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嘉木读诗】诗经·卫风·匏有苦叶 -- 南方有嘉木

共:💬37 🌺27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喜欢古诗词的音乐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读读古诗词的音乐美

小学时,语文老师讲,古诗在古时候是可以唱的。流传到现代,乐谱散失了,只有文字流传了下来。故而只能读了。

于是便满脑子地想,哦,古诗词是可以唱的,真的吗?

试看这一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用普通话/国语读出来,

chun°° ri°\ chi_/ chi_/, hui°\ mu°\ qi°° qi°°

就算没有乐谱,也可以从汉语的声调里看出一丝旋律的痕迹。那就是,高音,高低音,低高音,高低音,再回到高音。但是距离歌唱,好像还缺了点什么。对,节奏。就是缺了节奏变换的点缀。

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一般说来友三种美,值得我们去品味。那就是,旋律,节奏,与和声。节奏,不光是旋律有规律的变化。而是在旋律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规律的变化。

拿上面的古诗来说,用普通话/国语读起来,除非加入我们人为赋予的长短音,否则,八个字每个字所占用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那么,一般我们如何人为地改变读音时间呢?

第一种:把迟迟与萋萋连读,于是第一个迟与第一个萋读得很短:

chun°° ri°\ chi_ chi_/, hui°\ mu°\ qi° qi°°

第二种,在日与木之后稍作停顿

chun°° ri°\ -- chi_/ chi_/, hui°\ mu°\ -- qi°° qi°°

这么两种读法,都可以增加这句诗的节奏感。

但是,这样的节奏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节奏感。那么,最多的,最普通的,还是我在(大陆)小学中学上早读课时候,与同学一起大声的,没有节奏变化的标准普通话/国语读法。

那么,古人读诗真的是这样吗?

考虑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写古诗词都是要按照平水韵来的。那么,按照平水韵该怎么样读呢?

节奏感出来了,在按照平水韵的要求读的时候。因为,日与木,都是入声,分别读作

日 rie°: 木 mo°:

其中,日读得没有普通话/国语那么翘舌,而且读得短促,舌头回收,隐隐然有t音没读出来,木不再读作mu,而是mo的音,同样短促,舌头回收,隐隐然有k音美读出来,于是,上面的那句诗就读作

chun°° rie°: chi_/ chi_/, hui°\ mo°: qi°° qi°°

这里的节奏感来自于日与木短促音之后激越的停顿。

其实,这是非常类似于几十年前南京话的读法。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是现代称作为江淮官话,或者说下江官话的方言。与下江官话对应的,是成都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或者说上江官话,也可以这么读。所不同的是,下江与上江的高低降低高升相反。这么说吧,入声,在下江,是高音顿挫°:,而在上江,是低音顿挫-:。除去入声,阴平在上下江相同,都是高音舒缓°°,但是阳平相反,上江是中低降调-_,而下江是低中升调_/,而上声在上江是高低降调°\,去声在上江是中低高转折调,而下江呢,在上声与去声上与上江正好相反。

普通话/国语是从南京话,也就是下江官话发展而来的。所以声调除去入声外都与南京话差不多。但是所有的入声都在普通话/国语,或者说北京话里边消失了,所谓的入派三声。东北,山东河北基本一样。而中原和西北地区是入派两声。山西话依然保留了入声。西南现在被认为是入派一声,也就是阳平。其实也就是低音顿挫不顿挫了,拖长一点,就被新文化运动的人们认为是阳平了(虽然听起来还是有差别)。

好了,再看另外的两个例子。

一,大家用普通话/国语读一读

不需归 bu°\ xu°° gui°°

按照平水韵,不,读作bo°:

与是,

不需归 bo°: xu°° gui°°

因为不音的短促加停顿,立马显得需归两个字的读音拖长了。而那首有名的渔歌子之所以叫做渔歌子,那是真的象歌唱一样的。

西塞se°: 山前白be°: 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ro°: 笠lie°: , 绿lo°: 蓑衣

斜风细雨不bo°: 需归

尤其是最后的两句,因为入声的短促顿挫而导致青,蓑衣,需归在读音和听觉上的拖长,其音乐咏唱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二,白居易的草

离离原上草

一yie°: 岁一yie°: 枯荣(rüeng)

野火烧不bo°: 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jie°: 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bie°: 情

尤其是最后一句,因为别的短促顿挫,使得前面的萋萋两个字的连读一下子丰满了起来,而最后的情字则不可避免的被拖长了音,使得整句很有音乐感。

票友非专业。自我欣赏类的。

忘了楼主的诗了,罪过罪过。添加如下: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这里的叶,涉,则,厉,揭都是入声。发音(不论尖团)为

叶ye°:,涉se°:,厉lie°:,揭jie°:

他们因为顿挫而没有发出的音是-p结尾。而则ze°:是-k结尾。

按照上江成都的读音厉揭是入声读音,但是在网上的平水韵里边好像都不是入声,而是去声,发-i结尾。

不过还是入声读法好听一些(个人感觉)。

匏有苦叶ye(p)°:,济有深(shem°°)涉se(p)°:。深(shem°°)则ze(k)°:厉lie(p)°:,浅则ze(k)°:揭jie(p)°:。

通宝推:青青树叶,一的W一,史文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