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唱和萨苏兄的新近作品,共计十一篇 -- 春秋的老胡

共:💬247 🌺2771 🌵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9、是的,八路就是这么打仗的

原帖的地址:

外链出处

萨苏兄《日本兵说八路是怎么打仗的》的唱和之作——

首先大家看一看,和斋藤这一幅漫画情景很接近的战斗是什么样的:

1940年5月29日,著名的八路军回民支队,由河北衡水县大队配合,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先猛烈围攻衡水县安家村据点(日寇设在衡水境内的四大据点之一,位于连结冀中冀南的咽喉地带),诱使驻衡水县城的日伪军出城增援,我军则在衡(水)安(家村)公路的康庄至杨家庄一段设下埋伏圈,伏击日伪军的增援部队。

根据衡水的文史资料记载:战前,衡水县城附近公路那边的麦田之中,我军“从县大队抽出一部分战士,化装成收割麦子的老百姓,一则麻痹敌人,二则便于瞭望,以便及时观察敌人动向”。

此时正是麦收的季节,日军还能不让老百姓收割麦子的吗?中国的老百姓不收下庄稼的话,皇军可怎么进村抢粮呢,难不成皇军为吃上一口饭,也下地做一做割麦子的农活嘛。

而且,县大队的地方武装战士们,在日军眼皮底下摆弄农活也是再妥帖不过了。日军根本看不出破绽,也根本不会有什么破绽——拿起枪杆之前,这一群战士他们本身就是当地拿锄头的农民。

沿途有这么多“敌军的侦察员”,气势汹汹的皇军援兵们从衡水县城一出动就被紧紧地盯上。

根据中方的记载,“敌人在未进入、远离伏击圈时,不断有人来报告敌情:‘到了后马庄村后了’,‘到了康庄村南了’……”而有这样源源不断的情报,这一次伏击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这一次伏击战前,无疑也曾有“某个李向阳正在做战斗动员:‘一个增援的日本兵也不放他过去!’”的场景,而且,进行战斗动员的是赫赫有名的真实英雄——八路军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

有较真的读者也许会问,前面的战例只有化装成田野里的农民,斋藤画出的捡粪的农民(“敌军的特工”)、田野里锄地的农民(“敌军的侦察员”),在八路军的伏击圈附近都凑齐,这种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各位就看这一次战例吧:

山西省浮山县文史资料的记载,1943年4月13日晨,浮山县梁村沟伏击战,我军“南岸崖头上的嘹望哨,由分区侦察员化装成拣粪的老乡,发现响水河敌人出来,即按规定信号报告沟底联络哨”,而沟底联络哨的造型则是挖菜的老乡:身上穿的蓝棉袍,头上包的白毛巾,只是身旁的篮子里悄悄放的是用于防身的德国造驳壳枪。

拣粪的农民,锄地的农民都有,这下和斋藤的描述一模一样:八路军的“特工”、”侦察员”就在日军的身边。

日军从响水河炮楼出动后,崖头上拣粪的老乡猛地摘下包头巾,在空中画圆圈,沟底下挖菜的老乡立即也摘下包头巾,照样在空中画圆圈。“信号似无形的电流,一下子就通到了每个同志的心上”,战士们都知道日军的位置了。

而被我军牢牢掌握着行军动向的日军,焉有不吃亏之理?梁村沟这一仗,歼敌近二十个,俘虏日军的小队长,缴轻机枪一挺和“三八”式十几支。

实际上,敌后战场上会让日伪军更觉得防不胜防的局面是,化装成锄地农民的“敌军的侦察员”、化装成捡粪农民的“敌军的特工”,不只是瞭望哨而且也会直接发动伏击的,例如——1943年6月,河北省新乐县的一区区委书记王世荣带领二十名地方武装人员,化装成拾粪的、割草的老百姓,分散在正莫、辛岸两村交界的玉米地之中,在日伪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成功伏击日军设立的伪新乐城情报所。这一次伏击成功之后,县抗日游击大队又用化装伏击同样方法,连续消灭十来个叛徒汉奸。这样,极大地震慑了新乐城里城外的敌伪人员。

抗战中,我军绝大部分的部队,长期没有电台,战斗中难以进行沟通。而日军为事先快速调兵和封锁分割根据地,修筑有密集的公路网。我军为达到成功伏击或阻击行军中的日伪军的作战计划,就必须对日伪军的行军路线和已到达位置有紧缺的掌握。于是,究竟能否可以及时获取这方面情报,是关乎八路军是否可以取得伏击战胜利的关键。前面提到的战例,就是通过化装侦察为胜利服务的。

