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军岛屿反登陆战术 -- 妖猫drake

共:💬4 🌺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军岛屿反登陆战术

写在前面

之前小猫发了《菊纹日章铁锁链》,主要是从进攻者的角度看日本岛屿防御问题,这篇中也用了很多当时翻译出的词句,但是也增加了很多日本方面的东西,包括作战理论发展沿革等。

地狱的开始

迄今为止,已经有上百本著作在描述二战太平洋战场中后期美日之间惨烈的岛屿攻防战。几乎所有的作者都竭尽所能的渲染日军在防御战中所展现出之娴熟的伪装技巧、精妙的野战工事配置、对地形令人印象深刻的利用、不断增强的阵地间配合及日军工事对火力的惊人承受力。太平洋战争是一场双方在广阔的范围内表演大规模机动的战争,而岛屿攻防战却迫使双方暂时停止出敌不意的转进,在狭小的礁盘上投入令人精疲力尽、犬牙交错、伤亡惨重的阵地攻防战。进攻者不得不在地狱般的战场上用飞机、大炮、坦克、火焰喷射器乃至工兵铲、匕首和牙齿一码一码的将恶魔般坚定而狡猾的对手赶进他们的巢穴,最终全部消灭。即便如此,防御者在最后一刻都试图用爪子和牙齿让敌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如此毫无怜悯冷酷凶残的战斗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正如塞缪尔.莫里森在其著作《瓜达卡纳尔岛的战斗》中有对岛屿攻防战对给出贴切而深刻的评论:“对于我们这些身临其境的人来说。。。。。。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感情,。。。。。。为供应和修建所作的疯狂努力,在潮湿丛林中进行的残酷搏斗以及划破黑夜的凌厉炸弹声和军舰炮击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美攻日守的岛屿防御战就是著名的瓜岛血战,与围绕瓜岛进行的一系列惨烈的海战相比,瓜岛的地面作战显得乏味得多,唯一的味道也许就是日本人的血腥味。当1942年8月7日,一万多磨拳擦掌的美国大兵偷袭了一共只有2800多人的驻瓜岛日军工程部队。措手不及的日军成鸟兽散,躲入了瓜岛的丛林。此后的作战就成了美军的打靶练习和狩猎大会,一批一批日军被送上瓜岛,又一批一批的倒在美军准备充分阵地面前。不过等美国人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开始自东向西横扫瓜岛时,却在日军仓促构筑的简陋洞穴阵地前碰了个头破血流,但也许上帝还眷顾美国,这时的日军洞穴坑道阵地只是其兽性本能的体现,而日后当这种洞穴阵地被日军改进推广后,最终成为吞噬日美士兵血肉的地狱之门。

就在日军建立最初的洞穴坑道防御工事的同时,美军也在逐步检验战前形成的登陆战理论,一套以海军支援夺取或建立前线机场进而以海陆空火力优势步步为营的作战套路开始成型。但此时的美国海军仍未拥有足够的实力控制瓜岛附近的制海权制空权,因此萨沃夜战等几次围绕铁底湾的海战曾迫使美军被迫撤走海上支援,害的陆战队员濒临弹尽粮绝的境地。不过最终弹尽粮绝饿死荒岛仍是日军,而这也将成为无数日本青年不久之后的下场。

歼敌于滩头的妄想

在瓜岛上被美军好好修理一顿后,日军不得不琢磨起岛屿防御问题。从“中日战争”日本军队便秉承“捕捉歼灭”“速战速决”的战术理念。直到需要在太平洋岛屿组织防御时,军队依然保持这种理念。

