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授权转载阿耐的小说片段---解放 -- nightcat

共:💬32 🌺7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授权转载阿耐的小说片段---解放(三)

授权转载阿耐的小说片段---解放(三)

晴翠楼是启元爷爷所建,位于上思房的后院,枕一曲清澈山溪,隔溪相望的是葱茏青山,见过的人都说此地上风上水,启元爷爷独爱此楼山水盈盈。去年宋老爷携娇妻去上海游历,花大钱带回几大块清透的洋玻璃,他亲自督工指挥,将楼梯拐角房间的屋顶瓦片掀了,换成一格一格的玻璃屋顶,从此这个房间不管阴晴风云,白天总是透亮,来参观的人都是啧啧叫好,不过也有不少人回头就笑上思房宋老爷又出新花样了。

上思房宋老爷的花样百出,是全县有名的。相较之下,不远处财力匹敌的小安房宋老爷做人稳重得多。听说这是祖传的性子。根据族谱记载,宋家是明末清初从战乱的中原逃荒至这个江南海边村落,刚来时此地十户九空,本地人被倭寇三天两头地打劫,都远远避开海边逃难去了。刚从中原逃来的宋家祖先不知根底,见此地土地无主,欣喜地收起行装,定居下来。等倭寇上门洗劫,才悔之晚矣。好在宋家祖先骁勇,被劫之后男女齐齐上阵联手反抗,再加连年战乱总算平息,朝廷开始派兵沿海布防抵御倭寇,宋家族人于是在此地散枝开叶,渐渐成为本地大姓。

几百年潮起潮落,荣衰更叠,上思房与小安房俨然当下的大户。上思房启元爹的性格与启元爷爷的一脉相承,早在启元爷爷去世前,每年总有一半日子借去上海学做生意的名头,带着启元爹住在上海的租界,把启元爹养得满脑子的中西合璧,然后启元爷爷撒手英年早逝了。等辛苦持家的启元奶奶也去世,启元爹便升格成为上思房的宋老爷。

宋老爷满腔的热血,满脑子的新思想。他痛恨本地几百年不变的陈腐,蓄意励精图治。首先,他出资在县城开了一家牙膏厂。只是技术不过关,牙膏做不成,出来的是雪白喷香的牙粉。饶是这样,那些试用的大户朋友们都发现牙粉这玩意儿比青盐好用,用了之后口气清新,便纷纷跟着宋老爷用起牙粉来。有这帮公子哥儿领风气之先,全市很快普及牙粉应用,宋老爷的牙膏厂虽然做不成牙膏,却也得以稳稳当当地发起小财来。

但宋老爷并不满足,他认为牙膏厂只能改掉陈腐生活的表面,而真正需要改变的则是人们的陈腐思想。他交了一帮同样热血沸腾的朋友,比如崇贤先生,敬堂先生,和容斋先生。这些朋友虽然年纪都比宋老爷大,可个个佩服宋老爷开阔的眼界和渊博的知识,他们经常来上思房借书阅读,说读这些上海新出的书籍犹如行万里路,胸襟大开。宋先生看着朋友们思想的改变,心里不禁生出办学兴教的念头来。

只是家里的财力快被他爹玩光了,宋老爷无力大手笔,只能先从宋家私塾入手。宋老爷用卖牙粉挣的钱将私塾改造成一排青砖平房,私塾也改名换姓,改叫“启蒙小学”,宋老爷亲自出任校长,延聘博学多才的崇贤先生们友情兼任教师。一时,全县哗然。

小安房宋老爷原本袖手旁观上思房宋老爷的不务正业,但一见全县甚至全市有名的几位先生纷纷来启蒙小学教书,他赶紧将自己的儿子们送来小学。他觉得他的族弟为人行事有点不着边际,可那几位先生却个个出名的贤达,比之私塾原来的老童生先生好个不止百倍。可上思房宋老爷却得寸进尺,拿几个族里孩子的前途做要挟,逼小安房宋老爷将女儿也送进启蒙小学。

启蒙小学越办越兴旺,网罗了邻近所有资质不错的孩子,当然,上思房宋老爷自己的儿女也一一送入启蒙小学读书,接受洋派的新教育。出了上思房,大家都管宋老爷叫校长,宋老爷更爱这个称呼。只是宋老爷不善经营农田,启蒙小学每天流水般的支出搞得他捉襟见肘。

启元七岁时候,启元娘因病去世。而那时宋老爷是如此的风光,邻县大户马家如花似玉的大闺女,正房出的马大小姐哭着喊着硬是把自己下嫁到宋家做了填房,还带来丰厚无比的嫁妆。马小姐不仅填了上思房的正房,也将启蒙小学的账房填满。

马家之富,又与宋家不同,马家之富远近闻名,光是房子就有庞大无比的里外四层。最外一层是各色店铺客栈,住着麾下的贩夫走卒;第二层是库房作坊;再里面住的是男女帮佣;最里面一层才是马家主子居住。马小姐耳濡目染,性格犹如当时女人的解放脚,既能洋气地看着曲谱弹风琴,又能泼辣地拉下脸来操持生计。更兼与宋老爷年龄差了足有十年,稍有老夫少妻之嫌,宋老爷而今是回到家就收起八面威风,不肯太违逆太太的主意。于是马小姐一进门变为宋太太,上思房便男主外女主内,宋老爷从此安心办学开厂。好在宋太太无比敬爱博学儒雅的宋老爷,她性子再强,在宋老爷面前却是温柔如水,宋老爷不愿做的事她从不勉强。

宋太太持家有方,不过时不时总得露出小脚的一面,她爱宋老爷,却并不爱宋老爷前人的儿女。朝华、启元、启仁心知肚明,夹起尾巴过日子。

此时启元面前摆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心里却好笑地想着厢房那边懵懂的弟弟启仁翘着屁股不知拜些什么,他好奇,真想跟着去看,不过既然爹爹不允许他迷信,他只好忍住好奇,接收《天演论》的熏陶。一直等到佣人来请吃饭,他拔脚就冲去看,还能看到八仙桌对面是黑黝黝的一些祖宗牌位,以及烧残的蜡烛。但等宋先生有意慢吞吞地进门,宋太太刚好利索地吩咐佣人将那些迷信物事儿收拾完。然后一家围桌吃饭,包括宋太太,全家人都坐等宋先生慢吞吞喝完一杯老酒,说声“开饭”,大家才能举起筷子。这个规矩,启元记得后妈进门前没有,但这个规矩被后妈一直维持到宋老爷去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