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瓜子还在少年时,喜欢到处翻检印着字的纸片看。比如,走在路上的话,瓜子就低着头找地上有没有印着字的纸片;不走路的时候,自然也是东张西望,要找张什么东西来读一下。自然,这纸片的范围包括了厕所里面用过的报纸——比较恶心,不过的确如此。所以这样,仅仅是因为当日各种印刷品如同经济一般贫乏,瓜子那饥饿的求知欲的逼迫下,瓜子的眼睛整日放出攫取的光,如同饿狼一般,绝不放过任何一张带着字的纸。
于是,十几岁的瓜子闷极无聊的时候,捡起四卷本《毛选》来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毛选》?估计有人立刻撇嘴了,自然,这书一眼看上去,写的都是大道理。而且,其中所讲的问题,离我们生活的日子又太遥远,所以容易令人感觉无趣。
瓜子不是什么异人,拿起这本书来,完全是因为没的选择——眼前就这么一本书,不看的话,就要一整天看着天发呆。而发呆,比让瓜子坐牢还难受。
于是,还是读吧。浮光掠影一般扫过一遍,然后小孩子的注意力就转向最感兴趣的地方去了——十几岁男孩都喜欢的战斗故事。
一遍很快扫完,怅然的瓜子立刻发现,又没事干了。于是,不想烦闷的话,最理智的选择,就是接着再看一遍。如此,一遍一遍下来,正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咂摸一下午也能尝到一丝鲜味一样,慢慢就有些东西能咂摸出来了。瓜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不惮于看过一遍再看一遍。
自然,在这一遍一遍的过程中,注意力却不太一样:首先看的,自然是最感兴趣的,比如战斗故事,这些常常出现在注释里面,所以瓜子看毛选,最先看的是注释;第二遍呢,只好去看看那些稍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参加战斗的两边为啥打起来了;然后呢,就是那些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内容,比如两边开战之前开了什么会;再接下来,就要看那些不太讨厌的内容,然后呢,就看那些有点讨厌的内容……最后,瓜子就会发现,这本书好像没有什么地方让瓜子不喜欢看的。
于是,瓜子的少年时代,基本上就是这样渡过的:为了逃避烦闷的发呆状态,反复读这类各种各样的文字。天长日久,在少年瓜子一片混乱的思维中,在瓜子浑浑噩噩的脑海中,渐渐领会到一些别处得不到的道理。在这些道理中,顶顶震撼瓜子的,乃是主席视野之深邃。其思想,早已穿透了千载历史,越过种种炫人的迷雾,直接触及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瓜子愚钝,在反复读了毛选十几遍后,又过了十年之后,才渐渐领悟到,这就是“正反馈”。
引发瓜子领会到这个道理的,乃是毛选第一卷中的一系列文章,包括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总结起来,其核心思想就是“工农武装割据”,这一思想包括了三个概念: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翻检任何一本政治教材,书上都会告诉我们,武装斗争扩大根据地,继而在根据地进行细致改造和建设,而这“根据地建设”的核心,就在于土地革命。
这题目很简单,常常作为一个简答题或者选择题出现在《中国革命史》的考试题中,它对于我们的意义,不过是在考试的时候,能不能拿得到这几分而已。而大家一般也是在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背一下,考完之后立马忘掉,跟我们学过的很多知识一般。然而,瓜子细细琢磨之下,却在考试之外得到了一个认识:这是一个正反馈的系统。
众所周知,中国当日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家都穷极无聊,吃了上顿没下顿,谁给个活路,谁立马就拥有民心。解决这问题的首要问题,即在土地。
将土地分下去,则占本国人口八成以上的贫困农民倒向何方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有了民心,什么事情都好办。在这个基础上,将根据地建设成为牢不可破的堡垒(瓜子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讲完了“根据地建设”,然而,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个词,其中包含着万千琐碎艰苦而具体的工作),继而以根据地的兵员、经济、干部等资源支持武装斗争,继续夺取地盘。而新夺来的地盘,就是新扩大的根据地之来源。将这新根据地牢固建设之后,这新、老根据地则会一般无二地以更多的兵员、经济、干部等资源的支持整个体系。自然,作为其必然结果之一,武装力量随之壮大,于是以更大的规模去夺取更大的地盘,继而将新夺来的地盘建设成为更大的根据地。
若瓜子将其用公式描述一下,即为:
武装力量夺取小块地盘——>在这“小块地盘”进行土地革命——>收取民心——>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提供兵员、经济、干部等资源——>武装力量增强
于是,第二个循环开始:
增强的武装力量——>夺取又一小块地盘——>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武装力量再次增强,力量更加强大