长久以来,日军对英美陆军部队的研究远不如对苏联红军研究卖力,骨子里对于这些不懂得白刃突击的白色少爷兵是充满轻视的。加上众所周知的陆海军“北进/南进”之争,日本陆军对于太平洋战争最初采取了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在军部看来,南洋的丰富自然资源最终是要用于对苏联作战的。但南洋和太平洋的战略由海军主导,看门狗自然也应该是军令部的人做。而海军在战争初期高歌猛进,自然也无暇顾及“防御”这个似乎只有美帝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直到1943年瓜岛守军被美军全歼,大本营如梦方醒,开始组织研究英美的陆战战术。1943年9月,根据5月大本营会议精神,日本陆海军开始组织联合在南洋作战推演,陆军参谋本部下属的一课和二课配合海军军令部开始组织对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进行研究。也是在这年9月,日本定下所谓“绝对国防圈”,将中部太平洋作为战略重点成为兵力投送的首要方向。10月1日,最初的反登陆作战教范《珊瑚岛屿防御》公布,同时野战工事构筑指南《岛屿防御参考资料》也完成。最终11月18日,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完备的一部反登陆教范《岛屿守备部队战斗教令(案)》下发部队。

此教范发布之前,日军是根据《作战要务令》中“河川防御”的规定来制定敌人完成登陆阶段的岛屿防御计划。在日军计划中,反登陆作战成败是由登陆最初敌军能否冲上滩头决定的。这就是所谓“滩头歼灭主义”。不过这种看上去很美的理论却是日军在岛屿防御战中屡次发动所谓“玉碎”“肉弹”突击的罪魁祸首。由于过度寄望歼敌于滩头,守军将全部防御主力压到滩头,待到敌军成功突入内陆,缺乏纵深预备队的岛屿守备军便陷入兵力悬殊,取胜无望的悲惨境地。

根据战争原则,进攻者一般是具有兵力优势的,但是由于河川和海洋阻断,进攻者只能搞添油战术,兵力优势难以完全发挥。比如在瓜岛战役中由于以狭小的图拉基和吉沃图作为中转基地大量运输部队登陆瓜岛并不容易,因此美军在瓜岛的海军陆战部队并没有太大的数量优势。而在硫磺岛战役中,栗林中将的前任大须贺应少将曾在对部队的训示中提出了“敌军逐波登陆,正是处于劣势的我军予以歼灭的好机会”。日军构想中,登陆作战开始后,被各种障碍物绊在滩头的敌军将长时间暴露在守军火力之下,被轻易的全部消灭。

日军的“滩头歼灭主义”就是根据这种设想,参考太平洋岛屿环境特点以及此前美军登陆作战经验总结得出的。一般来说太平洋岛屿的弹丸之地难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布置纵深防御。而重视侦查的美军在战前总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岛屿海岸防御布置情况。《珊瑚岛屿防御》的序言中就对美军给出了如下评价“美军的海运和技术优势明显,能够迅速构筑防御工事和野战机场”。瓜岛战役中美军选择日军守备空虚处依靠海运优势偷袭登陆,随后迅速构筑完备的野战工事体系和机场,粉碎了日军此后组织的多次反攻。由此日军认定,歼灭登陆美军的最好也是唯一的机会便是趁其刚刚登陆部队尚处于混乱之时予以一举消灭。

在滩头争夺战中,日军认为最能减弱敌军海空支援的方式就是不断发动反冲锋,这样不对可以使敌我犬牙交错,敌军支援火力投鼠忌器,无法施展,还能是本来平衡的胜负态势偏向更为士气高唱积极主动的本方。日军将这种波次反击作为一条战术原则写入了《岛屿守备部队战斗教令(案)》中——“主阵地应布置在滩头,趁敌军前进受阻陷入混乱时,发动果断的反击将之全歼”。

日本的岛屿防御理论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在1943年《岛屿守备部队战斗教令(案)》的制定中得到总结,此后日本的一系列岛屿防御都是照本宣科。《岛屿守备部队战斗教令(案)》中规定“作战中,守备部队需要得到航空队、舰船以及其他海军部队的紧密配合。。。。。。航空队及海军部队对守备岛屿附近制海权制空权的争夺对满足陆上守备队构筑工事和防守的物资等方面需求乃至于整个反登陆作战成败均极为重要。”

