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壮怀激烈五十军 -- gaogeli
可能让80后出生的一代人很难建立起以前那种意识形态的评价标准。80后基本上是看着《南方周末》、《南风窗》长大的一代,很难理解国共斗争的合法性、合理性,基本上这代人都曾经普遍的质疑过教科书上给出的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多,发现以前大家认可的结论是有问题的。很多媒体、专家、学者得出的所谓结论,都是对原始材料的二次剪接,以自己的结论去找材料,然后在几件可能根本没有任何联系的事件之间建立一种因果关系,或者暗示着这种带有强烈作者倾向的因果关系。
从报告文学的角度来看,《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承担着宣扬主旋律,宏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作者这样写也无可厚非,并且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还是一部极具可读性的上乘之作。只是对于如今的青年一代,可能这部书的价值取向、叙事方式不是年青人所喜欢的,书中一些观点也很难接受,所以我会感受到“胜利者的傲慢与偏见”。毕竟历史已经又过了30多年,读者的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年青人可能更喜欢从个人的角度,人性的角度、或者技术角度分析将军的军事指挥失利去解读这个群体的表现。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的主旨还在于“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政治的角度解释国民党的失败当然很为深刻,但作为被俘的军事将领,其实更应该从军事角度去分析失败的原因。事实上,这些被俘将领中的多数被共产党感化,也是在政治这一课上被感化,而不是军事上的真心服输。这些将领在分析自己任何一个战斗、战役失利时,总是归于指挥体制不畅、派系斗争等政治因素,鲜少看见这些将领在军事技战术上的反思,恰恰是这些因素,才是最为符合将军身份的。我始终认为,任何一种政治上获得的优势不是必然转化为一种军事上的优势,政治优势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军事优势作为基础配合才能发挥出获得的政治优势,并最终转化为一股巨大的力量。
作为政治因素,我们不可忽略的是,他们自身就是当时中国的精英、统治者,他们自身就肩负着维护政治团结、收拾民心的任务。国民党的腐败不是蒋某人一个人的事儿,而是包含这些被俘将领整个国民党集体应该负有的责任。他们是这个统治阶层的中坚,他们在政治腐败、派系斗争等政治因素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代表全部的80后群体。一点读书感想,多多指教。
在写上述文字时,又将作者家庭背景、写作背景略为了解一些,重又看书比较,思考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毕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80后群体所意识形态教育已与之前的几代人差异很大。算是不同年代人之间观点的差异,见仁见智!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压缩 2 层
🙂那本书的作者是个“失败者”之后——就是这批国军将领之后。 2 双石 字0 2010-10-20 19:31:51
🙂当时买这本书就是冲着好奇去的。但全书的说教性太强。 3 2313234454dfsd 字1092 2010-10-21 02:07:54
🙂俺的感受与你不同…… 14 双石 字892 2010-10-21 02:22:32
🙂社会背景,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在这20几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宋希濂、沈醉和溥仪等人的回忆录里曾提到过 1 换了人间 字112 2010-10-22 04:58:05
🙂呵呵,所以才需要更多的人来思考,来发掘,来奉献…… 8 双石 字500 2010-10-22 04:38:04
🙂好文,另谢铢钱 1 什刹海良民 字133 2010-10-18 14: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