然后,第三个循环开始:
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夺取第三块地盘——>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第N个循环
一直这样循环下去,则根据地将会渐渐扩大,与之同时发生的,则是武装力量随之一轮一轮滚雪球般壮大起来,直至最后,这体系发现,整个国家已经在自己手中,而敌对者已经衰弱不堪,或者投降、或者灭亡、或者逃走了。
事实上,我们回头翻看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之历史,就是这样一个正反馈循环不断的过程。自然,当瓜子看到网上无数轻浮的言论,说这个偶然救了中国革命,那个事件害了常凯申老公公;或者,若非如此、若非那样,则常凯申不会失败,而国朝也不会定鼎云云,实在让瓜子感到诧异——很明显,这些轻浮之人,在中学大学曾经学过的辩证法唯物论在其身上没有留下任何影响,这些无价之宝,早就随着课本,被他们考完试就丢到垃圾堆里面去了。
若我们将这“正反馈”的视角推开去,放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大画卷上考查,就会发现,这是人类历史的通则。
正如瓜子在这个系列中无数次列出的一样,每个在历史上曾领风骚的霸主,其崛起和兴盛,背后都有一个正反馈的体系在支持之。威尼斯如此,葡萄牙西班牙如此,荷兰英国如此——自然,当今黑老大也如此。
瓜子不厌其烦,花费了数十万字来探讨当今黑老大领导下之全球体系——从其源起萌芽到发展演变,一直到其体系完全建成而达到辉煌的顶点,乃至于2008年维持不下去,以金融危机为标志,开始走下坡路,乃至于未来我们将要探讨的其发展演变机制——而列位也不厌其烦,花费了巨多时间来陪着瓜子来扯这些跟我们日常生活根本毫无直接联系的无聊文字,想来其目的就在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知欲:理清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机理机制。
作为美国领导的全球化体系之台柱子,美元信用自然应该是我们探讨的重点。瓜子已经说明,美元信用模式在197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在表面上,美元的锚定物从黄金变成了石油;而在实际上,这锚定物却是从“美国经济”,变成了“美国霸权”,或者美国国家信用——事实上,这霸权和美国国家信用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而这美元体制乃至于其所支持的美式全球化框架所以能够建立起来而日渐增长,其背后自然也有一个正反馈的公式在起作用。
事实上,我们若循例将这正反馈之机制以公式列出来,也是简单得不值一提:
公式好写,然而每个环节之中,都蕴藏着无数的问题需要解决,瓜子下面就努力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美国霸权,乃是全方位的霸权,这个霸权的范畴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宣传等等诸方面,自然,我们更加不能忘记的是,其中,顶顶重要的乃是美元霸权。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宣传霸权云云,是个非常难以定性和定量的概念。瓜子只能约略勾勒一下其大致轮廓。简而言之,美国的霸权,表现在其控制了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等各方面的主动权。或者说,它可以制约别国,而别国很难制衡美国。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美国始终居于主动地位,其他任何国家都居于次要和被动地位的局面。
所以会如此,却又是由美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瓜子历数各个仅次于美国的power,我们可以稍稍窥其奥秘之一斑。
比如俄罗斯,其受制于美国,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经济模式之短脚。
众所周知,俄罗斯自从按照盖达尔丘拜斯等人从哈佛耶鲁那里弄来的《葵花宝典》之指示,挥刀自宫之后很久,才发现一个真理——“即使自宫,未必成功”。从此之后,俄罗斯工业垮下去,而只能靠出卖资源和能源维持国家经济运行和国家收支平衡。
在俄罗斯出卖的有限的各种商品(如石油天然气木材等等)中,石油无疑是最重要的。然而,我们都知道,世界石油定价权,掌握在伦敦和纽约两个交易所手中,由伦敦北海布拉特原油价格和纽约轻质原油价格决定。而这两个价格之决定权,又掌握在美国人及其跟班英国人手中。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俄罗斯之经济命脉、or命根子、or陈唐山“部长”嘴巴里面的“LP”、or随便你说什么,牢牢捏在美国人手中。
这是俄罗斯忌惮之处,也是俄罗斯拼命想掀翻美国霸权,拿回命根子的根源所在。2008年8月之前,俄罗斯挟每桶石油147美元发了大财而自觉元气恢复而底气十足之势,联合了欧洲人,拼命再拉上中国,一起废掉美元霸权,却被美国人小手指头轻轻一推,将油价迅速打下40美元,俄罗斯经济立刻呈现颓势而原形毕露,普京振兴俄罗斯经济之神话马上破产。