不过就在大本营下发一系列岛屿防御指导材料的时候,美军却没留给前线日军多少自习时间。1943年11月和12月,美军先后发动了对布干维尔和新不列颠岛的登陆作战。日军的防御完全是照搬《《珊瑚岛屿防御》》,试图依靠滩头的防御工事配合连续波次反击赶美军下海,但随着一波波人海冲锋在美军登陆部队迅速加固的海空协同防御面前拍的粉碎,日军被迫撤入岛内陆掘壕据守。于是又进入了与瓜岛之战相似的情节——美国人转守为攻后在日军防线面前举步维艰,直到美军修建的前线机场投入使用,日本人选择了主动撤离。随着美军的突袭登陆得手和之后的海空联合封锁,日本设置在新不列颠群岛东端腊包尔的大型海空军基地被彻底孤立,最终选择了投降。

“滩头歼灭主义”的崩溃

1943年11月美军海空联合部队突袭吉尔伯特群岛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亦成为日军岛屿防御理论的转折点。此前所罗门群岛和布干维尔群岛战役都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滩头浅纵深多道密集防线无法将美军困死滩头,反而等于将日军本已有限的部队集合起来给美国人当靶子。同时全部面相大洋的防御工事缺乏对迂回敌军的打击能力,日军不得不将一战式的堑壕工事升级为全向防御的坚固支撑体。

恰好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卡洛琳群岛都是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珊瑚礁盘组成的,只有其中规模足以建造机场、水上飞机基地和军港的那些礁盘才被予以开发和防卫。也只有这类关键岛屿才修建了永备工事并提前布置了小股警戒守备部队。这批守备部队的主力是隶属于日本海军的海军陆战队基地部队,不过也有一部分是陆军编制的部队。如此狭小的面积,难以依靠拉大各道防线的间距增大防御纵深,却便于日军设置可以互相支援的坚固支撑点来提高防线的纵深。

1944年4月发行的《岛屿守备部队战斗教令(案)的说明》中,滩头歼灭理论又有了发展,日军开始强调制空权对于能否歼敌于滩头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岛屿守备部队注意保卫机场。这种发展的推动力却是众多日军岛屿在遮天蔽日美机肆虐下苦苦挣扎的惨痛现状。这种空地配合不够导致岛屿反登陆作战屡战屡败也使得日军不得不加强海陆军之间的合作,之前完全不受陆军节制的海军基地航空队在昭和十九年一月开始被编入“航空要塞部队”,而规定此后机场建造和守备以及陆空协同的“航空基地整备纲要”也开始下发部队。

同时,此前泾渭分明的海陆军岛屿防御部队编制也开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和改编。

各岛屿此前配备的所谓南洋支队/派遣队被改变为独立混成旅团,纯步兵旅团则通过吸收其他独立兵种连队组成混成旅团,在南洋的旅团还特别配属了中队规模的坦克部队。此前独立编程的炮兵连队被解散,全部配属各师团,组成以步兵连队为基干的小型混成连队。此外日军还组织了专门的海上运输部队给新式师团,他们被称为“海洋师团”。同时期,作为方面军预备队的海上机动旅团编成,其配置了足够输送全旅的登陆艇,日本称为二等输送艇。以上各类部队根据所守备的岛屿大小,再细分为“岛内地区队”这样的小股部队。

即使在所谓“绝对国防圈”这般决定日本命运的决战背景下,应该说此时的日本岛屿防御战术仍然是海军陆军各打各的,海军仍然注重于海上决战,陆军则计划抛开海军独自解决登陆美军。其编成更多的参考了一战欧洲堑壕战中德军采用的早期弹性防御,以未遭进攻的岛屿为整体防御纵深配属大量小股机动部队增加岛链防线的弹性。

