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公挑袍的故事3 -- 拂髯客
三
现在我们知道,关羽已经后来被封为武安王,被尊为武圣。文圣是孔子,人家尊他为孔夫子,所以也尊称关羽为关夫子――可是“兵圣”孙武并没有被称为孙夫子――在许昌老城的中心,有一所关宅,据说是关羽当年在许昌住过的地方。里面有做武圣殿,也叫关圣殿、关夫子殿。这些统称为春秋楼。
可是,当年他在许昌时,却是住的很不耐烦的。其实关羽也承认,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对他极好,可是关羽与曹操手下的人关系处理的不好。
说到处理上下级关系,不妨借《西游记》中的人物来说明一下。因为《西游记》中取经的故事代表了传统的经典的官僚主义。虽然关羽生活在是公元200多年,唐僧是公元600多年的人,这个故事应该发生400多年以后。
其实,大家都知道,取经这件事本来很简单,孙悟空一会儿就可以搞定,就是让Piggy(猪八戒)、或者沙僧也费不了多少事。然而,以如来为首的上级领导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为了散播革命的火种,一定要组织一个取经班子。并且,他们都认为选一个领导是头等大事。在选择取经班子的领导人问题上,几乎没有出现不同意见,就选中了唐僧。因为唐僧是如来的弟子。
当年如来招弟子的时候(大约公元前6世纪),有很多的人报考,因为考上了就可以离开中国,到国外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在以前的中国有句口号叫:“到人间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可是那时侯就不一样,大家都说:“到天宫去,到国外去,到钞票最多的地方去。”所以象唐僧、观音、猪八戒、沙僧等的第一选择自然是出国。当然没有孙悟空,因为那时侯虽然做如来的弟子很风光,但是孙悟空对于当和尚没有兴趣,他喜欢自由。考试的内容是数学、佛经、和外语。当然这时的外
语不是英语,因为那时侯英国人还是食人的生番。因为如来是印度阿三,所以考天竺语。当然,是古代阿三,不是现在的印度人。
当时唐僧是个考试机器,分数考的非常高,而观音刚刚及格,沙僧老老实实交了白卷。而猪八戒的天竺语马马乎乎的及格了,因为他喜欢和天竺MM聊天,所以天竺语有一定的水平,佛经老猪可一点也不懂,可是老猪聪明,就在试卷上写:“如来万岁万万岁!”结果批卷子的是如来手下管经书出版发行工作的两位负责人。他们看了唐僧的试卷,我靠,居然是满分,所以他们认为唐僧肯定事先搞到了试题。能事先搞到试题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所以他们就给了唐僧满分,想自己这么照顾他,唐僧一定会好好谢谢他们。可是唐僧是个书呆子,并不知道这回事,再说唐僧是靠自己考的。后来那两位发现上了当,后悔当时没有给唐僧打零分,气得喝醉了
酒红着眼睛找中国人打架。谁知结果碰到孙悟空从天上路过,于是他们就去找孙猴子的晦气,结果让孙悟空给揍的鼻青脸肿,还拔光了头发,仿佛绝顶聪明,知识多的从头上冒出来,挤掉了头发,聪明绝顶。可是他们碰到了别人,又不敢说是被人打的,所以就说是路上因为看一个PPMM,一致于不小心碰到了电线秆子上。可是头发没了,他们解释说自己从此恍然大悟,不再留恋PPMM,要从此做和尚,因为本来他们不是和尚。于是他们改名阿难、迦叶.
