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茗谈(二十六)-1 -- 本嘉明
昨天说了两段书,这一看,居然木有反馈,一眼眼人气都没有,比郭德刚还要周立波,真是情何以堪。
本来,接下来是说日本大企业对总裁的培养制度。大家既然今天有所提问,就先荡开一笔。
(一)
小本一般不做亏本多余的事,为什么现在要来这一段书?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金融攻击,据我的观察,有粟裕大爷的指挥风格。
林总对粟总(请允许我这么尊称),是很佩服的,说过一句:“粟裕净打神仙仗。”
林总的风格,是:摸不准时比较谨慎,想得很多;摸准了后下手很狠,而且穷追不舍,坏事做绝。所以林彪要看到70%的胜算,才肯出手。问题是对方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你看到了70%,他至少也能看到55%的危险,能反猜你的进攻计划。而粟总胆大,往往自己刚看到50%的胜算,已经果断出手。而此时对方只看到35%的危险,还以为不妨一搏(比如说,热钱还是可控嘛)。
而粟总出手时,并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无法有全盘的计划。全靠主动出击,把敌人调动起来后,观察对方迟缓和薄弱的环节,然后果断投入老本,以无厚入有间,放手一拼。这种冒险打法,需要两大优势:一,自己指挥时随机应变的水平和命令下达速度,要高于对手。二,自己的部队,执行命令不打折扣,调得动用得上。
所以粟总的戎马生涯中,从中央获得的资源远少于林总,战功却不相上下,就因为林彪其实浪费了不少战机,而粟裕每赌必上,每上必赢(当然也有一些失算),敢打神仙仗,一点渣子都没有浪费。
以目前而言,美国不得不学习粟总,因为一,美国没有时间犹豫了。二,美国在金融战(准确说,是经济总体战)中,指挥艺术和部队的执行能力,都远胜对手(比如说,中国对手)。所以,一旦美国认为自己有了55%的胜算(由于信息单向透明,中国人会慢一拍知道),有很大的可能出手,先打起来再看,情况不妙再歇,反正中国很韬,被你撩拨一下也不会喊什么,只会庆幸总算没搞大------所以美国出手,几乎是无成本,为什么不试试?
1997年,日本为什么早不搞,晚不搞,这时候清洗了大藏省,毁灭了“运输船队作业”制度?
我上回书故意漏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过大家好像没有注意到。
我认为,是美国无形之手,推动日本的首相官邸,摧毁了大藏省驾轻就熟的“运输船队作业”。因为这个制度,就是蒋军所惯用的“刺猬战术”,重兵猬缩一团,强外弱内,击首而尾应。美国的花旗集团早在1960年代,已经进入日本金融市场,但强龙不斗地头蛇,而且是一整窝大蛇小蛇。不把这一窝蛇打得四散乱窜,各不相顾,美国哪里会有“猎火鸡”的机会?
在人类的三大产业中,服务业确实是最讲“道德规范”的一个,因为第一和第二产业,做得出来就是硬道理,互相比较的标准很刚性,所以诺贝尔卖炸药发财,居然也理直气壮开奖,因为你能造好的炸药出来,大家就服,就翘大拇哥。而第三产业,不制造实物,比较好坏的标准很软性,所以口头禅多讲讲道德经,就很应景。但问题是,讲有个屁用?
美国安然完蛋了,CEO被拎到国会挨骂,老头一脸无辜:你们怎么不查查GE?他私设影子公司上千,倒钱做帐比我溜多了!莱曼兄弟完蛋,CEO到今天还“祥林嫂”:那会子比我糟糕的还有,凭什么是我?
可见,在第三产业,要谁死,要谁活,是幕后老板们敲定,不是道德经和圣经敲定。敲定后,随便安个罪名,推出斩了------因为老百姓没有一个刚性的标准说,你做得明显不对,所以最高权力可以无监督地滥用。当然,这个罪名,并非“莫须有”,但按这个标准,可以严打的有很多,公平性就存疑。
同样的,“运输船队作业”虽然藏污纳垢,有先天的缺点,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凭什么,就不能念念推动日本经济起飞的苦劳,三七开地看待问题,治病救人呢?
因为美国的强力逼迫,日本ZF不得不一刀毙命。当然反过来看,如果不是一刀切,由于有黑社会的影子,稍微松动一下,这次金融体制改革就很大可能完全失败,原地踏步。
由于道德标准不刚性,没有普世的统一性,美国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任意“杀人”。1997年,日本的ZF和人民都被美国的道德口径所洗脑,认定日本自己的银行以及金融监管体系,落后野蛮,道德败坏,不杀不足以谢“全世界关心日本之文明开化的亲切人士”。但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再过20年,虽然美国自己死不松口(哪怕慢豆腐判了一百多年,他儿子自杀身亡),全世界人民却异口同声,认定美国的银行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更落后野蛮,更道德败坏,不杀不足以谢“全世界关心普世文明存亡的亲切人士”,以至于到了“你不杀,我们替你杀”的地步,怎么也要出这口鸟气。
而日本的这一失足,换来的是什么?
