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笔记--《电影作为社会实践》1 -- 老斋舍

共:💬4 🌺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读书笔记--《电影作为社会实践》2

第二章 从第七艺术到社会实践:电影研究的历史

1、早期的美学方法

早期的电影与歌舞杂耍混杂在一起,是以工人阶层为主、与观众直接接触的娱乐方式。它多是单个镜头的简短记录。卢米埃尔将电影商业权益卖给百代公司是电影大规模商业发展的开始,也奠定了法国电影在早期垄断地位的基础。乔治@梅里埃开创性地使用了剪辑,把电影的放映时间(screen time)与真实时间(real time)区分开。还有其它一些剪辑技巧的发明和使用(加速、放慢、淡出、叠化等等)奠定了后来观众对影片叙事的解码(decoding)基础。

1915年有两件事成为电影在西方文化中地位的转折点:a、格里菲斯(D.W.Griffith)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展现了电影的艺术潜力;b、维切尔@林赛(Vachel Lindsay)的《电影的艺术》(The Art of the Moving Picture)将电影定位为第七艺术。

20世纪20年代德国和苏联的电影工业都以“电影工作者是艺术家”的理念来制作电影。德国的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与苏联的蒙太奇(montage)作为电影美学的发展方向被推崇,对好莱坞在无声电影领域的领导地位构成威胁,美国本土知识分子也更倾向于欧洲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不是对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对胶片上的原始素材重新塑造,去表达观点(make a statement),创造自己的世界——艺术。蒙太奇是通过电影片段的组合创造出新的意义。电影因此被看成是一种能对现实进行转换的媒介,它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建构意义的方式。将电影当做记录媒介的观点被认为是忽视和限制了电影的艺术潜力。

1927年当有声电影出现后,无声电影被看成是比有声电影更艺术的媒介,无法全面真实地复制现实被当成它艺术潜力的来源。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也因此被看做庸俗的。

以上对电影的考察方法被称为形式主义(formalism),它集中于研究电影的表现形式(对图像和声音的处理),而非主题和内容。形式主义认为电影是对现实世界的转化(transformation)而非捕捉(capture)。

2、现实主义方法

二战后欧洲电影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复兴,这与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分不开,也与30-40年代英国格里尔森(Grierson)领导兴起的纪录片运动相联系。纪录片运动增强了电影的社会影响力,使艺术电影显得自我沉醉。纪录片不仅被看做审美对象也被看做是重要的社会服务。直到今天,纪录片是叙事片以外最发达的一种电影形式,也是最受尊敬的一种电影形式。在电影中使用纪实模式对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影响。

二战后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进一步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新现实主义电影面对意大利战时和战后日常生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没有刻意的叙事结构,在实景而不是影棚里拍摄,用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专业演员,拥有纪录片一样粗糙昏暗的外观。从产业角度来说,它展示了新的表演风格,提供了很多实地拍摄的方法。作为一种电影理论,新现实主义探讨了电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并对日后的法国新浪潮和好莱坞电影发生了影响。

以上介绍的都是欧洲电影及其理论。许多电影理论都关注欧洲的新现实主义而忽略了好莱坞。但是此时的欧洲并不是世界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的主力。20世纪30-40年代是好莱坞明星制的全盛时期。正是对现实主义的讨论,展开了对好莱坞和流行电影的研究兴趣。

3、巴赞

巴赞被看作是电影中现实主义方法的核心人物。他认为电影的本质在于镜头自身的组织(composition),即镜头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再现。而不是爱森斯坦认为的镜头之间的组合(combination)。对爱森斯坦来说,镜头是原始素材,这些现实的碎片通过蒙太奇构建成艺术。巴赞认为蒙太奇太多人为的操纵,将制片人的意图强加给观众。巴赞关注画面或镜头中个元素的运动与安排,通过不停顿的长镜头(long take)使观众读解和阐释其中的意义。

场面调度通常指画面或镜头中各种元素的安排,它帮助我们研究连续画面组成的镜头中各种元素是如何放置、移动和布光的。它启发人们放弃了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是电影创作文法基础的主张。从蒙太奇向场面调度的转型是电影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它开启了一项从考察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转向电影与观众的关系的运动。

4、作者与电影

特吕弗(Truffaut)1954年提出“作者”论(Auteur theory),作者论认为导演是最重要的创造者,一位导演的电影有必要表现出个人的想象力和风格。即使是好莱坞这样的工业化制片也有艺术家或作者的标志。作者论使大量原来被看做是文化垃圾的流行电影(例如西部片、歌舞片、恐怖片、黑帮片)被重新认识。

作者论引发的争论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峰,它帮助开创了一种基本参照文学研究的以导演为主的电影教学传统。影响:a、作者论的兴趣从场面调度延续到视觉风格,关注电影为观众进行创作与构建的方式。作者论的评论者从导演的影片中挖掘风格独特的“签名”(signature),将之归于导演本人,这成为一种普遍的批评方法。b、作者论的评论者关注“类型”(genre),探讨导演和观众如何利用叙事惯例创造和欣赏电影。通过对类型的探讨和观众与电影关系的研究,使我们能够理解大众娱乐对新奇、独特和创新的偏好。c、另有一派作者论者从语言学(linguistics)、人类学(anthropology)和符号学(semiotics)里寻找理论基础,使电影学科不断成为其它学科理论的应用领域。例如结构主义承认电影是电影制作人生产出来的,但是电影制作人本身也是文化的产物。它将电影与其所代表的文化结合起来研究加深了对电影这种媒体的实质的理解。

5、电影研究的制度化

有一定学术水准的电影研究期刊和杂志较晚才创办,直到20世纪60年代,许多有影响力的文章都不是发表在研究电影的期刊上。研究电影的学术机构和电影实践教学机构在不断扩张。在20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电影学系有如下明显的特征:美国化、从英语文学系中派生出来、教师崇尚欧洲电影支持作者论并且较年轻、在分析方法上偏重文学,将电影看做带有影像的文学。

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观众(TV Generation)更加年轻更具有视觉解读能力,他们根本不是根据文学或者美学来读解电影。此时一种多元复杂和广泛的电影文化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电影批评文章和电影刊物被出版,这也影响到了电影的研究。电影开始被看做一种传播的方式、一组语言以及一套符号运作系统。

6、电影作为社会实践

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引入使电影的研究成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一部分,文化研究起初研究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如何通过电视、收音机、体育、喜剧、电影等形式和实践得到体现,后来电影、电视和广告成为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的最主要目标。把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和社会实践来研究能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系统和其运作过程。

目前的电影研究方法来自多个领域,包括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学批评、政治经济学、媒介研究和历史学,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政治立场如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等等。为了研究的需要,必须理清影像与观者、产业与观众、叙事与文化、形式与意识形态诸多关系。电影研究目前处在关键阶段,对消费环境的研究成为当代电影研究的一个焦点。

近年来屏幕文化(screen cultures)逐渐繁荣,因为数字媒体和网络的发展,电影与其它的媒体分工变得模糊,电影频繁地以各种方式被传播和消费。美国最受尊敬的电影研究专业协会电影研究会(Society of Cinema Studies)最近改名为电影与媒体研究会(Society of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提醒我们,过去仅仅关注影院电影的单一文本的电影研究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我们不仅需要研究电影,也要研究电影的传播。而更基础和重要的是电影独特的技术、语言和文法,它是电影的基石。

第三章将开始讨论电影用来制造意义和快乐的语言。

7、继续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Tags): #电影研究的历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