观音做人十分圆滑,考试前早就给批卷人送了厚礼。猪八戒和沙僧本来都是粗人,当然也不知道这回事。那两个批卷的人看了猪八戒的佛经试卷,当然不敢给零分。事实上给的是满分。可是他们觉得猪八戒显然是在取巧,再说又没有给他们送礼,所以就给他的数学试卷打零分。其实猪八戒的数学学的极好,高等微积分数学每次都考一百分,所以他怎么也不相信如来出的那些小学加减法居然会得零分。于是唐僧和观音出国去了天竺,而猪八戒和沙僧出不了国,只好去天宫玉皇大帝那里打工。
唐僧这个人除了考试,什么本事也没有,虽然是如来的弟子,混了十世也没有当上佛,还是个长老。他老去纠缠如来,说话罗里罗嗦,如来特别烦他。如来打发他去取经,好让耳朵清净清净。而且也总算给了他一个机会
,如果他办好这件事,就随便给他一个佛位。不然他这么没有本事,如果不从这件事上捞点资本,就算给他个佛位,别人肯定不同意。再说取经这件事有困难还有孙猴子顶着,唐僧没有本事也不要紧。而且还有如来罩着呢。观音也很烦唐僧。开始时唐僧因为比观音大,分数比观音考得高,他管观音叫师妹。后来观音升了菩萨,而唐僧还是个长老,他为了讨好观音,让观音帮他在如来面前说好话,所以他自动改了称呼,叫观音师姐。观音不乐意了,她想唐僧你干什么呀,难道我很老了?人家还没有BF呢。再说唐僧这小子没事老来我面前转悠,人家还以为唐僧是我的BF呢,这不是耽误我吗?所以她巴不得唐僧赶快离远点。
至于其他的佛、菩萨、罗汉、尊者们,大家没事可以吃吃饭、唱唱歌,溜达溜达,谁也不远去领取经这件苦差事。反正大家对自己现在的位子已经很满意了。同时他们又嫌唐僧不会做人,大家怎么也是他的上级,他怎么也应该意思意思,可是他老是觉得自己是如来弟子,那么sei pi(陕西方言,意思是吝啬).让他去取经正好,一是让他受受罪,二是让他觉醒觉醒。阿难、迦叶还暗暗约定,这次唐僧来领经书时,一定要恨恨敲他一笔,谁让他平时不会做人。于是唐僧到天竺的时候,阿难、迦叶就问唐僧要人事。也就是要钱。
在这位唐僧的英明领导下,劳苦功高的实力派人物孙猴子由于很骄傲,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经常在是人是妖这种重大问题上,与领导不能保持一致的看法,所以非常不得唐僧的信任。而猪八戒本事不大,却因为嘴巴甜,天天甜言蜜语,哄得唐僧对他信任有加。取经的结果,唐僧什么也不行,可是他是领导,就很显然的拿了头份奖励。
所以,处理关系是很有学问的。混得好坏跟能力关系不大,但是会不会人做人有本质区别。
关羽来到许昌的时候,他觉得这里的人际关系非常难搞。曹操说过他手下有很多的当世英雄,荀??、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他说的萧何,乃是高祖刘邦当年的宰相,非常有治国之才,曾经月下追韩信。陈平很有智谋,曾六出奇计,跟萧何、张良号称初汉三杰,就是前面提到的白登之围中用了很无赖的手段脱困的。岑彭、马武都是光武帝
刘秀手下的大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在演义小说中,王莽设武科场,岑彭、马武都去了。岑彭小伙子长的很帅,使一口三尖两刃刀,号称花刀太保,马武长的很丑,使一口合扇板门刀,号称花刀太岁。两人打了个平手,可是王莽看岑彭小伙子长的帅,就点为武状元。可见长的帅还是有好处的。后来岑彭、马武跟随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实曹操这么说,一是为了装点门面,表示自己手下有能人,二是收买人心。其实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所以他后来用尽心思骗来了徐庶,而且也打过诸葛亮的主意,因为他知道,荀??、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但比萧何、陈平实在是差的很远,比起诸葛、徐庶也远有不如。诸葛亮曾经自比管、乐,他手下的谋士可不行。管是管仲,春秋时期在齐国为相推行政治、经济和军事各项改革,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乐夷是战国时燕国的大将。当年齐国攻燕,攻下了燕国都城,几乎灭了燕国,乐夷力挽狂澜,曾率军攻入齐国,攻得齐国只剩两座城。曹操手下并没有这种才能旷世的人。而且曹操也知道,张辽、许褚、李典、乐进,离岑彭、马武也有很大的距离。所以他拼命想留住关羽,而且在长坂坡,他很想把赵云挖过来,所以下了一道命令,要活捉赵云,可是赵云又不是猪,等着让人来捉。赵云枪急马快,勇惯三军,是有名的常胜将军。
所以曹操不但没有捉着赵云,反而让赵云在曹操的万马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斩曹军有名上将56员。
