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格林纳达之战看美军岛屿进攻战特点(1) -- 忘情

共:💬36 🌺20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从格林纳达之战看美军岛屿进攻战特点(5)

忘情:【原创】从格林纳林之战看美军岛屿进攻战特点(1)

忘情:【原创】从格林纳林之战看美军岛屿进攻战特点(2)

忘情:【原创】从格林纳林之战看美军岛屿进攻战特点(3)

忘情:【原创】从格林纳林之战看美军岛屿进攻战特点(4)

美军在取得重大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1)情报准备仍显不足

加勒比海长期以来被美国视为后院,因此平时的情报搜集工作做得不够。直到发起入侵,美军实际掌握的准确情报少得可怜,战前使用SR-71 拍下的航空照片作用有限。最为致命的是美军居然找不到准确的格林纳达地图,直到最后关头,五角大楼才总算找到一些格林纳达的旅游指南,紧急空运到前线部队手中,权充地图使用。美军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根据旅游地图制订的。

点看全图

被攻占萨林斯机 场跑道,背后山头上硝烟弥漫.JPG

由于情报不及时准确,攻击萨林斯机场的美军第一梯队原计划机降在机场跑道上,可是当 05:00 左右首架 AC-130H 抵达萨林斯机场上空时,才发现跑道被阻塞了。机降是不可能了,但原定降落在这里的战斗群正在空中向目标进发。只得临时改变计划,通知部队紧急准备伞降。

点看全图

占领萨林斯机场跑道的行 军纵队(应该是游骑兵)

游骑兵75 团 1 营 C 连和“三角洲”部队合作夺取里奇蒙德山监狱。情报显示他们只会碰到持轻武器的监狱守卫,却对监狱附近的防空阵地一无所知。实际上,在比监狱高约 50 米的山脊上,对方部署有两门 ZSU-23-2 高射炮,这个位置绝佳的高炮阵地以猛烈的防空炮火转眼间就击落了 1 架 UH-60A 和 1 架 MH-6,造成美军1死6伤。

点看全图

游骑兵1营

“海豹”突击队的另一个目标是“自由格林纳达”广播站,电台的发射站位于圣乔治旁一座俯瞰大海的山上,这个苏联援建的 75 千瓦电台可覆盖加勒比的大部分区域。“海豹”六队的一个小队奉命乘直升机去夺取这个发射站,并坚持到友军前来,其间要尽可能不破坏它。一方面要防止格林纳达人使用电台进行宣传或发送消息,一方面也可在战后方便美军使用。但是关于电台却几乎没有什么确切的情报,电台里有多少守军?附近有没有其他的兵力?他们的反应时间有多长?有没有防空火力?事先一概不知。虽然“海豹”小队于 06:30 完全控制了发射站。但是在这之前,广播站就播送了遭到美国入侵的消息,并发出了总动员的号召。在遭到格军迅速反击后,美军发现要守住电台已经不太可能,指挥官决定撤退。他们破坏了发射机,然后且战且退,交替掩护着撤向海滩,游回了在海上集合点等候的“卡隆”号驱逐舰。

点看全图

游骑兵75团1营B连2排,萨林斯机场。注意这帮家伙全部着老式(越战时期)装具。枪架上的那挺M-60带一具夜视仪

在攻击总督府时,美军对总督府附近的兵力部署、高炮阵地等信息一无所知。结果载运22名“海豹”突击队的两架“黑鹰”抵达目标上空时,立刻遭到部署在网球场后的树林里和毕晓普住宅旁的两门高炮的猛烈射击。一架直升机被击中,一名飞行员和一名“海豹”队员受伤。在随后的战斗中,“海豹”突击队被反击的格军困在总督府里超过24小时,前来增援的AH1也遭到沉重打击。

如果对手不是如此弱小,如果不是双方实力相差如此悬殊,很难想象美军战前情报准备不足会带来何种灾难性后果。

点看全图

“总督府”战斗中陆战队飞行员Tim Howard中尉的AH-1S被击落并燃烧.jpg

(2)美军各军兵种间通信不畅

24 到 25 日的午夜,“海豹”突击队的 13 名队员乘两艘“海狐”特种作战艇从“斯内林堡”号出发,走Z 字航线避开格林纳达巡逻艇,在离海岸 2 海里的地方放下两艘充气橡皮艇,前去侦察珍珠机场附近的滩头,以确定在此处发动两栖登陆的可行性。抵达后他们发现格军在这里构筑了严密的防御阵地,不适合进行两栖登陆,于是向“关岛”号发出了“步行的钉鞋”的代码。战后才知道陆战队指挥部根本没收到这个信息,仍然按计划进行了两栖登陆,他们为此所冒的风险毫无意义。

点看全图

游骑兵75团2营无座力炮分队。这些无座力炮在随后的战斗中成为游骑兵抵挡古巴人BTR装甲车的唯一指靠.