但是日军这种生搬硬套却忽视了一战欧陆和太平洋岛屿的某些决定性不同点。比如一战德军是在打一场平面战争,而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在丧失制空权的情况下,其他岛屿的预备部队根本不可能如德国一般通过汽车火车不受干扰的抵达前线,而是要在美军的空中、海面、水下三维夹击下跟着输送艇成批成批的成为鲨鱼的食物。当然,日军使用登陆艇冲摊投送增援部队的方式节省了部队卸载的时间,这种方式日后被国民党军用在金门炮战增援中。更糟糕的是,弹性防御的原则之一就是一线部队尽量小而精,部队主体是埋伏在纵深的,而日军根据“滩头歼灭主义”却将绝大多数部队放在了一线,结果成为美军海空优势的绝佳猎物。

日军根据“滩头歼灭主义”和一战德国陆军的堑壕弹性防御理论构筑了自认为一套固若金汤的岛屿防御体系,在实战中却成为一捅就破的纸老虎,原因是日本人估错了对手。根据《太平洋岛屿的要塞化和血战巡礼》,美军自1933年(昭和八年),就由陆海军联合委员会确定了登陆作战的原则,即通过强大的火力支援压制滩头火力支援登陆之初尚在混乱中的部队。

美军理论认为,登陆方应在取得岛屿附近的制空权及制海权后,以航空兵和舰炮火力压制敌方,登陆部队以滩头炮兵火力为核心迅速构筑野战阵地,再依靠炮兵火力支援,逐步扩大滩头阵地。在登陆过程中,海军舰船应尽力抵近岸边,用舰炮和舰载机提供不间断的对地支援。为了能够尽快将重型火力运上滩头,帮助登陆部队迅速建立野战阵地和扩大滩头,美军还开发了LVT水陆两用艇以及各型滚装登陆艇。

于是,日本反登陆作战理论成立的基础“敌军在登陆初期兵力火力不足,且陷入混乱”就变得难以成立,而且基于这套理论来构筑的防御体系还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为了能够压迫登陆敌军,日军的主阵地大多沿海岸线抵近修筑,在美军优势的海空火力之下成为最好的活靶子。

而且,日军设想工事是对付“火力不足的混乱敌军”,结果面对得到充分海空支援,自身火力也异常强大的美军登陆部队时常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日本还绝望的发现所谓“白刃突击接近敌人阵地能够迫使美军停止海空支援以避免误伤”完全是闭门造车的臆想。大批本可以隐蔽在纵深的部队倒在美军海陆空联合构筑的火墙之下,而日军炮兵提供的那一点点少的可怜的火力支援不单是杯水车薪,还使得纵深隐蔽的火力点提前暴露,迅速变成火海中的几堆灰烬。而在岛屿附近制海权制空权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美军的封锁滴水不漏,一船一艇都难以越过美军封锁,计划中的快速反应预备队也只能是一枕黄粱。

被彻底打没脾气的日军总算放下了无聊的“皇军面子”,认真琢磨起如何挖坑固守了。好在日本士兵大多来自于农村,吃苦耐劳,加上日本民族与生俱来的认真仔细,到 岛防御战时,日军的工事已经敢于直面美军战列舰撒下的火网。不过埋头苦干的日军又忘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坚固工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时间,以 岛的大型海岸堡垒为例,修筑总共耗费 。不仅如此,修筑完成的堡垒全无机动性可言,最多之恩那个控制某一面的滩头,而坐拥数倍于日军海运能力的美军,完全可以绕到岛屿背面甚至是跳过修筑坚固壁垒的岛屿发动蛙跳攻击。

1944年2月,马绍尔群岛作战彻底证明日军的“滩头歼灭主义”行不通,由于美军出人意料的机动,日本守军在全岛的防御工事构筑并未完成,在滩头争夺失败后,守军在自杀性白刃反击中全军覆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守军在自杀突击前发出的一份份绝望的电报总算让大本营的家伙们得到了滴血的教训,日军总算走出了“滩头歼灭主义”的空想,开始将集中于滩头的守军撤到纵深坑道中隐蔽,放弃不切实际的海上快速增援,转而增强各岛屿在孤立无援中独立支撑的能力。当然日军也没有把“滩头歼灭主义”一棒子打死,对于某些面积较大的岛屿,日军仍准备通过纵深预备队与滩头坚固支撑点相结合,拒敌于滩头,赶敌下海。

