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邶风 柏舟 -- 重耳

共:💬22 🌺1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邶风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这首诗是名篇。《毛诗序》说,“《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两千年来,老实人和聪明人对这个说法都没什么大的异议,“新台之丑”也成了个成语。卫宣公名晋,是卫前庄公扬与戴妫之子,桓公完的弟弟。公子伋是宣公与夷姜之子,当时是卫世子,后来被父亲宣公与弟弟公子朔派出刺客刺杀。这里说的“伋之妻”,就是宣姜,她是齐僖公禄甫的女儿,齐襄公诸儿的妹妹,鲁桓公夫人文姜的姐姐。丑事就不多说了。

这首诗里有几个不认识的怪字,仔细看看。

蘧篨,读作“渠除”,什么意思,说法有好几个。《说文》:“籧篨,粗竹席也”。《方言》:“簟,自关而西,其粗者谓籧篨”。这说得通,粗竹席卷起来成筒状,就是捕鱼的工具,笱,或者叫罶。后来这个词儿也确实是这么用的,例如陆游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阊门边。”

后边还有“戚施”两个字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有的书上把“蘧篨戚施”四个字放一起解释。来源还是“粗竹席”,粗竹席卷起来硬挺挺的,于是“蘧篨戚施”用于描述两种残疾,“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翻译成现在的说法,蘧篨就是鸡胸,戚施就是罗锅。这说法最早见于《国语》。《毛诗传》里也是这么解释的。后来这种用法更多,例如王安石:“盖自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聩、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尽其才。”

更精彩的一种说法,说蘧篨和戚施都是癞蛤蟆。这说法的来源可能是《韩诗传》。《韩诗传》已经失传了,反正《本草纲目》里说引《韩诗传》,戚施是癞蛤蟆。

然后还有个字,“鸿”。这个字应该挺清楚的吧,大雁啊。可是也有聪明人觉得这也是癞蛤蟆。这是闻一多说的,说这不是个“鸿”字,而是“苦蠪”两个字合一起念出来的。“苦蠪”就是癞蛤蟆。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口音。

总共十二句诗,癞蛤蟆一词出现四遍,这叫什么事儿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典故大概就是这里出来的,哈哈。

关键词(Tags): #读一点诗经#读万卷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