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毛泽东与知识分子的恩恩怨怨 -- 燕人狂徒

共:💬106 🌺6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王实味事件与“矫枉必定过正”

单独的看王实味事件,王的确是被冤枉了,不过联系一下当时的背景和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也许我们会觉得王实味的遭遇有其必然因素在里面。

王实味这个人很有才华,不过身上的小资产阶级气味太浓,或许国民党才是他最好的选择(其实也不是,呵呵)。王本身是个狂傲、孤僻、偏执、吝啬的人,并不可爱,拿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很不招人待见。他“清高”的表现并不鲜见,比如他几乎没什么业余爱好,喜欢躲在自己编织的精神世界里;比如他反对别人唱歌,跳舞;再比如别人和他意见不合时往往勃然大怒,拂袖而去。这些特征,在当时的延安,或许就是他最后丧命的决定因素。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可否认当时的共产党不是每个人都无私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胸襟坦荡,不算计别人。王实味的性格和行为必定会得罪某些人,结下私人恩怨,并遭到残酷的报复,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报复他的人绝对不会是毛泽东。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还不至于和这样的小人物一般见识。

王实味的经历很复杂,曾经从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和北京大学两度辍学,先后从事过邮政局实习生、中小学教师和政府机关低级科员的工作。他曾经两度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入党是1926在北大读书期间,结果因为入党动机问题被开除,第二次入党则是在1937年。不过他的态度和文章和当时进步的左翼作家并不合拍,相反,和陈源,徐志摩这样的文人倒是猩猩相惜,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思想的进步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王实味这样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思想混乱,容易动摇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向来是不手软的,口诛笔伐务必以除恶务尽为目标。延安整风的前前后后也正是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体现。不过,被很多人称为“暴君”“屠夫”的毛泽东对肉体上消灭这些知识分子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兴趣,他注重的是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彻底的批判和改造。不破不立,不极端不足以使之明白错误,不足以使之改变立场,站到工农这一边来。于是乎,王实味同志就成了延安整风期间的一个标本,精神上基本被消灭,也掀不起大风浪,更不值得毛泽东“下毒手”进行肉体上的消灭了。可惜的是,康生这一类型的人物在任何时期都不会缺少,错误的手段导致延安整风留下了一个污点,虽然严格说来,王实味的丧命并不能算延安整风的结果。

然而,现在很多所谓的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拿王实味的事件来攻击毛泽东,攻击共产党,又显得极其幼稚和可笑。比如说,余杰同志称赞王实味“烈焰般的情感与怒涛般的浪潮展露出作者超凡的才华”,并控诉“这位被杀戮的书生,前“文革”时代的祭品。”很有点把王实味引为同道中人的味道。的确,在思想上,王实味是有点余杰,任不寐,刘晓波之流的“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成员的风格,不过这种表面相似的风格在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究其实质,王实味仍然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或者是一个原教旨马列主义者。王实味在上海时就曾经为托派翻译过一些苏共中央政治文献,而在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研究院担任特别研究员的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所翻译的马列主义文献达到两百万字以上。这样的成就哪一个“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成员能够比拟?同是北大校友的余杰更是如何和相提并论?

矫枉过正必定是个贬义词吗?我看不见得,至少是在思想上不一定合适。俗话说,水往低处流,这是个自然现象,人同样也如此,想往上走,难,想滑下去,太容易。君不见很多几十年的老革命就在转念之间就成为了罪人?人的本性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恶的成分,如果我们大家都“自由”的表现“人性”,恐怕这世界上振奋人心的好事情会绝迹。在利益面前,人类很难拒绝诱惑,这已是几千年的经验教训了。马克思主义里面的经济学论述,就是彻底的揭露世界经济现象的本质,同时指出一个方向,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激进的手段,才能彻底的消除经济地位的差别,从而消除政治地位的差别,进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要是采取君子们讲的柔和手段与所谓的渐进策略,共产主义不可能实现,最多是少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成分里融入一点社会主义因素;中国共产党也不会战胜国民党,至多像今天的日共一般,成为政治的配角。信奉马克思主义,也就决定了毛泽东和共产党是激进的,对思想领域的批判也应该也是暴风骤雨般的狂飙。矫枉过正由是也可能并非是客观形成的错误结果,又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的。风卷残云的批判让人警惕,也让人更加努力去学习和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对于拒不接受的少部分人,做到精神上的消灭,从而达到思想统一的境界。矫枉必须过正,这是我对毛泽东历次思想整风目的和手段的一个判断,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每次运动中都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了。

反过来讲,对于余杰,任不寐,刘晓波这些人,矫枉过正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肉体上消灭是为不智,也为这些人提供了政治资本;精神上消灭则很明智,主动替他宣传,并组织力量加以批判和揭露,把他们“一夜美国人”的真实面目展现给全国人民看,特别是工农。或许,这样的手段比把他们赶出国门更强,不仅可以起到扫灰尘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