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掘墓——北方战争中的波兰-1 -- 路人癸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经过古斯塔夫·阿道夫训练出来、又在三十年战争淬炼过的瑞典军队将所有的对手一一击败。而那个年仅18岁的国王、那个游手好闲不干正事的纨绔子弟,似乎在一夜之间突然成为一名欧洲一流的统帅,他带领他的军队在里加和荷尔斯泰因分别击溃了萨克森和丹麦的军队,丹麦在荷兰和英国的压力下甚至不得不和瑞典媾和。随后,彼得一世所带领的3.5万军队在纳尔瓦一战中又惨败给了瑞典人。
纳尔瓦一仗打得确实很丢人。1700年9月23日,信心满满的彼得来到纳尔瓦并对这座城市发起了进攻,但很快他就惊异的发现,这座兵力并不多(八千来人)的城市很难攻下——一方面是城防坚固,另一方面是,俄军炮兵的训练实在太差了。
事实上,俄军当时的战斗力,除了彼得自己带出的两个团,全军的战斗力都极为低下,被看成精锐部队的射击军稍好一点,至少他们还擅长政变。军队中的军官许多都是外国人,这些老外有的连俄语都不会说——其中甚至包括这支军队的统帅查理-欧仁·德·克洛伊元帅!
见攻城无望,彼得本来希望通过长期围困拿下纳尔瓦,但是让他吃惊的是,本来应该被耽搁在丹麦的卡尔十二世先后了击溃萨克森和丹麦后,又率领军队回援纳尔瓦!这一消息让彼得陷入了恐慌,他交出了指挥权,带着几个亲信丧魂落魄的逃离了营地。大致同时,卡尔十二世带着一万多名已经疲劳的援军赶到了战场。在到达的第二天,卡尔十二世就用两个纵队的兵力进攻俄军营地,在半个小时之内俄军彻底崩溃。逃跑的骑兵大批大批的淹死在纳尔瓦河里,而步兵挤向纳尔瓦河上的两座桥,结果桥也被压塌了。而卡尔十二世害怕这些人背水一战做困兽之斗,据说在夜里又派人给这些溃兵把桥搭起来了。(应该说这个思路和赵充国是一致的——《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赵充国征先零羌,先零羌被击败欲渡湟水逃跑,赵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于是汉军大胜,缴获无数。——但是帮敌人架桥,这个举动真的很让人无语……)俄军损失一万多人,外加全部的火炮、一百多面国旗和军旗。以克洛伊元帅为首的大批军官和贵族被俘虏。
纳尔瓦一战后,瑞典人志得意满,他们用各种方法嘲笑彼得。比如,他们铸造了一个纪念章,上面是丢了佩剑和帽子正在哭哭啼啼逃跑的沙皇,旁边还刻着《圣经》的一句话“他走出去后,便悲伤的哭了。”至于俄国士兵,则是一帮“勇气和青蛙肚皮上的汗毛一样多”的懦夫。
当然,其实不是所有的俄军都这么不堪一击。彼得自己训练出来的两个团——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和谢苗诺夫团其实还是很能战斗的。但是毕竟独木不成林,失败后的彼得虽然一度彷徨绝望,甚至希望通过其他国家和瑞典和谈。当然,失败者的乞求只能收获嘲弄。而彼得也很快从绝望中恢复过来,他重新开始招募和训练军队,从外国大量采购武器,同时建造了钢铁厂,甚至征用了所有教堂1/4的钟用来铸造火炮。俄国全国都为战争动员起来了。
其实,彼得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否则他也不会走上沙皇的宝座。
1676年,当彼得的父亲、沙皇阿列克谢一世逝世后,沙皇的宝座被交给了他体弱多病的儿子费多尔,即费多尔三世。但是权利落到了他的姐姐——索菲亚公主手中。她就是《鹿鼎记》中“鄂罗斯国摄政女王苏飞霞固伦长公主殿下”的原型,不过据记载她其实一点都不漂亮,完全是一个又胖又丑陋的女人。
索菲亚公主画像(作者列宾)。不知道读者看了什么感觉?反正我对韦爵爷的佩服程度有又上了一个层次……
虽然不漂亮,但是,索菲亚却对权力有着天生的渴望。在1628年费多尔死后,贵族们本来已经选择10岁的彼得为沙皇,但是这就意味着,索菲亚要把权力交给彼得的母亲以及她的娘家纳雷什金家族。为此,她和射击军串联突然发起政变。在政变中,射击军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死了很多贵族并分尸,其中包括比如彼得的舅舅伊凡·纳雷什金,有些人甚至是在彼得(还有她的母亲以及异母兄弟伊凡)面前被极端残忍的杀死。——插一句,童年的这段经历也使得彼得的性格中始终带有残暴的一面。接着,另一名皇子、彼得的异母兄弟伊凡被选为第一沙皇(称伊凡五世),彼得被挤成了第二沙皇,而索菲亚则成为摄政。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两个沙皇。随后,还是个孩子的彼得则被排挤到乡下,整天在村子里和一大帮年龄相当孩子玩打仗的游戏,但是若干年后索菲亚才发现,这帮在外国侨民指导下拿着真刀真枪“做游戏”的孩子已经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这帮孩子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彼得的左膀右臂,同时也训练出了彼得最初也是最精锐的部队——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和谢苗诺夫团,即所谓的“少年游戏兵团”。)当索菲亚和彼得的矛盾激化后,索菲亚试图提前下手杀死彼得,但是彼得却趁着夜色逃到修道院,并且在这里最终和他的姐姐彻底摊牌。最终就连射击军也倒向了彼得,而失败的索菲亚则被送进了修道院。此后虽然还是两个沙皇,但真正的掌权者从索菲亚变成了彼得。
