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印度英联邦运动会的一塌糊涂 -- 万兹

共:💬68 🌺356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印度英联邦运动会的一塌糊涂

  最近印度英联邦运动会搞得一塌糊涂,受到全世界的嘲笑。这不是孤立事件,印度的建设总的来说都不怎么样,比如化工厂也搞得一塌糊涂,见印度崛起:神话与现实。这类事件和“印度与中国一样将要崛起”的传闻显得格格不入,令人困惑。有人简单地讥笑一下就过去了,完全忽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印度暂时的困难,印度象中国一样祖上曾经阔过,所以还是会崛起的,应给予重视。对印战略上就有了分歧。

  其实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印度祖上是如何阔的,就能找到印度发展的脉络。

  印度文明是关于“虚”的文明,其核心哲学思想开始于吠陀经典,中间是佛教兴起,后期再到吠檀多的主导。印度哲学表达方式繁多,但主流偏向于比较“虚”的思想世界,物质世界只是一种幻象。吠陀时代是印度文明对“虚”进行外向表达,关注思想的动态形式,重吠陀之理性分析和归纳,社会形成条理清晰的种姓制度。佛教时代,则是对“虚”的思想进行静态内向体验,思想静止则归于涅槃,重皈依,而忽略世俗种姓。吠檀多复兴印度教以后,趋向整体理性把握,涅槃和世俗思想融通,主张不计较结果的行动瑜伽,也标志着印度文明的成熟。三大文明中印度文明最先达到成熟。近代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除了自身文明发展外,显然也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两种内核不同的文明能共存而较难融合。印度文明的优点是,对人内在精神结构的分析准确、独到而且乐此不疲;缺点是,为思想而思想,有轻视物质运动的倾向,或者说重理论轻实践。轻实践显然不利于全球化,必然局限于一地。

  印度人爱吹牛,软件业比较发达,实践方面比较懒散无力,这些特点都带上了明显的印度文明烙印,一点也不奇怪。印度文明已经成熟了,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再发展,所以印度最多只能保持二流区域性大国地位。

  作为对比,中华文明象润滑粘合剂一样注重关联,而不注重“虚”或“实”本身。从先秦时代,中华文明对“关联”进行外向的动态的表达,确立易经规律和仁义道德,社会形成家族宗法制度。到魏晋南北朝印度佛教传入,与魏晋玄学激荡交汇,其内向特点对中华文明向内转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唐宋引发了中国禅兴起,这一阶段是对“关联”进行静态内向体验。由外转内的变化造就了诗词艺术等灿烂的文化,也产生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社会日益内向趋静,直到清末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近现代以后,西方文明的传入唤醒了静修中的中华文明,将会使中华文明走向整体把握的成熟阶段,使自身修养和世俗事功融会贯通。中华文明是三大文明中最后进入成熟阶段的文明,将融合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精华。目前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三步才刚开始,还没有成熟,还有很大发展前景。

  虽然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都是古老的文明,都有着灿烂辉煌的过去,但印度文明已经发展到头,而中华文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曾经融摄印度文明以后有着再次融摄西方文明的前景。二者虽然都吹祖上阔过,意义却不相同,一个是单纯的自我陶醉,一个是为将来的路总结经验。

  文明的发展不是只要科学发达就够了,比如前苏联科学是发达的,但仍然崩溃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组织形式对文明发展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是为了探索进步的文化和组织形式,吹祖上阔过就是很有必要的。

  对印度的态度,应该认识到印度跟中国不是同一数量级的对手,但不应忽视,而应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关键词(Tags): #印度(花怒)#英联邦(花怒)#文明的发展(pzhmzg)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