可是曹操既然这么说,他手下的人自然深信不疑,渐渐觉得自己真的都很伟大。这一点关羽很看不惯。因为关羽觉得你曹操手下这个也是英雄,那个也是英雄,那天下的英雄也未免太多了。关羽觉得自己在这里混的好了也是个英雄,那就要跟这些弱智加草包相提并论,混得不好,就是说自己还比不上这些草包。而且关羽觉得老跟弱智在一起,会让自己的智商和能力都有所下降。根据是某个时代的某个人的某一句话:“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比如在刘备那里,他兄玄德、弟翼德,所以他也品德高尚,师卧龙、友子龙,所以他也是人中之龙。可是名字中有德的也未必品德很好,缺德的德也是这个德。叫什么龙的也未必就能称为人中之龙,再说古代一种叫恐龙的动物还不是绝种了吗?比如我,有个名字中有个德,可是品德也不见的很长,大家都说我缺德,还有个名字中有个龙,可是现在却活的不如一只狗狗,因为狗狗还有英雄狗,威风狗。现在狗上一个证还要5000,我的户口才值2000。可是关羽和我想的并不一样,所以
关羽觉得在这里呆不下去。
关羽觉得人家不好,可是曹操手下的人看来,关羽这人非常骄傲,一点也不给别人面子,一点也不懂人情事故。比如关羽斩颜良的时候,他一刀就搞定了.他杀文丑时,与文丑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其实他斩颜良时,颜良正在休息,他本来以为关羽会很有高手风度,先让对方上马绰刀,然后有礼貌的互通姓名,再很有绅士风度的数“一、二、三”,然后动手,就如中世纪欧洲绅士决斗一样。可是关羽全不理这一套,颜良见关公冲来,
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关羽割了颜良首级,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献首级于操前。曹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羽一高兴就开始胡乱吹牛“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可是这一下就得罪人了。大家私下都说,关羽你有本事,你NB,可是你不给别人面子。大家都打不过颜良、文丑,你一下就搞定了,这不是要显示别人都是饭桶,就你自己行吗?你就算厉害,也要多打一会,再杀他们呀,可是你这么搞,让别人下不了台吗?你这是严重脱离群众。现在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你在这里替张飞胡乱吹什么呀,你牛呀,你牛别让我们把你“请”到许昌呀。
于是后来,大家见关羽的时候,眼神都怪怪的,以至于关羽经常以为自己出了什么毛病,或是自己的风纪扣没系什么的。可是既然大家跟关羽的关系不好,就没有什么人来告诉他。后来张辽告诉关羽说,你得罪大家了。
关羽知道大家妒忌他,都在盼他倒霉时,更加生气了。其实如果周围的人都在盼你倒霉,这就很麻烦。这在历史上也有例子的。比如大唐帝国灭亡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叫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历史学家都说,那时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那时侯唐朝的一个节度使叫朱温,字全忠的,对唐朝一点也不忠,于公元907年废掉了唐朝皇帝,建立了后梁。可是有一个叫李克用的,被唐朝封为晋王,他因为也姓李,所以一心要再建立唐朝。他建立的唐朝在历史上称为后唐。李克用开始起兵的时候,为了招揽人才,收了13个干儿子,号称十三太保。其中有很多当时的名将,比如李存孝,李思源等人。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个牛人,据说“存孝之勇,克用军中无人能及,千军辟易,万夫莫敌”。当时的名将王彦章也承认,他打不过李存孝。据说他曾力博猛虎,所以在一些武术的动作中有“李存孝打虎式”。可是因为他很有本事,所以李存孝在李克用的军中很遭人妒忌。大家都盼他倒霉。后来李存孝立了很多的战功,可是受到封赏的总是没有