譬如中国:其忌惮美国之处,除了美国军事上对华形成了事实上之包围圈之外(这包围圈中,最让中国难受的,就是刺向沿海发达经济地带的一柄匕首——台湾。这个不沉的航空母舰,随时可能成为引爆的炸弹,从而将中国经济之“精华”长三角珠三角搞成一团糟。),还要加上美国的话语霸权。
这话语霸权,主要建立在美欧控制了国际宣传口径这一基础之上。而几个强大的国际通讯社则是其物质基础: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美国)、路透社(英国)、法新社(法国)。当我们查询数据,则会发现,世界上80%(一说90%)的新闻报道,来源于这几家通讯社——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国际四大通讯社。
中国的新华社呢?瓜子只能说,毛主席当年的号召——“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还是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于是,一个让人郁闷的现实出现在我们面前:世界上无论穷国富国,它们听到的报道,都是美国人及其盟友制造出来、炮制出来、或者报道出来的。
美国人传播信息,令大家不再孤陋寡闻,然而,大家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潜移默化中,将会接受美国人的观点和思维——俗称“洗脑”。
更加不幸的是,著名媒体人和宣传专家、大众心理学理论奠基人戈贝尔博士(^_^)的那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虽然在明面上被大家嗤之以鼻,然而在国际宣传领域,却被奉为圭皋,嗯,尤其被美国人奉为圭臬。
于是,当看到上面列出的所谓国际四大通讯社及其跟班们如CNN、德新社之流竞相造谣的时候,我们就会感知到这种话语霸权的威力。
最显眼的例子,莫过于拉萨“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中它们的“辉煌”表演。它们可以将打人杀人的暴徒描绘成一群被人打的受害者。
而同样的宣传在它们的报道中无处不在,比如,无论哪个西方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台湾省新闻的时候,都会跟美共(美国共和党呵呵)中央宣传部的口径完全一致,一字不差:台湾省的地位被以这样的字眼描绘:“中国宣称其为一个叛乱的省份,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没有实际控制过它”——瓜子看了N年的西方报道,从来没有例外过。这类洗脑式的潜台词,直接表现出它们呼之欲出的狼子野心。
然而,话语霸权和军事封锁及威胁,对于中国来说,还算是次要的。中国面临最大的麻烦,在于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控制在美国人手中。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转向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换言之,就是依靠国际市场来获得原料能源和资源,在国内加工,进而将产品出口到国外。由此,完成一次次的经济循环。
在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模式中,我们分明看到,中国需要从国际市场获得能源资源原料,也需要将大多数产品销售到国外。这就是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的“两头在外”模式。
换句话来说,若离开了国际市场,中国就无法完成经济循环,当前的经济模式就会崩溃。而中国进入国际市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WTO)的“许可证”,却是美国人发给的。
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中国彻底拥抱全球化,其标志性事件,即是2001年加入WTO。而WTO,则是美国人一手包办和建立起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看场子维护其运行的、制定和修改其规则的、以及从中获益最大的,就是美国人。进入这个场子做买卖,必须是美国人点头答应了,才能变成现实。
于是,我们很容易理解,中国经济之命脉,在很大程度上,也控制在美国人手中。于是,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何中国在跟美国人打交道、尤其是经济方面的纠纷的时候,经常要强忍着怒气面对美国人的讹诈。(这些讹诈,以及其背后的故事,瓜子未来详细探讨,这里先略过不谈。)
power级别的大国,剩下的,还有谁呢?
德国?作为六十多年前二战战败的结果,其国内尚且驻扎着全部10万美国驻欧部队中的大部分——数量超过7万的美国占领军。
每次当德国不听话的时候,美国的可选项至少有两个,第一个方法比较文明一点,河里的井大已经给大家讲过了:美军做出要撤军的样子,让二战后就被捆住了手脚的德国人(当时为联邦德国,也就是西德)自己面对苏联的百万铁甲洪流——这一招铁定将二战后被阉割过【1】而失去尚武精神的德国人吓个屁滚尿流而大小便失禁;另外一个方法,比较野蛮一些:美国占领军就要拉开枪栓,准备在德国总理府大门口演习一下了。
善良的同学估计立马会撇撇嘴——国内驻有美军有啥了不起?演习有啥了不起的?
