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与西方的根本分歧是“利益”不同 -- 俺老孫

共:💬19 🌺160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国与西方的根本分歧是“利益”不同

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一个鼓吹殖民中国、分裂中国的中国罪犯捧上了西方的“神坛”,赋与了“炸药战争奖”的荣誉。其干涉中国内政的野心昭然若揭,但却竭力表现出不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残渣余孽,而是所谓“普世价值”的爱心泛滥。

某些中国人对此欢欣鼓舞,高声赞颂善良的西方民主对中国人民的关爱,并希望伟大的民主国家对中国的施加更多、更大的压力来促使中国发生他们希望的变化。

绝大多数善良的中国人把西方人的这种对待中国的这种态度归结为价值观的不同导致的对中国政府、中国现状和中国制度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西方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即不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爱护和关怀,也不是出于与中国价值观的不同,而完全是由于与中国的利益不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的考虑,完全是为了通过干涉和破坏中国现在的和平的国内形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来达到损人利已的目的。

西方国家通过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的海盗和殖民战争,强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资源,从全世界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并用这些资源和财富建立起繁荣富裕的现代西方社会,这种西方社会在社会资源和科学技术及至价值观和话语权等方面都居于垄断地位。因此西方国家通过话语权把他们的富裕和繁荣归结为文明和制度、甚至是宗教的优越性的体现,也就是所谓西方价值观的优越。这些西方国家通过话语权告诉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要想过上西方国家这种富裕的、现代的生活,就必须接受西方的价值观,接受西方的社会制度,按照西方给划定的路线图去行动。

可是那些按照西方路线图去行动,接受了西方价值观和制度的国家过得怎么样呢?除了个别国家过得不错之外,绝大多数都仍然处于贫困、落后乃至战乱之中。这种情况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体现的最明显,越是那些西方国家实施强大干预的国家,越是那些完全移植了西方的选举制度的国家,越是贫困和落后,越是战乱不止。在这些国家里,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是这些国家的森林、矿产、土地主要都不掌握在本国手里,而是被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其结果就是这些国家的财富都被少数人所持有,而广大的人民则仍旧生活在贫困之中。

那么西方国家真的是在推广他们的价值观吗?显然不是。因为许多不符合西方价值观的国家与西方有着密切的关系和政治、经济往来,而西方国家只在乎这些国家的政府能满足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而从不在意这些国家的独裁、专制或者腐败。其中某些即专制、独裁又贪污腐败的政府甚至还是西方国家一手扶持起来的傀儡政府。特别是当某些国家的民选政府表现出要把被西方跨国公司把持的本国资源收归国有,造福本国人民的时候,西方国家更不惜撕下伪善的假面具,发动战争或政变推翻此类政府代之以听命于西方、为西方国家谋利的独裁政府。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世界上干涉别国事务,推翻别国政府,扶持傀儡政权,谋取本国利益的事情干得最多。在这些方面欧洲国家只不过是充当摇旗呐喊的跟班和帮凶而已。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西方国家一向是利益优先的,价值观的位置则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譬如现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以西方的标准比起6~70年代可谓是好了许多,可是在当时西方国家排着队跟中国友好、建交。美国总统更是在没有中美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政府还在限制持美国护照的公民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下就跑到中国来进行访问了,那时的中国政府与西方国家的外交蜜月虽然短暂,但却是外交史上的真实事件。它反映了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拉拢中国,共同抗拒苏联,完全可以忽视价值观。而近些年,从抵制北京奥运和破坏传递和平理念的“火炬传递”活动、支持并煽动“藏独”“疆独”的犯罪活动、用贸易赤字问题对中国施压、在汇率问题上找中国的麻烦、在中国周边国家煽动和制造“中国威胁论”、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进行军事威胁等等等等……都不是出于价值观的考虑,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已经把这种考虑明确的表示出来了,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了,勤劳的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开始与西方国家在全世界争夺有限的资源了,影响到西方人的生活水平了。

在如何应对后起国家对先发国家的追赶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霸主英国的做为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的所谓“价值观”是什么货色,当时的英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海洋上的霸主,其地位就与今天的美国相当,但工业革命产生的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衰退,开始受到当时的是新兴的工业国家德国的威胁,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巴福尔(低声地说):‘我们可能要算是呆子,因为在德国建造了许多的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而我们还找不到一条理由来向德国宣战。’

怀特:‘在私生活中你是一个心灵非常高尚的人。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在政治上不合于道义的事情,向一个完全无害的国家挑战?德国不是和英国一样有理由可以发展它的海军吗?假使你想要与德国在贸易上竞争,那么你们就应该更努力地工作。’

巴福尔:‘那就是说要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准。或许对于我们而言,还是发动一场战争比较简单。’

怀特:‘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思想,真使我大吃一惊。’

巴福尔:‘这是一个‘是非’的问题吗?也许只是一个如何保持我们优势的问题。’……”

——摘自《西洋世界军事史》第三卷 大事记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

1870年的普法战争后诞生了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当时的德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德国开始军事和贸易的双重扩张政策。“……从1894年到1904年之间,德国的贸易总值从36500万镑增到了61000万镑;商船的吨数也增加了234%……”。而当时的英国已经走过了“工业革命”的辉煌时期,经济增长放缓,科技进步停滞,除了还保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以外,在各个方面都被新兴工业国美国和德国所超越,并因为掠夺黄金资源对南非布尔人发动侵略而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德国海外贸易的巨大扩张和其商业舰队的扩大,使英国商业感到了极大的威胁。“……这种贸易的斗争到了1907的,即已经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当时美国驻意大利的大使亨利怀特(Henry White)为美国国务院所指派,到伦敦去探询英国政府对于第二次海牙会议的意见……”。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引述的那段对话,对话中的另一方巴福尔(Arthur Balfour)先生是英国当时的外交大臣。这段对话的记录见尼芬斯(Allan Nevins)所著的《亨利怀特:美国外交三十年》一书。

尽管英国号称是世界民主自由经济的发源地,但从上面的对话中丝毫看不到任何此种价值观,而只能看到为了自身利益的赤裸裸的自私和野蛮。今日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待中国的发展时,不过是继承了昔日的大英帝国的衣钵而已。所不同的是,今天中国也是有核国家,在常规武器方面中国也有足够的自保能力,所以不到最后时刻没有哪个国家敢于把战争强加到中国头上,不得不采用迂回的策略,给射向中国的毒箭套上一件价值观的外衣。同时寄希望于在中国找到一些甘愿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卖祖国的败类做为其颠覆中国的代理人。

因此,把“炸药战争奖”看成是西方价值观的表现实在是高估了西方国家的道德水准。

关键词(Tags): #诺贝尔和平奖通宝推:flyingcatgm,唯义是图,黑岛人,泉畔人家,njyd,细柳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