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人间漫谈之梦的世界 -- wild007

共:💬163 🌺1251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外篇——苏联之路(二)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公平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离绝对有一定的距离,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距离还是一直在放大的。在初始的经济体系论述中,我也列了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偷抢的成本远低于勤劳致富,因此公平其实是个不稳态系统,越公平意味着付出的代价越多。

苏维埃政权在列宁时代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处处充满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大家为了活命也罢,为了理想也罢,通通是“傻傻分不清楚”的(静静的顿河对那一时期的俄罗斯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描绘)。但当苏维埃政权渐渐站稳脚跟,在强大的外地逼迫下拧成一体的各派人士自然也就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理想和现实终究会在激情退却后形成剧烈的碰撞。包括斯大林在内的绝大多数布尔什维克们都曾经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但是随着思索的加深,身份和眼界的变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可操作性的共产主义无论如何也必须放在一边了,苏联迫切需要一种可行的统治模式。

在东方,中国人早就发明了科举,这保证大量贫寒但卓越的年青人有一条上升通道,一位寒士的上位往往会提拔一群原本的下层平民(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东方在古代社会是相对最公平的社会形态,而且相比西方靠残酷竞争来延缓高层的腐化,东方的方式显然更高效且人性化。(实际上自汉以后,中国就不应该被称作封建社会,因为分封制基本不是主流了)

俄罗斯介于东西方文明之间,是实行封建制的而又统一的大帝国。这显然与它信奉东正教有很大的关系,东正教廷可以和天主教一样剥夺封建领主的教籍,但它又不象天主教那么强势,所以俄罗斯同时具备了某些东西方文明的特点。在斯大林时代时,虽然不一定情愿,但是文明的惯性也必然引导苏联人走回老路,当然他们并不屑于把老朽的东正教再抬出来招摇,有一尊更好的“神像”可以为之所用,那就是——共产主义。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国际开始频繁地派出“特派员”去“指导”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革命,所到之处一片腥风血雨。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特派员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获取胜利,而是要保证所接手的“革命力量”能够行使苏维埃的意志,甚至是斯大林的意志。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斯大林要建立“共产主义祖庭”,天下所有的共产主义运动,都必须统一到苏联人的旗下。当然很快,斯大林就发现此路不通,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势还没有乐观到容纳窝里斗的时候,但是苏联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恢复沙皇俄国的道路(俄语沙皇的意思即为凯撒)。

共产主义运动将底层民智彻底开发,苏联人的基础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斯大林时代开始,苏联的教育水准一直就排在了世界数一数二的位置(美国与之相比差远了)。这已经可以保证苏联的精英出产率将高于美国,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别忘记,美英实为一体,再加上作为附从国的西欧,美国在基数上稍占优(美国的体制依然是限制底层民智的,这个后面会说),而且更要命的是美国在二战后几乎把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网罗殆尽,占了很大的先手。

不过随着苏联人口的迅速扩充,以及基础教育的持续加强,形势渐渐在扭转,到60年代初,苏联发射了载人飞船,苏联的国势也发展到顶点。但之后,苏联人却仿佛成了强弩之末,开始在竞争中屡屡吃亏,并最终在登月上一败涂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苏联人在一片大好形势中后继乏力?且听下回分解。

关键词(Tags): #苏联(嘉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