瓜子这里给出三个例子,可以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国内驻有外国军队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例子,乃是当年鬼子进攻北平发动“七七事变”的背景。日军凭空出现在北平附近的依据,则是三十年多前慈禧太后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日本享有在华乃至北平驻军的权力(自然,列强都有这个“权力”)。
第二个例子,发生在中美洲——1989年,驻扎巴拿马运河区的1.3万名美军掉转枪口,在来自美国本土的上万名美军支援下,一天就拿下了巴拿马,而将其政府首脑诺列加将军绑走,罪名之可笑,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竟然是“贩毒”!这简直是在侮辱全地球人的智力。
而第三个,则是个更加赤裸裸的例子。它发生在1967年,这年8月20日开始,原本在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演习”的盟友——苏军忽然变成了该国的敌人,数日之内,就一举将其全国控制。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每次德国人在美国人提出要求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给出令美国人满意的回应——比如,井大提到的1970年代德国马克的持续升值。
所以,这么看来,德国的处境远远比不上中俄。而其拉上法国一起组成欧元区以期建立欧洲统一经济体;一起组建“法德军团”进而发展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期建立欧洲统一军事力量;一起组建申根协定区,以期建立欧洲统一行政区等等,无非是基于本国力量之软脚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德国既然深刻受制于美国,那么加上了法国的欧元区呢?
欧元区联合起来,经济实力确是强了很多(经济总量,足以与美国比肩),然而区内驻有美军却依然是一大掣肘。显然美国人不会忘记这一有力的筹码,我们于是可以看到美国人在欧洲隔三差五这儿点一炮,那儿放一枪——整天打炮放枪,再好的买卖也铁定给你搅黄了。于是,我们才看到了发生在欧洲腹地的多场精彩大戏: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
即使不去看军事问题,单看经济政策,欧元区内各国亦不一致,这决定了欧元区在政治上是一盘散沙。打个比方,就如同一群动物拉了大车,却一步也走不了。原来鸭子要往河里拉,小鸡要往鸡窝方向用力,山羊拍着肚皮喊饿而要去吃草,猫儿却大吵大闹要去捉鼠,于是,大家用力方向相反,扯起皮来,“欧元区”这大车自然寸步难行。
话说到这里,我们明白,刨去美国人,这个世界上另外三家真正的棋手中、俄、欧(欧元区),都因为自身的弱点,在这里那里或多或少受制于美国。而建立在这现实基础上的美国力量,就可以约略称之为“美国霸权”了——很显然,瓜子不去讨论的其他国家,包括那个所谓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以及那个传说中领土曾经涵盖整个欧亚大陆、创造了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诸如西施孔子这类名人、创造了四大发明而今日却谦虚地退让到东北亚一隅不足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民国”在内,其角色仅仅是个被人摆布的棋子而已。
整合起来而支持美国这“霸权”的,乃是多方面的力量。这力量包括了军事力量、科研力量、金融力量(代表即为华尔街)、媒体宣传力量等等。
我们翻检这种种强大的“力量”,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贵”。或者说,要花大价钱养活这些力量。
以军事力量为例,瓜子此前曾经列举过美国军力超强表现之一二:比如其超越全球所有国家总和的12个航母编队,比如其相当于世界第2到第10名总和的全球第一的军费开支,比如其一架就要上亿美元的F22战机等等。
以科研为例,且不去说其科研机构那庞大的科研经费,单单讲赴美国读博士后的待遇,即是每年数万美元(瓜子所知,5年前是3万美元以上,不知道目前是多少),这仅仅相当于一个美国普通百姓的收入,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于是,在优厚待遇的吸引下(自然,起作用的,还有较为宽松的科研和交流环境),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以中流砥柱的作用,支持了美国的科研事业。这一洪流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清华北大被称为是“留美预科班”;而作为这一事实的一个小小侧面反映,乃是一桩让人哭笑不得的轶闻:瓜子已经在美的同学则告诉瓜子,其所在实验室,从导师到学生全部是中国人,所以,实验室内部的交流完全可以用中文进行云云,瓜子听了,不知道是该自豪还是该郁闷。