而使一个区域的军民都得以及时掌握日伪军的动向,则同样事关战斗的胜利,且也是避免敌后军民们损失的关键。

在敌后缺乏电台和电话等通讯手段的情况下,递步哨、鸡毛信、消息树、报警钟、信号炮、烟火台,这些已通过各种抗战红色经典而为国人熟知的手段,就成为土办法打胜仗的法宝。

刘伯承元帅当时非常重视“供给情报”的工作,一九四一年二月一日他在《关于太行军区的建设与作战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把民间送鸡毛信的办法,依照递步哨的原则整理之,以使一切情报,一切文件,能适时送达相关机关”……“当作战时,对于野战军供给情报,非常重要,各地民兵游击小组,在发现敌情时,除飞送情报外,并应以手榴弹、土炮、土枪声音或步枪声追随敌人,以惊醒附近军队。各区村的要点应设置号炮、烟火和腕木(在高地设高竿,高竿顶上有一活动木棍旋转,根据旋转角度之不同规定信号)等通信,敌人从何而来,有多少,我们应如何动作,都规定成符号,先使大家知道,一得到警报时,就好照着做”。

太行军区各区村的要点应设置的“腕木”,其实可以说就是一种更先进的消息树。大概也是斋藤画出的“物见”的一种了。

日军行军走的道路两边的山上,是民兵控制着“物见”,给“野战军供给情报”。

曾是太行三军分区三营营长的钟明锋,在回忆文章《战斗在包围圈里》中记载这样的战例:

“(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日深夜,我率领三营到达蟠武公路沿线,任务是伏击敌人的运输队和抢粮队。我三营在当地民兵配合下,隐蔽—在李峪到长乐村之间的一段公路附近。二十一日傍晚,敌三百余人从胡峦岭刚一出发,我军已从民兵设置的消息树(看到几棵树连续倒下)获知敌人出动的消息。三营从枣烟村赶到长乐村东侧埋伏好,这时驻扎浊漳河南岸庙岭村待机的七六九团一营也在营长李德生同志率领下,经麻池沟到达长乐村以南,晚十时。当敌走至李峪与长乐之间的小迪湾时,正好进入我两支部队的伏击圈……”

只有发动人民战争,才可以在通讯的物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动员人民群众,为夺取战斗胜利而织成这样一张联络网。

青壮年都奔赴一线的战场,这样的土办法通讯,有很多就交给儿童团员的。日军眼中那一些八路军通风报信的“物见”,有很多正是投身保卫家园的少年儿童负责的。

红色经典电影《鸡毛信》的主人公海娃,大家都记住他勇敢送鸡毛信的英雄举动。在原著的小说中,其实也有海娃控制“消息树”的生动描写:

“海娃到了龙门山上,便把羊鞭插到腰里,蹲在一棵小树底下。这棵树,光秃秃的,没有叶子,光有枝丫。那时候,麦子早收割了,谷子也出穗了。可是这棵小树,连一点嫩芽也没有。这棵树,遮不住太阳,挡不了雨。可是海娃整天守住这棵树。

他蹲在树下,用手遮住额角上的太阳,朝东面眯缝起眼睛,了望着大山底下的平川地。平川上有条小河,银蛇那样,闪着光。河边是条铁路。海娃眯缝起眼睛,就看见:铁路边有好些灰麻麻的小点子,看起来,就象灰疙瘩似的。爸爸说,那些灰疙瘩,就是炮楼,日本鬼子的炮楼。爸爸说,那些炮楼可大哩,能住下好几十个鬼子。

……灰疙瘩里爬出来一溜黑点子。那是啥?海娃揉了揉眼睛:黑点子更加清楚了,蚂蚁似的爬着,老长一溜,朝龙门山这边爬过来。喝,炮楼里的鬼子出动啦!

这边一长溜,那边还有一长溜……海娃赶忙抓住小树,使劲一扳,——不费事儿便扳倒了。原来这是一棵假树,是用石头支起的,龙门村的人都叫它“消息树”。消息树站在山顶上,村里的人看得见,西山上的人看得见;只要消息树一倒,大家马上知道平川里的鬼子进山了。果然,龙门村的钟声‘当当当’地响了起来。人们赶着牲口,扛着粮食,挑着箩筐,背着包袱,捎着家具,都从村里跑到后山,跑进大山沟里。民兵们也拿着武器进山了,还抬着一门榆木炮。转眼间,钟声停了,村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山看不到了。都到山里藏起来了。”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大家直观了解,日军的一举一动是怎么被人民群众严密监视的。

八年抗战之中,敌后的战场上,就是有这么多生动的细节。翻开尘封的史料,熟悉这样的细节,才会知道敌后的军民究竟是怎么打仗的,也才会明白为什么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一块块敌后根据地可以在沦陷区坚持下去且不断扩展。

通宝推:迷途笨狼,坤若,履虎尾,njy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