席任命时的表现,也体现了粟裕对与美军这样高度现代化的军队作战的一系列思考,从而也可知粟裕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战争的前瞻性把握。

对于林彪前期对志愿军的调遣与安排,我没有权威的资料予以研究,无法对林彪的军事思想作出判断。但是,正是这些调遣与安排,极其重要地反映林彪对现代战争的认识,以及把握现代战争的能力。

但是,对于粟裕,我所知道的是,当毛主席点将粟裕时,粟裕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美军的飞机数量和火力情况。我认为这件事,集中反映了粟裕对现代战争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美军作战规律的深刻理解。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粟裕恐怕是当时我军高级将领中少数对现代战争有深刻认识的不多将领之一。如果是粟裕指挥抗美援朝,我推测,可能我军之后的建军方向会与历史不同,而是更加重视制空权,以及机械化、火力精确化等方面的建设。

林彪与粟裕产生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其实并不难解。我以为与他们所处的战场环境是分不开的。在东北战场上,林彪拥有兵力、火力上些许优势,并且在东北的国军没有像样的空军支援。因此,战场环境没有给林彪提供一个对现代战争有效认识的客观环境。而粟裕不同,在广大地中原大地,国军基本上具备了现代战争中的大部分武器装备,也开始在战争中有意识地按照现代战争的模式来进行着战争。这也使得粟裕较多地亲身体会到了现代战争的威力,从而形成了他日后对现代战争的初步认识。

一个高明的将军,他总是会从蛛丝马迹的战场中嗅出那一丝不同寻常的、影响战争进程的至关重要地东西。从这个角度说,粟裕从中原决战中开始了对现代战争的思考。

同样,我也不认为林彪就此比谁谁差。也正说明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一将成名,靠的是战场上敌人和战友的鲜血冲洗出来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Tags): #论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