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掘墓——北方战争中的波兰-1 -- 路人癸

共:💬53 🌺4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掘墓——北方战争中的波兰-4

波尔塔瓦之战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局势。欧洲各国在向彼得祝贺的同时也都意识到,曾经被整个欧洲嘲笑的俄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人不安的强大对手,而曾经无敌于天下的瑞典已经如同明日黄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了。在战场上,丹麦和萨克森再次加入了北方同盟,而波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瑞典扶持上台的列什琴斯基马上逃走,而在我们视野中消失了很长时间的“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也重新被扶上了波兰国王的宝座。

为了安抚这位追随者,彼得和他的这位朋友举行了一次友好的会谈。据说,在这次会见中,为了羞辱让奥古斯特二世,同时又不让他在面子上太过不去,彼得佩戴了那把他曾经赠给奥古斯特二世的宝剑——这把宝剑曾经被奥古斯特二世送给卡尔十二世,但是在波尔塔瓦战场上,彼得再次把这支宝剑拿了回来。

当然,其实奥古斯特二世难堪不难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次战争后,曾经强大的波兰也风光不再,只能成为俄国的附庸。

虽然波尔塔瓦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北方战争并没有结束。所以我们还是先要跟着彼得大帝结束他的征程,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波兰。

首先说彼得大帝。在波尔塔瓦战役之后,彼得的胜利之路其实并不平坦,1711年,彼得率兵进攻收容了卡尔十二世并站到瑞典一方的奥斯曼帝国,但是他的军队却由于冒进,在普鲁特河(现为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界河)畔遭到围困,如果不是叶卡捷琳娜贡献出自己的珍宝贿赂土耳其人从而签订和约,可能彼得真就回不来了。这也一度使得欧洲对彼得、对俄国开始怀疑。

不过一次失败对彼得来说不算什么大事儿,毕竟他受到的挫折已经够多了。随后,彼得在对瑞典的战争中继续连续取得胜利——

1713年,彼得开始进攻芬兰这个被他成为“养育瑞典的乳母”的地方。很快俄军就占领了包括赫尔森福斯(今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在内的芬兰的大片地方。而以圣彼得堡为起点,彼得的海军也开始登上了战场。在1714年4月的甘古特海战(或称汉科海战)中,曾经不可一世的瑞典海军和他们的陆军一样,也遭到了惨重的打击。在此战中,瑞典有十艘战舰被俘。在某种程度上,甘古特海战可以称为海上的波尔塔瓦之战。在随后的战斗中,绝大多数芬兰领土都被俄军占领。

1716-1717年,彼得第二次访问欧洲,希望和各国建立反对瑞典的联盟(同时他的好学、好奇和和疯狂、胡闹又一次让所有的东道主苦不堪言)。他虽然没有彻底说服法国,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经把对波兰已经觊觎已久的普鲁士以及汉诺威成功的拉到了自己一边,两国在1715年对瑞典宣战。

不过,事实上最重要的参战者,还是俄国自己。1718年,也就是彼得回国处理叛逃的阿列克谢太子的问题同一年(阿列克谢在被判死刑后死在狱中,据说是彼得亲自下手杀死了他),年仅36岁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在对丹麦-挪威的战斗中头部中弹,当场阵亡。有人说他是战死的,有人则说他是被他的妹夫杀死的。无论如何,瑞典这位年轻的统帅离开了人世,而他还带走了瑞典复兴的任何可能。这个曾经诞生了古斯塔夫·阿道夫和线式战术的强国从此彻底退出了大国舞台,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一个爱好和平的中立国的身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斯德哥尔摩的卡尔十二世雕像。他的左手指着的正是俄国的方向。

卡尔十二世的妹妹乌尔里克·艾利奥诺继承了瑞典的王位。她终止了一切和俄国的谈判,于是瑞典和俄国的战争还要继续下去。但是,此后战场形势对瑞典极为不利,俄军如摧枯拉朽一般不断取得胜利。1719年,俄国一支登陆部队甚至进攻到距离斯德哥尔摩仅有18公里的地方。虽然此后很多国家,甚至包括不久前还和俄国站在一起的英国都由于担心俄国过于膨胀而站到了俄国的对立面,英国和瑞典的海军还一同对俄国目标展开了一次联合军事行动,结果他们成功的炸掉了几间俄国的木质的平房和浴室——这点可怜的战绩理所当然遭到了彼得的奚落和嘲笑。但是瑞典人很快发现,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盟友虽然很好很强大,但是一碰上一个不黄很暴力的邻居,再强大的盟友即使有心也够不着啊,为你两肋插刀?不在你两肋上插刀就算很厚道了。