日益增强的纵深

随着自负的“滩头歼灭主义”在岛被美军的海空优势砸的粉碎,1944年8月19日,大本营颁布了新版《岛屿防御要领》,其中虽仍强调滩头歼灭这一最终目的,但却要求守备部队不要在滩头布置主力,并禁止指挥官随意发动反冲击。十月《登陆防御教令》颁布,其中出现了如“第一章登陆防御一般要领”中“纵深应布置可互相支援的支撑点”、“在现阶段战局和环境下,在重点防御方向应将主力自滩头后撤,隐蔽配置在纵深”,这样强调主力纵深配置内容。

而在阵地工事构筑方面,第一章中“主、次抵抗阵地构筑”强调变单道防线为多道纵深防线。第一章第十一条和第二章第四十一条还要求部队改变此前将工事修筑在制高点以及工事只能防御一个方向的做法,多构筑全向防御的支撑点及隐蔽在制高点后的反斜面阵地。

反斜面阵地最初是一次世界大战中炮兵部队发明的,隐蔽在丘陵高地之后的炮兵部队根据地图和弹着点观测报告进行间瞄射击,同时避免自身被地方确定位置遭到反制火力杀伤。日军在岛屿防御战中创造性的把反斜面阵地推广到机枪步枪等直射火力部队中。在各制高点之间,日军埋伏了大量装备速射火力的反斜面阵地,实战中,美军多次在成功突破日军防线并抢占制高点之后由于陷入来自前方后方侧翼的火力网,猝不及防中被日军再次赶下制高点。

随着日军从生硬刻板的一线式滩头方向变为诡诈多变因地制宜的多线式弹性防御,日本各岛屿的指挥官开始发挥想象力,他们根据岛屿环境,将主阵地后移,利用地形结合多种阵地形式在太平洋的弹丸小岛变成一座座隐伏杀机的屠场。这其中,如同蚁穴般四通八达星罗棋布的坑道洞穴给美军制造了最多的紫心得主,成为众多老兵梦魇中挥之不去的地狱。

次后美军对马里亚纳群岛和帕劳群岛声势浩大的两栖攻击正好为日军新防御理论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这两地的核心岛屿面积都很大,崎岖的地形上覆盖着茂密的植被。

1944年夏天,日军开始在这两处岛屿建立一套全新的防御体系。最理想的战役目标仍为歼敌于海上,但是日军计划与之前相比包含更多现实的内容。各条防线和坚固支撑点后方预先布置了团营级规模的预备队。以坦克为主体的机动部队也被隐蔽部署在距离敌方可能登陆的滩头较远的安全区域内。

在日军设想中,这些强大的预备队将以凶狠的反击全歼入侵之敌。日军在实际作战中抛弃了其军事教条原极推崇的所谓“万岁冲锋”、“肉弹突击”。虽然这类的攻击在塞班岛和其他一些较小的岛屿防御战中依然出现,但是日军中有识之士都明白地面部队自杀突击只是一个作用,那就是加快守岛部队走向灭亡。

实战中,美军的海空优势迫使日军的机动部队只能在夜晚活动。敌方可怕的海运能力使得日军受到的打击都集中在薄弱软肋,兵力捉襟见肘的少量机动部队疲于奔命,因此每次反击行动只能是杯水车薪为时过晚。当日军装甲部队试图发动反击时,总是无奈的发现己方的支援力量已经所剩无几,美军由此得以轻松的击败他们。

由于驻岛的防御部队的反击每每宣告瓦解,即使是日军在冲绳岛组织的规模巨大的反击行动也被击退,加之外援更无希望,因而日军只能被美军一步步的踢出太平洋岛屿,打回狭小的本土,最终不得不举起白旗,宣布投降。