这就是彼得的少年——最初他是失败者,但是在鲜血和尸体面前他并没有消沉,而是一直潜伏着,在暗中注视着自己的姐姐,看着好大喜功的她一点点消耗掉自己的威信,同时暗暗的增加自己的实力,最终将实力的天平完全扭转。——当然,这个计策其实也不算新鲜,当年司马懿也曾为迷惑曹爽而长期装病,最终在曹爽对自己放松戒备时一举剪除曹爽一党。不过不要忘记,司马懿起事时已经70岁,而彼得则是17岁。
彼得一生中的失败很多,但是每一次他都能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并奋起直追,最终,他几乎每一次都能将曾经击败自己的对手彻底打垮。他的敌人是他最好的老师。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可以在1695年围攻土耳其人占领的亚速遭到惨败后,在第二年就以几乎是变戏法的速度拉出一支舰队并一举攻克亚速;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可以在纳尔瓦的失败后,最终又攻下这座城市,并最终取得北方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纳尔瓦的失败后,彼得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整顿军备上,全国如同一个大兵营一般运作起来,以防瑞典军的进攻。而对他来说幸运的是,瑞典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训奥古斯特二世上。在卡尔十二世这位少年英才的带领下,瑞典的蓝色旗帜在一个又一个波兰城镇上升起——1702年5月14日,瑞典占领华沙,随后,波兹南、克拉科夫等重要城市都先后被瑞典军队占领。
问题是,波兰挨打纯粹是奥古斯特二世一个人惹的祸,许多大贵族是极端不支持的。于是在瑞典的支持下,1704年7月12日,在卡尔十二世的指挥下,一部分波兰贵族在华沙结成同盟,宣布废黜奥古斯特二世,由波兹南督军——斯坦尼斯瓦夫·列什琴斯基任新的波兰国王。但奥古斯特二世拒绝退位,于是波兰也出现了两个国王并立的情况。而随后,俄国支持下的、忠于奥古斯特二世的波兰贵族们也集合起来并结成了同盟。在1704年8月30日,彼得和波兰的中小贵族在纳尔瓦签订条约,直到这时波兰才正式加入战争。在条约中,彼得慷慨的承诺,在战后波兰将获得立夫兰等地的领土——当然,这只是一个支票而已,至于波兰人是否能兑现,这并不是他们说的算的。
但是奥古斯特真的是将废柴发挥到了极点——“强力王”同学在战场上的本领可是真的比他在情场上差得多,就像一只兔子一样被瑞典人追着跑。而追兔子的卡尔十二世本着一不做二不休的精神,在1706年又接着打到了萨克森。彼得试图支援奥古斯特,但是在格罗德诺一战中五万俄军又被瑞典打败。最后,奥古斯特二世终于被彻底打服了——10月13日,被吓破了胆的奥古斯特二世和卡尔十二世在阿特兰施塔特签订了和约,他宣布放弃波兰王位,承认列什琴斯基为波兰国王,并断绝和俄国的同盟关系,等等。为了自保,奥古斯特二世甚至将彼得当年赠给他的宝剑也转赠给了卡尔十二世。彼得对他这个盟友曾经无奈的评价道:“我给了波兰国王许多钱,换回的却只有灾祸。”——从这一点上看,奥古斯特二世既不像波兰国王,也不像萨克森选帝侯,倒是很有意大利军人的风采。
波兰倒下,就意味着彼得失去了最后的盟友。这也就意味着,瑞典和俄国这两个宿敌也要迎来最终的决战了。
【好吧我承认,中间一段稍微有点煽情……】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破笔记本上只有帝国2的人表示情绪稳定…… 1 路人癸 字0 2011-03-13 00:53:19
🙂好文啊,谢宝 1 什刹海良民 字135 2011-03-12 01:49:22
🙂献花支持。 1 逸凡 字0 2011-03-10 23:28:17
🙂掘墓——北方战争中的波兰-2
🙂啊,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很凶悍很坚定很能打的一支部队啊 2 苏芬以北 字34 2011-03-13 00:56:05
🙂嗯,阅兵常用曲目之一 路人癸 字0 2011-03-13 01:04:36
🙂感觉是瑞典国王是战术胜利,战略失败 3 A9411004 字200 2011-03-10 02:39:48
🙂他就是个项羽的欧洲翻版 2 青山永乐 字146 2011-03-12 05: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