(不得不感叹一下,在这一点上,瑞典人比波兰人强的太多了。波兰人这么些年,好像从来没有一个人看明白这一点,要不然二战的时候也不会成为约翰牛和高卢鸡的静坐战的牺牲品。差距啊……)

在一次次的陆战和海战后,瑞典终于彻底承受不住了。最终,1721年《尼施塔特和约》的签订,使得俄国最终以胜利者的身份给这场战争画上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无比圆满的句号。俄国获得了英格里亚(圣彼得堡一带)、爱沙尼亚、利沃尼亚和卡累利阿,在波罗的海沿岸从此有了出海口。(此前圣彼得堡虽然被彼得定为首都,但在法律上这里仍然是瑞典领土。因此,圣彼得堡恐怕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建立在敌国领土上的首都。)以此为标志,俄国以强国的身份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而丹麦和后来赶上来的普鲁士和汉诺威也得到了一块地盘。

北方战争的胜利给彼得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他在一封信中写道:“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七年,而我们花了三倍的时间。感谢上帝,我们的成绩可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当他乘船回到彼得堡时,人们看到魁梧的沙皇站在船头挥舞着手绢,高声叫道:“和平!和平!”在一系列狂欢和庆祝活动后,他被授予“国父”和“大帝”的称号,他的头衔也从沙皇变成了全俄罗斯皇帝(但是此后按照习惯,一般还是将俄罗斯皇帝称作沙皇。)

——嘿,等等,波兰呢?那个天赋异禀的古斯塔夫二世呢?我们这本书不是讲波兰的吗?

呵呵,确实是的。不过和春风得意的彼得大帝相比,情场得意的“强力王”在政坛上可是非常非常的憋屈。

下面的桥段其实我们前面提过——话说古斯塔夫二世重新登上波兰王位后,痛感波兰民主制度的不足,希望建立萨克森一样的专制制度,于是进行了不得人心的改革。为了深化改革促进发展,1713年,古斯塔夫二世很“强力”的把他的萨克森军队开进了波兰。结果心怀不满的波兰贵族也以眼还眼进行了武力反抗。1715年,波兰内战爆发。

为了稳住自己这个盟友,彼得不得不出手进行了干预。最后,1716年11月,奥古斯特二世和波兰贵族在华沙签订条约,重申了萨克森和波兰只是王朝联合的关系,奥古斯特加强王权的努力彻底失败。彼得本人则成了华沙条约的仲裁者和保证人。

从华沙条约开始,俄国越来越多的以保护人的身份开始干涉波兰的内政。——我估计,这时的彼得一定是心花怒放,因为这个盟友越是废柴,他就越容易干预波兰的事务,而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子孙们可以更加轻松的瓜分这块外强中干的肥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只怕猪一样的队友”也并不全面——只要牙口好,这样的队友当然是越多越好……

为了更好的消化波兰这块肥肉,1720年,俄国和普鲁士签订波茨坦协定,保证波兰的政治制度不变,以便更好的按照他们的意愿主宰波兰(后来奥地利也加入了这个协定)。

至于北方战争?呵呵,对不起,虽然波兰也是参战的一方,虽然在早期波兰是主要的战场,虽然当年彼得信誓旦旦的说要在战后将里夫兰交给波兰,但是到了1721年,一切都此一时彼一时了。波兰被拒绝参加和会,而俄国也很愉快的忘记了当年的承诺,将甜美的胜利果实一个人吞下。经过了长期战争的摧残却一无所得,这一切对波兰来说很不公平。是的,非常不公平。可惜,这就是政治,没有实力的国家是永远没有公平可言的。

如果说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给波兰的墓穴挖了第一锹土,那么我们可以说,在1721年,波兰的墓穴在彼得大帝的手里正式竣工。从此之后,对日薄西山的波兰来说,什么时候灭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正如恩格斯所说:“彼得大帝有步骤地毁坏了波兰,他的继承者只要伸手去拿就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