他。他很生气,于是起兵造反。其实他并不想造反,只是想警告一下李克用,别那么不公平,就如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的原因只是为了让明朝对女真人公平一些一样。所以李克用一起兵平叛,他马上就降了。李克用就说:“推出去车裂。”李克用本来也只是做个样子,因为他知道李存孝的本事。本来他想等别人一求情,他就把李存孝放了。可是那时大家都觉得李存孝平素傲视同辈,不给人面子,偏偏又很有本事,所以都不求情,觉得李存孝死了活该。于是李存孝就死了。李克用一看非常恼火,就又找了几个理由乱杀了几个人。当时关羽也想,如果这些妒忌他的人天天找他的麻烦,鸡蛋里挑骨头,自己的日子不好过,关羽还想,如果这些人老在在曹操面前说我的坏话,我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攻城野战之大功,还未必比得上这帮人的三寸之舌。这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是有先例的。再说,将来曹操要怕我功高震主,在加上这帮小人的添油加醋,恐怕对我不利。后世的岳飞、袁崇焕暂不用说。看看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那一个有好下场?所以他就想走了。
关羽想走,还因为他在许昌闲得难受。许昌没有什么好玩的,他只能读书。可是他那里除了一本《春秋》之外就没有什么书了。本来读春秋也没有什么,比如西晋破东吴的大将杜预就非常喜欢看《左传》。可是《春秋》是本很难的书,相传为孔子所著。孔子著春秋的时候,他正穷呢――“仲尼厄而著《春秋》”。因为穷,为了节省竹简,就删了很多字,“孔子笔削春秋,述而不著”,所以就言语模糊、含义晦涩,非常难懂。后来因为谁也看不懂,所以有几个人写了几部书来解释《春秋》比如左丘明的《春秋左史传》,也叫《左传》,还有一些什么《春秋公羊传》、《吕氏春秋》等。所以关羽虽然每天都看《春秋》,可是什么也看不懂。另外,关羽看书有个很帅的姿势。他的胡子很长,所以他右手拖着胡子,然后左手举着春秋,离着眼睛很远。这个姿势虽然很有风度和造型,见了他看书的人都忍不住要喝彩一声到两声不等,但是问题也很多。他的书离眼睛太远,以至于他不得不迷着眼睛看,久而久之,两只眼睛就只剩一条缝了,这个就是他的丹凤眼的来历。当然这个也有不少问题,比如这让人不知道他是不是看书的时候睡着了,所以经常因为没有及时给他盖条毯子而让他伤风感冒。他右手老是拖着胡子,当看书看不懂的时候,一着急,经常不小心把胡子就拽下来,以至于他的胡子越来越少。曹操给他想过一个法子,就是用个袋子把胡子装起来,这显然是当年曹操战马超的后遗症。
关羽想走,可是不知道怎么跟曹操说,于是就去请教甘、糜两位夫人。甘夫人琼瑶的小说读多了,中毒极深,不就是分手嘛,既然大家追求自然齐一律,分手也差不多嘛。于是很自然的教给关羽女孩拒人三大理由。
曹操听说关羽挂印封金,保护着甘夫人和糜夫人的车辆走了,就一直追到了河边的桥上.曹操自以为口才很好,于是就劝导说:"关羽同志,不要离开我呀.我曹操聪明、有智慧、有能力、有才干、有才华、有口才、有权利、有金钱,而且非常非常的喜欢你,你为什么要走呀?"关羽摆出第一理由,“我知道你很好,可是我自己才疏学浅、武功低微,不配跟你打天下呀。”曹操说,“人人都知道你的本事,你不是嫌我吧。”关羽就又说第二条理由:“曹操同志,咱们没有缘分呀。”曹操说:“可是你来许昌住了这么久,我们本来就很有缘分呀。”关羽就使用第三理由:“我心里已经有另外一个人了,他就是刘备。我首先遇到的是他呀。”可是曹操就说:“我对你有感觉呀,。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关羽一看不行了,心想,甘夫人教的东西不大管用,要靠自己的杀手键。他在桥上立马横刀,说:“曹操你忘了以前怎么说的,我愿意决一死战。”曹操一看没有希望了,就想最后给关羽一个好印象,所以送了一件袍子给关羽。关羽把曹操送他的那件袍子,用青龙偃月刀挑起来,摆了个很Cool的造型,然后下桥而去。
我们年青的时候,总觉得换个环境,会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去改变遥远而不可控制的未来,那时候的关羽也是如此,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英雄已经化为尘土,只留下无尽的传说和今天许昌霸陵桥头上石头塑的这个造型。
关公挑袍故事至此终。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原创】关公挑袍的故事3
😄好本事,鲜花! 中虎步兵 字0 2005-02-03 07:07:25
读出了点王小波的味儿 毛锥子 字0 2005-02-03 02:44:20
写手不学王小波,便是英雄也枉然 龙驹坝 字106 2005-02-03 09:10:49
呵呵,王小波写得最好的是他那些比喻,太贴切了。 拂髯客 字0 2005-02-04 18:11:01
很多年以前写这个的时候,正好在看王小波。。。 1 拂髯客 字0 2005-02-03 08: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