在总督府战斗中,美军携带的唯一一部电台损坏,与“关岛”号上的指挥部失去了联系,情急之下只得使用总督府的固定电话向北卡罗莱纳布雷格堡打了个对方付费的国际长途,让那里的值班军官向“关岛”号要求火力支援。

由于缺少一个完全综合的、共同的通信系统,在格岛北部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和南部的空降兵和特种部队无法直接联系,需要通过军舰的转发站,使得缺乏重装备的特种部队迟迟得不到陆战队装甲部队的支援。与空中打击的协调上也出了一点问题,一架A7袭击了一个美军阵地,导致 16 名美军受伤。

(3)部队的使用不当

12 名“海豹”突击队员和 4 名空军战斗控制组(CCT)成员于 10 月 23 到 24 日的夜间乘 MC-130 前往格岛西南,按照计划他们要在海岸外 40 公里跳伞,然后分乘两艘充气橡皮艇在合适的地方登岸,潜到机场附近侦察。

跳伞中4 名“海豹”突击队员没有及时挣脱降落伞,被沉重的装备拖入海底。在搜寻失踪者未果后,剩下的人转向目标进发,半路上为了避免被格林纳达巡逻艇发现,舵手关闭了马达,可这该死的马达竟然就此罢工,失去动力的小艇被海流越带越远。行动不得不取消,一行人返回了在海上集合点等候的“卡隆”号。次日夜间一个小组再次出发去执行这个任务,谁知小艇又被大浪掀翻,CCT 丢失了大部分装备,任务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次行动是“海豹”首次投入实战。但行动中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必要的渗透方式。在大风中带着沉重的装备离开高速的飞机跳入大海,其危险性显而易见,使用直升机或者直接从水面舰艇出发的风险要小的多。两支互相不熟悉的部队要一起执行任务,配合上也有很多问题。吸取这次失败教训后,“海豹”突击队在以后的水面战斗跳伞行动中,入水前一刻迅速解脱降落伞也成为“海豹”的标准动作。

当时美军的大部分高级指挥官对特种部队的特点、能力和弱点并不是很清楚,甚至一无所知,结果经常导致对特种部队的误用。

在格岛之战中,美军指挥官让“海豹”突击队夺取“自由格林纳达”广播站,并坚持到友军前来。其实特种部队所擅长的是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迅速进入,完成任务,然后迅速撤出,最好有夜幕的掩护。而并不擅长这样长时间的阵地攻防战斗。

“海豹”突击队只装有轻武器,没有携带AT-4 这样的反装甲武器,也没有任何空中支援,因此在遭到格方装甲车反击时,只能且战且退。“海豹”突击队紧急向陆军游骑兵75团求援,但陆军特种部队此时手头也缺乏重武器,仅有几辆吉普车,无力增援,最后致使广播电台得而复失,“海豹”突击队被赶下大海,游回军舰。

点看全图

陆战队第22远征团(MEU)的一辆坦克,应该是M60A1。此时美陆军已开始换装M1 Abrams坦克。但相对于陆军,海军陆战队在武备上更趋于保守,对于新装备更喜欢让陆军 先试用,等稳定了之后再采用。

在总督府战斗中也有类似问题。最后还是来自“巴恩斯特伯郡”号和“马尼托瓦克”号坦克登陆舰海军陆战队的 13 辆 LVT-7 两栖战车和 5 辆 M-60A1 主战坦克开上了圣乔治北面的格兰德马尔海滩,在空中掩护的支援下,突破了守军阵地。克服了诸多困难,陆战队才将被困在总督府中苦战一整天的“海豹”突击队解救了出来。

点看全图

游骑兵和从圣乔治医学院营救出来的美国大学生

“暴怒”行动对于包括“海豹”在内的特种部队是一个里程碑和转折点,使之有了检验训练成果和专用装备、以及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此战的经验教训表明,无论特种部队多么训练有素,糟糕的情报和拙劣的计划都将导致灾难。总结了这场战争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后,促使美军建立了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统一指挥所有的特种部队,根据各军种的专长分派任务,大大减少了由于各团队之间的联络、计划和竞争带来的问题。

入侵格林纳达之战,是美军在越南战争惨败后,重整旗鼓,建设职业化军队后的首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次战争标志着整个美国军事力量的复苏,它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越战后美军低落的士气,遏制了苏联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