至于华尔街,经过了2008年金融风暴的洗礼,大家都对这一领域之高收入有了充分了解,这不,瓜子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新的报道又来了:2010年年终奖,华尔街分红达到了135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仅高盛一家,就拿出了153亿美元对员工辛苦一年作为“奖励”,平均算下来一个人人均奖励是在43万美元左右。【2】奥黑总统大吵大闹地要“change”,口口声声要打击华尔街“不道德的行为”云云,瓜子算是看到了他“change”的效果了。
甚至,在美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中,这点显露无余。金融危机之前,2006年12月上映的《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中,威尔史密斯所饰演的小业务员推销医疗器材,加上其做纺织女工的妻子加起来的收入,只能让他一家陷入贫困状态,甚至于父子俩要躲在地铁厕所里过夜。而当这位仁兄搭上华尔街这条线后,“幸福就来敲门”啦!这片子拍摄后不久,华尔街就变成了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当然,瓜子知道这个“始作俑者”另有其人),不知道是不是巨大的讽刺。
而其以国际四大通讯社为代表的传媒业,首先也要用大量的钱堆出来。只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调动大量的资源,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球各地每个热点地区安插线索、记者和报道团队,才能使得全世界任何地点发生的事情都能得到及时的报道。
瓜子约略而粗糙地翻检一下美国人霸权具体的几个支柱,也仅仅是从侧面稍稍描绘一下美国霸权的支撑力量。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各个支柱,又是由钱、或者说美元支撑起来的。
或者我们如此理解,只有非常赚钱、只有可以获得巨大好处,才会有无数的人和资本投入这些领域。于是,我们看到,瓜子所列出的几个“霸权支柱”,要么是非常赚钱,要么是美国当局主动投入巨额资金,将其打造成为赚钱的行业。
于是问题回到了“钱”或者“美元”上。这“美元”从何而来?很简单,从印钞机上印出来,(且成本非常低,近于零——四美分一张)。然而,我们注意到,津巴布韦也印钞,而且印钞数量未必比美国人多,结果却是国内恶性通货膨胀,而导致其纸币即使在国内也几近于信用破产。
所以会如此,乃是由于津元(津巴布韦元)和美元背后的支撑力量不同。津元背后的支持物,仅仅是津巴布韦国家经济产出的有限财富来对应之;而美元的背后,却是全球独步的美国霸权来支持之。
然而美国霸权却不能代替商品实物,美元信用之维持,终究需要货真价实的“商品和服务”来对应之。
于是,下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美元从印钞机上流淌下来,继而,与之相对应的商品和服务从哪里来?
经典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货币和商品之间有个“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商品量少,而货币量多的时候,则物价上涨,这后果,用学名来说,即是“通货膨胀”;而反过来,当商品量多,而货币量少的时候,则物价下跌,这后果用学名来讲,即是“通货紧缩”。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单凭日常的生活经验,我们都可以知道,通货膨胀对于经济有破坏作用,而通货紧缩亦对经济的发展有严重的打压作用。【3】
所以,为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货币供应量要相应变动——货币供应量多了不好(后果是通货膨胀),少了更不好(后果是通货紧缩)。
而我们又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美元从美联储的印钞机上流出来,却不仅仅限于在美国国内同行,而是通行于全球,而且,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在前文中,瓜子已经引用西班牙《起义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两组数据说明,这个“绝大多数”,用数字来表示,乃是92%甚至97%以上)的美元纸币是流向了美国国外。
所以,我们心中须得明白:美元流通的主要领域,乃是国际市场;而与之相对应的,首要和主要的,就是国际贸易中(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和服务。
话题终于引导了正主儿——WTO上。为何这么说呢?瓜子已经无数次强调过了,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框架就是WTO。也就是说,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做生意,一定要在WTO这个“场子”里面进行。
若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打比方的话,将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易比作卖菜买菜的话,瓜子可以这么说,任何人卖菜都要去菜市场卖,任何人买菜也要到菜市场买。
讲到这里,自然有人不服气了,若菜农偏偏要在大街上、菜市场外面摆个摊子,又能如何?瓜子说,能如何?很简单啊,城管立马出现了,继而卖菜者身上会发生何种情形,还用瓜子多说么?
