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共:💬1669 🌺14025 🌵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好吧
家园 还是也说两句吧

双子星之论靠不住,即便有,也只能是胡亥+刘邦,杨广+李渊。前面已经说了,那是战争降低人口密度的效果。具体流程是:A施政不当,矛盾激化,战争爆发,B乘势而起;战争之后,人口锐减,矛盾弱化,此时B什么都不需要干,社会经济会自然恢复的。

所谓双子星,不过是我的一时调侃之语,那个流程是这样的:A施政不当,B登高一呼,天下响应,于是势如破竹砍瓜切菜风卷残云,大功告成。然而席不暇暖,C登高一呼,天下响应,于是势如破竹砍瓜切菜风卷残云,大功再告成。B能大功告成,说明:1.必是做了非常正确的事情,2.必是聚集相当可观的人望,3.必是团结和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力量。然而,转瞬之间灰飞烟灭,用蔡明的话说,这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如果比较一下B和C作为的共同点,当能找到当时最广大的人群希望什么,比较一下他们作为的差异点,则能找到人群不希望的是什么。所以,对这种情况的仔细研究,有其意义。所谓双子星者,并非指这两个人是不是一路人,不过是说这种相继形成的改革也好革命也好的高峰,理论上说应该都是对A的一种改变。而B的由盛而衰、由成而败,以愚所见,如果按近代些的词汇说,不外左倾冒险或是右倾投降吧。

土地和劳动结合达到较合理配置的路径有不少,你不会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减少劳动力这一种吧。只有这样,才会认为无论王莽还是光武,都没做什么,也谈不上所做有什么共性吧。

兄台说

最后是不要人云亦云,起码要把“人云”弄清楚再“亦云”。

其实把“人云”弄清楚再“亦云”重要不假,把“人云”弄清楚再“必反”也满重要呢。

王莽本人是大儒(后来的儒家是不认这笔账的),是外戚,他的改革是众望所归。

王莽是大儒不假,同时也是改革者吧,那个众望所归,还是看看到底是对“儒”部分的归呢,还是对“改”部分的归。如果众望所归,何来后来的墙倒众人推呢?至少这样的政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如果您是一个望族子弟,家有良田千顷,您的望肯归么?顺便提醒一下,我们读到的历史,许多是所谓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书面上的东西,不可不信,未可全信。

光武的策略和任何一个战乱之后的新兴朝代都一样,因为人口锐减不得不休养生息罢了。所谓手段温和,王莽也是很想的,无奈面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还是那句话,土地和劳动结合达到较合理配置的路径有不少,你不会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减少劳动力这一种吧?

根本矛盾之说,应该是历史教科书的说法吧。我对这个是有看法的,但是无意在这展开说,抱歉。

小弟见识浅薄,读中学历史的时候还小比较幼稚,书里这么讲,我还真就信了,而且现如今发现信得久了,一时还真转不过弯来了,见笑见笑。兄台对这个有不同看法,那当是开山门的绝学,藏着掖着可不好。

以上供讨论。

顺便说几句不搭界的1:

说到影射史学,我也不信那个,好像有说法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但向阳的叶子绿些,背光的叶子黄些,大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总结一个覆盖较广的规律,存着一个可能有异数的警醒,用这个规律观察事物,或许是个可行的方法。

顺便说几句不搭界的2:

历史需要尽量全面的理解,一鳞半爪得到的结论大多站不住脚;

这个非常同意兄台的意见,所以一鳞半爪的看法,拿出来讨论讨论,请大牛们指点批判,供同学们讨论完善,那是不断进步的方法。这点勇气,小弟还是有的,还不至于被一些叶公好龙的大喝一声“那不是全龙”就唬住了。

顺便说几句不搭界的3:

下河时间不算太短了,期间主要潜水看帖,帖子写过几个,像样的主题帖则没有。主要原因是见识肤浅,而河里大牛众多,可供学习的帖子都看不过来呢。所以偶尔发几个帖子,主要的考虑:一个是看大牛的帖子,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求解惑;一个是有些地方有疑问,请求答疑;再一个是对大牛的看法表示一下支持——白看人家帖子也不好意思么。兄台肯指点,在下非常感激,勉力讨论一二,水平实在有限。金庸在《神雕侠侣》最后写了一个第三次华山论剑的场景,那场景,我看我们是不是不必再演一回了?兄台拉开降龙十八掌的架势,我只好使出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