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影响深远的日美“自动车战争” -- 妖猫drake

共:💬65 🌺79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不能这么想

日本汽车之所以能够在战后起飞,我觉得凑巧成份很高,美国佬在战后大手大脚惯了,看不上低油耗汽车。而战后因为中东大开发,石油丰裕。低油耗汽车确实没有市场。而且当时谁也没想过会有石油危机这么一说。这是美国人的一时短视造成的。

工业品的世界本来就是高中低各种特色都应该有,美国人一时短视,放弃了低油耗汽车的研发。日本人之前也没有想过,只是根据自己的特点而开发了低油耗的汽车。而且开发过程中也很不顺,因为日本对于低油耗车的开发上借不来“美国经验”,之所以还是坚持开发,是因为战争吃够了没有油的苦头。不得已开发的低油耗车。在石油危机之前,日本车其实在外国市场上业绩不能说是很好的。石油危机恰好给了日本特色工业品一个机遇罢了。

而且战后日本通产省(原来的商工省)对于汽车产业的保护那可真是无微不至,强迫警察用国产车当警车。结果国产车总也追不上犯人的进口轿车。又强迫出租车公司用国产车,用进口车就使劲儿打压。弄到最后出租车司机上街抗议。而且对汽车产业使劲儿放宽信贷,政策从宽(池田勇人时期特别厉害)。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日本汽车业的成功得三三开来看。三分之一是运气(石油危机),三分之一是自己努力,三分之一靠政策

所谓竞争之门关闭,我看不能这么讲,倘若一切从头开始,跟已经成型的对手竞争的话,那简直是让幼童和泰森比赛拳击一般,那怎么也不可能争得过。最后只能被吞并。固步自封的问题我认为反倒是先进的美国汽车工业比较严重,如不然怎么把低油耗车的市场丢了呢?所以我一直认为日本军部还是做对了的,至少在保护下日本能做出来了。而不保护的话日本根本做不出来。原因很简单,就像猫兄说的那样“一切力量都不如利润来的有效果”。如果不保护,那一定没有利润。保护了之后取得垄断地位,而世上再也没有比垄断利润还多的了。所以日本汽车起来了。

对于汽车技术影响了坦克的问题我觉得不能这么看。我觉得更多是陆军战术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日本坦克的劣质。日本陆军实际上对坦克是个三不知,一不知坦克是何物,二不知坦克有什么用,三不知坦克应该怎么用。日本坦克是日本人一贯的盲目学外的结果。别人有我也要有,有了之后干什么就不知道了。因为日本陆军是一支以一战为蓝本建设的陆军,一战时坦克还处于初级阶段呢。正因为日本没有相关的需求,只是单纯想要有,所以日本坦克就是一个摆设。而且日本也不是做不出好坦克,四号坦克就很不错。之所以不错是因为日军吃够了美军坦克的苦头,急需像德军象式那种自行反坦克炮所以才做出来的。需求有了,只不过做出来没多久就投降了。但是四号的发明我觉得可以证明日本不是做不出来好坦克,只不过不需要,所以也不用做太好。一旦需要了,还是可以做出来的。从做不出来到能做出来这也应该算在德国历史学派政策的账上的。

所以我觉得,对于军部和岸信介等人的作为,拿个“不市场经济”的帽子往上一套然后全盘否定,个人意见是有些偏颇。保护对于工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是实际存在的,而且我认为十分重要。所以我觉得中国目前的这样的稚嫩的工业,缺的不是竞争,恰恰是保护。

PS:二战中我看的材料苏联不只靠美国援助卡车吧?当然美国援助卡车质量不错苏军比较喜欢用是真的。例如道奇十轮卡,对于苏联的恶劣路面非常有效。而且美国卡车最重要的是救急,开战后苏军屡战屡败让苏军的汽车生产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厂家产能损失很大是真的。这时美国卡车无疑有救急的功劳

战前苏联年产汽车20万台,世界第六,卡车产量欧洲第一。开战时投入至少15万台汽车运输部队。而且到后来一些卡车型号表现很不错。例如嘎斯-MM(莫斯科保卫战、解放里面经常可以出现那个方形驾驶舱那一款,这款后来经常改造成喀秋莎的搭载车)。到后期反攻的时候,因为汽车工业企业迁移完毕可以安定下来生产了。所以苏联自产的卡车已经挑起运输的大梁了(最典型一个例子是卡玛斯,卡玛就是卡马尔河畔切尔内汽车厂的意思。这个厂是个典型的工业企业搬迁再建)

苏联民用汽车的技术其实一直很是不错,虽然不能跟美国比吧,跟早期欧洲比比是不差的。一般中国人觉着苏联民用汽车烂应该是因为嘎斯69(北京212)屡受诟病,但是不能忘了嘎斯69是二战乃至战后第一代的产物,这么多年的老车,甭说嘎斯212了,威利斯吉普也一样。以后来的汽车技术发展来看,老毛子并不差很多。拉达和俄罗斯人已经初步实现国民车理念了。倘若您将65-75年间日本街上的汽车照片对比一下拉达和俄罗斯人。可以看出来差别不是很大。都是现在看起来那种老爷车。到了70-80年代苏联小型汽车开发出来几个很牛的车型,一个军用的例子是嘎斯312(好像是这个型号,具体忘了不过我看过照片)悍马斯基。比美国佬的原装悍马还早就上了装甲,足以说明其发动机的强悍。苏联汽车落后是80年代末。原因很多,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理由,首先是苏联也没有省油这么一说,跟美国佬一个道理,老毛子有的是油,开发省油车干什么呢?所以低燃耗从来不是老毛子的开发对象。这样老毛子车肯定卖不出去(事实上他似乎也不太重视卖这个),和美国车一样积压。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汽车成功了。第二老毛子别的军工项目上烧钱烧太多,小汽车这个东西更注重单纯扩大产量,牺牲进一步的改进性能,搞国民车,这样出政绩。而技术发明不多了。而在卡车上则更加注重装载量,或者暴力美学那种卡车怪物(插一句苏联卡车技术一直蛮不错的,近几年达喀尔卡车赛成绩斐然)第三苏联无可质疑的不注重消费者的意向,没有美国那种系统的市场调查。这点上无疑苏联式的经济模式统的太死,已经从计划经济蜕变成管制经济,两边脱节。第四是苏式的工业思维影响厉害。这些汽车厂往往同时是苏联的军工汽车厂,所以汽车设计的时候往往用军工思维往上套。苏军那种大战思想里面就要求载具要“傻大黑粗”。要廉价而且管用。人机工学什么的都是次要问题。无疑这种思想要影响从设计到制造一系列的内容,这无疑影响了苏式汽车的形象。加上苏联本来就跟美国争地盘没争过。争第三世界的地盘本身就是在为自己的汽车争垄断市场。所以苏联汽车自然形象不佳(美国人宣传也有关系)。

不过俄罗斯这几年也发奋干了些,新拉达几年前已经出来了。不过是走的高端跑车的路子。不知道俄罗斯能不能走下去。

通宝推:johny,金色阳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