由此可见,日军在防御中始终因地制宜、因敌制宜改进自己的岛屿防御战理论,从最初一战堑壕式的简单多道密集防线到中期的系列坚固支撑点工事体系再到末期通过预备队加强各支撑点联系和支援、提高了防御纵深和弹性的新型岛屿防御体系,这些防御工事模式与日军防御的大型山地岛和狭小珊瑚岛的面积与植被情况相吻合,也是为了应对美军在两栖突击中日益增加的装甲支援。

砂之城,血之穴,火之网

日军最基本的岛屿壁垒工事是根据战前制定的工兵手册建造的,但是战场上也充斥着大量的变体和特殊版本。这些变体大多是因地制宜,对壁垒工事的规格形状加以修改以利其融入环境的结果的结果。某些“地方标准”型工事的出现是由不同原料的取得难易程度、特殊的地域天气特点甚至是监督管理建造的当地将佐和军曹的喜好或奇思妙想综合作用的成果。

比如建筑材料,在美拉尼西亚的大陆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的珊瑚礁上修筑工事的主要原料和方式就大不相同。大陆岛面积较大,既有高大崎岖的山地,也有宽窄不等的沿海冲积平原,岛上覆盖有茂密的热带森林。由于岛屿面积较大,植被众多,溪流纵横,因此较为适宜布置大纵深防御和对工事及部队伪装及隐蔽。而且随处可见的椰木也是很好的工事建材,其柔软富有弹性的特质即便于加工,在战斗中也可以减少横飞的弹片。

而珊瑚礁大都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因此无法采取大纵深的防御模式,而只能在滩头沿岸布置浅纵深防线。同时水分渗漏严重,土壤贫瘠,岛上缺乏覆盖植被,难以为部队和野战工事提供伪装和掩护,只能通过挖掘或利用已有洞穴的方式构筑野战工事。同时由于珊瑚岛面积狭小,缺乏土层覆盖,就像欧洲的山地和东线的冻土区域,想用工兵铲挖掘工事纯属“以卵击石”,只能通过利用天然洞穴或使用专用工具甚至炸药才能为普通士兵开辟一处栖身之所。

在敌军炮击中,珊瑚礁盘这样真正的“弹丸之地”几乎无处隐蔽,美军的炮火和炸弹可以轻松覆盖全岛。飞射的珊瑚碎屑对工事守卫者与弹片一样致命。但还是发现了一种很好的防弹缓冲材质,那就是珊瑚砂。这种如今鱼缸底常见的砂子由于其吸收冲击力的显著效果拯救了很多日本士兵的命。

《岛屿防御参考资料》明确指出:“最重要的不是顽固死板的按照规格完成建造工作,而是如何灵活应变使得阵地更好的适应战术环境。”大量工事即便在外形尺寸上完全一致,甚至很多表面覆盖的钢板都是标准件,但正是由于这种标准件由于日本国内遭受轰炸封锁而弥足珍贵,因此日军工事在千人一面的外表下却有大量不同的内部结构,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是深入日本军队骨子里的“独走”习惯的体现。但是有道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各处日占岛屿的工事如何千差万别,但是其内核仍是相同的。

一支被派驻防御某一段防御区域的部队要首先考虑下面几个问题。首先是敌人可能从哪个方向发动进攻:大部分工事都应该朝向这个方向。同时,有可能作为向其他部队防线进攻通道的区域也要构筑工事,即使只构筑无人驻守的备用阵地也能威胁敌方的侧翼和后方。

其次,工事的选址还应该考虑能为防线提供足够的纵深。日军对这点极为重视,使之成为日后盟军对日军防线进攻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任何部队都必须在本部防区纵深预先构筑工事来巩固防线。即使这些处于纵深的工事的选址看似杂乱无章,实际均为有意为之:它们被用于监视其他方向、掩护部队机动通道、防区关键区域、或覆盖主阵地的火力死角。