这世界,自信最要紧。你那套不错,我的也未必赖。
(二)
小本个人看法,日本的企业家的培养,分成两个部分:
1)制造业企业家的培养。
2)服务业企业家的培养。
我们今天说的,是日本银行对于总裁的培养,也可以引申为其他日本服务业领域企业家的培养,和台湾韩国相类似领域企业家的培养(比如说,南朝鲜的李明博)。
对于制造业企业家的培养,日本的目标,是:培养“狼”。
对于服务业企业家的培养,日本的目标,是:培养“狗”。
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制造业大企业,无一例外是外向型的,到世界商战的丛林里,狗是不顶事的,经过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冲出来还能生存的,必然是狼。
而日本的金融服务业,掌门人几乎只培养“狗”。举个例子,日本在1980年代,银行业大举进军海外,后来退潮后,海外布点的职员被撤回。这些撤回的中层人员(比如分行经理),有海外工作经验和国际视野,当然比国内鼠目寸光的同级要优秀。但事实是,这批职员由于国内网点也在萎缩裁员,基本被弃置,卸磨杀驴,因为他们在银行内部,是没有用处的。
看中“狗”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日本自古以来的“精英体制”。
日本的精英体制,是有意识地选拔少数精英,倾注大量资源培养,摆在第一线给外部对手以震撼,同时在内部给普通员工以刺激。在二战初期,日本选拔的海军航空飞行员精英,全部在一线部队,对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飞行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中途岛失利,日本不仅失去四艘航母,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大批最好的飞行员,替补上来的后备力量素质很差,美军很快就看做了“猎火鸡”空战。
“精英体制”在日本产业界雇员中造成了一个独特现象:在日本大型服务企业和商社中,只有不到5%的精英职员被当作“人”,其余愚笨普通的员工,则贱如蚁蝼,如果不幸遇到不景气,更被看作“成本和负担”,砍掉一个,企业就少一个麻烦。(小企业的情况不同)
但在日本大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这类精英,一是很乖,在团队中往往被大多数人看做不可靠的合作伙伴,因为一有挫折,他们基本的态度是不分青红皂白顺应上级,逃避自己的责任,要指望他们为整个团队大声疾呼,申明事实,门都没有。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融入集体的打算,自己是早晚要升上去的。
第二,日本现在看似文明开化了,比印度要高级了,不以血统论人才。但其实以血统论分等级,也有好的一面,就是一些出身比较高贵而又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会有“罩着下属”的太子爷气概,发自内心有一种领袖魅力。而日本现在论出身,是要看哪个大学。有些寒门的学子,在名牌大学毕业后,野心勃勃而且行事的手段卑劣,他们也能笼络一批“蚁蝼”,但更多地出于厚黑学,随时可以抛弃。
而要当日本的银行总裁,前提条件就是:本银行服务30年,一贯精英。
所以,在日本,如果一个大企业主管能说流利的英语(比如SONY的盛田,他的英语不够好,够用),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必然明白世界的游戏规则,超出普通日本人的狭隘;如果一个大企业主管出身名门,那应该也还可以,因为日本的华族比较讲究体面,很倔,目中无人,但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如果是出身低微,就要小心,因为大家都是一身名牌,举手投足很有气派,他到底是什么货色(比如李明博),很难说,可能人品比你还要卑污。
日本银行的总裁级主管里,很大程度,是第三种人。这种人,怎么可能堂堂正正地去和无孔不入的黑恶势力斗争呢?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给本大加个注释 23 曾自洲 字386 2010-12-12 19:11:37
🙂本大说的书好听! fcboliver 字44 2010-12-12 17:01:40
🙂那我还吃不吃午饭啦? 本嘉明 字0 2010-12-12 18:46:04
🙂【原创】茗谈(二十六)-3
😄木反馈?你喊声“我罢工“试试 光年 字0 2010-12-13 20:55:57
🙂那我不敢,回头把狼招来 1 本嘉明 字107 2010-12-14 06:22:40
🙂听得入迷所以才木有反应的。 liyingwe 字0 2010-12-13 10:10:01
🙂哈哈,砸出点茶钱 cmosplay 字172 2010-12-13 07: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