而若要进场子(菜市场)卖菜,卖家就要给市场管理员缴纳费用,而这费用,除了卖菜者消化一部分外,有一部分亦必然将会摊入其所贩卖的蔬菜中,进而由买菜者承担之。换言之,就是买卖双方共同出资,承担了缴纳给市场管理员的费用。
说句题外话,瓜子就是喜欢这样类比。其中妙处,在于一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大道理,这样来推测之,可以比较快一些地弄明白。自然,这个道理是金庸老爷子教给瓜子的。《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明教密道中自学“乾坤大挪移神功”之时,金老爷子这么说:
既然医理和神功可以互通,那么卖菜和国际贸易也相差不远了,自然,瓜子家门口的菜市场和WTO这个国际贸易框架的运行规则,在本质上也是一回事。
故而,当瓜子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心中豁然开朗,只是心中可惜,当这个道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的时候,当不明真相的群众忽然改为明了真相的时候,那一大帮子满嘴经济学术语,把简单的问题弄成“哥德巴赫猜想”一般的世界难题以至于其本人也被自己弄糊涂了的专家学者就杯具了——以后再靠大嘴巴混饭吃,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嗯,没错,所谓高手,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迅速解决;只有自己也不懂的笨蛋,才会用将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用最复杂的语言,搞成顶顶复杂的难题——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自己也不懂,只好忽悠晕了大家,让人不明真相之余对其产生敬畏之情。
返回头来看那个无数专家学者靠上去以阐述其机理而混口饭吃的WTO,在其内部,的的确确如同菜市场一样,买卖双方都要向“市场管理者”缴纳费用。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菜市场中,买卖双方缴纳的对象是市场管理员,而WTO之中,向买卖双方收取“管理费”的,乃是拥有霸权的美国。
自然,国际市场较之瓜子家门口的菜市场,其运行机制复杂很多。非常突出的一点,即是这缴纳“管理费”的方式,并非如菜市场一般,由卖菜者直接将人民币交到管理员手上,而是通过买卖双方“必须使用美元交易”这一行为实现的。
嗯,只要WTO框架下,无论哪国做买卖,其交易媒介,主要是使用美元进行的,那么,瓜子所说的,美元信用就得到了强力的支撑,而美元从美联储的印钞机上流出来,流到美国国外,就对应了世界贸易中数以万亿计算的财富(商品和服务)。
其时,美国人才能够实现如此一个炼金神话:
继而,美国才能够以全球5%的人口,消耗了全球25%的资源。继而,以这“炼金神话”为后盾,瓜子以前在《全球化最后一班车——以后没有了》一节中所提到过的一系列事件和美国购买的各种特殊和不特殊的“商品”,才能实现:
而在这些特殊与不特殊的“商品”之滋养下,美国霸权于是愈发强大。一个“正反馈”循环模式就此建成。
于是,我们明了这一奥秘所在;美国霸权之维持,全赖于其霸权与美元之间形成的正反馈。
这一“正反馈”,瓜子已经在上文中以公式的形式列出,若用文字来描述的话,亦即;
美国霸权维护美元信用,而美元信用之坚实,又为美国霸权带来了巨大的“反哺”——吸取全世界各国的鲜血,以滋养美国霸权这一(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传媒等等各方面的、全方位的)暴力机器。
【1】别的不说,连德意志民族的“龙兴之地”东普鲁士都丢了,其意义,用瓜子讲过的一个比喻来形容,就是:相当于陕西河南从中国独立出去了。
【2】参见搜狐网2011年2月12日的报道《华尔街发1350亿年终奖创纪录 王健称奥巴马明白》外链出处
【3】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货紧缩对经济没有好处,这点是大家公认的。然而,现代经济学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促进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其原理也比较简单:通胀的结果,是人们手中的纸币贬值,亦即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会逐渐减少。于是,这会逼迫人们赶快将其花掉:要么将其投资,要么将其用于消费。而无论货币用于投资而进入生产领域,或是货币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而进入消费领域,都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自然,这种好处被本国央行采纳。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一般来说,本国央行会如此思考问题:未来一年经济增长率预设为8.5%(商品和服务增长8.5%),而其货币发行量增长率则预设为17%(亦即同一段时间内,所新发行货币的量,是实物财富增长的两倍,或者多出8.5个百分点)。
换言之,假设上一年财富总量为100,货币总量亦为100。那么,未来一年中,财富总量会变成108.5,而货币总量将会变成117。若一人持有货币在此一年中不投资亦不消费,那么他的货币购买力将会铁定损失8.5%。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老兄能否多说一些 西瓜子 字30 2011-04-08 11:36:05
🙂鸦片贩子的习性果然还没改…… 5 wwwfarm 字59 2011-02-16 19:19:02
🙂不错 1 天涯睡客 字44 2011-02-15 07:26:52
🙂十三(二十四)、奥秘在于正反馈
🙂回头看,还是牛,建议 范进中举 字83 2012-06-12 22:38:40
🙂我是这样想的 14 西瓜子 字1087 2012-06-12 23:44:14
🙂如果抓细节的话,很有意思 11 范进中举 字527 2012-06-13 08:08:35
🙂我也是这么想的 1 西瓜子 字230 2012-06-13 09: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