如何给进攻中的敌军制造困难也是工事的选址必须考虑的因素。比如,将阵地构筑在陡坡上方可以迫使敌人在枪林弹雨下发动困难的仰攻。很明显隐蔽性也是阵地选址要优先考虑的。此外如何使得火力达成交叉配合和全向攻击也是阵地选址时需要斟酌的。

一般多人操作的重武器工事的选址是由所属的连排长官而非武器操作组的组长来确定的。比如,某位营长可能会亲自向所属各连长官指定其多人操作支援武器的位置,以保证各重武器火力点之间能够更好的互相支援并代替部队封锁各连防区间的真空地带。这位营长甚至可能是团长大人还会亲自指定各处障碍物、雷区以及支援火炮阵地的位置。

在构筑工事时尽量利用地形地势也是构筑阵地的“金科玉律”。每一眼山洞、每一条溪谷、每一片深涧、每一到山脊、每一方山峰、每一座山包都应该构筑阵地或者修建障碍。每一片沼泽、溪流、树丛都可以加以利用改造,变成致命的障碍或者雷区。从直射火力无法覆盖的死区接近之敌可以趁其被障碍阻挡时用间瞄曲射火力予以歼灭。日军还特别强调使用反坦克壕及雷区来弥补缺乏反坦克火力的问题。

日军在组织对关键区域防御时,每每将大量的散兵坑、轻机枪工事、重机枪碉堡甚至是安放反坦克炮和防空火炮的洞穴环形配置。当敌军对修筑在峡谷侧壁洞穴中的母堡发动强攻时,会被构筑于峡谷另一侧,谷底甚至是峡谷上方山峰的大量子堡用交叉火力打得措手不及。日军还会从其他堡垒派出部队居高临下横扫整条峡谷,阻止美军争夺峡谷制高点,并未峡谷中日军提供火力支援。一旦各处暴露的工事均被占领,守备部队还可以从隐蔽的后备工事中为反攻行动提供火力支援。

日军也会在有利地形地势上建立坚固支撑点。坚固支撑点都会配备足够的火炮和迫击炮。这些坚固支撑点都会有一系列可以提供火力支援的独立外部工事,本身均可以全向攻击并拥有良好的射界。日军的坚固支撑点大多构筑于山峰、山脊或者其他制高点上,即使这些所谓的制高点只高几英尺。最理想的坚固支撑点还应有可供部队在支撑点四周隐蔽机动的溪谷或峡谷。溪谷或峡谷还能阻止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参与对坚固支撑点的进攻。日军还会挖掘通入坚固支撑点的暗沟或地道。那些大型的利用环境和地形构筑的系列工事体系在日军防御理论中被称为“防御区”。

由于士兵体质方面的差距,日军的火器在射程方面一般不如欧美部队,这是我们在讨论日军如何使用其手中武器时要先了解的一点。很多重量较大,射程较远的武器,日军都作为炮兵来使用。因此,日军的火力点时常隐蔽在反斜面阵地上,这样既可以得到山峰的隐蔽,也迫使美军的长程直射火力无法施展,曲射火力也难以校正弹着点。

短程火力使用的一个著名范例是冲绳战役中山的防御。这座光秃秃的小山包被密布的机枪掩体守得固若金汤。布置在反斜面的重机枪掩体通过密如蛛网般的坑道和在岩缝间挖出的交通壕彼此连通。而轻机枪、掷弹筒和步兵则以火力覆盖山顶、侧翼和可能的进攻方向。美军海军陆战队在隐蔽在反斜面的机枪火力和侧后日军轻武器火力的夹击下,虽六次成功攻上主峰,却都因伤亡惨重而最终败退。虽然最终美军攻下这博山,却付出8个陆战连大部伤亡的代价。

关键词(Tags): #旧日本海军历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军岛屿反登陆战术 O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