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能说的秘密,续

战后不长一段时间里,英国似乎没有加入核竞赛的意思,对于艾德礼政府来说,制造原子弹即昂贵又困难。许多关键岗位上的大臣都反对参加核竞赛。要不是战后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的爱国愤青之心,兴许英国也就无核化了。但是贝文受不了美国的外交部长在他面前摆架子。他对自己的同事们说,决不能让日后任何一位英国外交大臣遭受这样的对待。此事事关国体。“这东西我们必须弄一个,多少钱都得花。米字旗一天不印在这个倒霉玩意儿顶上我们就一天不算完。”*23*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远比对外宣传的口径还要艰苦。丘吉尔曾经与罗斯福签署过一个战时协定,内容是两国在使用核武器之前均需征求对方同意。与核武器相关的情报要进行分享。英国不会在未经华盛顿同意的前提下发展民用核能。1946年的麦克马洪法案禁止了核技术信息的分享,标志着美国人正式撕毁了这一协定。战后艾德礼曾试图恢复与美国在核武器方面的合作,但是白宫对他的来信置之不理,美方持有的那份丘吉尔-罗斯福协定也恰逢其时地遗失在了如山的文牍深处。伯明翰的落难科学家取得进展后不过几年,英国在核武器领域就远远落在了美国后面,而且根本得不到美国的帮助。

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决定成为了绝顶机密,就连此时身处反对党的丘吉尔也不知道。他后来在下院发言称:“直到我就职之前都不知道,这个社会主义政府不光为了研究而造原子弹,还花了上百万英镑建造可以批量生产原子弹的工厂。”尽管战争结束仅仅几个月之后苏联威胁论就提上了日程,但是内阁委员会的文件从一开始就反应了一个有趣而明确无误的事实,即有关原子弹的争论当中苏联威胁论并不占据中心位置。绝大部分争论都是关于美国人的。在贝文就职期间,原子弹意味着英国的地位与老式的骄傲。

然后原子弹又成了关乎全球战略的关键,对美国施加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响应战败的海军部发出的号召,文官体系也直白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物质层面上英国已经不再是一流强国了。美国与俄国早已在人口与物质财富方面超过了我们。更不用说还有加拿大、印度与中国之类的国家……假以时日也终将超过我们。”但是超大威力的氢弹正在改变全球军事态势,“如果我们拥有此类武器,美国人将不得不对我们的意见加以重视。这一点也适用于我们在其他国家眼中的地位,例如德国,以及埃及之类较弱的潜在敌国。它们将会害怕我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核打击。”文官们冷酷地总结道,“这将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优势……”*24*

白厅的情报系统很早就警告各位大臣,美国有可能在俄国的核能力尚未发展到足以发动报复的水平之前就先发制人,对俄国进行打击。这样一来身处德国前线的英军就成了靶子,英国也将卷入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英国的决策者们认为,如果英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核国家,可能更容易劝说美国保持克制。1947年夏天,一座钚生产工厂极为机密地在位于坎布里亚海岸附近的文治克耳破土动工。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过的英国科学家威廉.佩尼(4)则开始主持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几年之后,伯克郡一个名叫奥尔德玛斯顿的小村庄就成为了英国核武项目的基地。这里坐落着十二世纪的教堂,分布着烧砖工人的棚屋,还有罗马时期的工事环绕四周。村民们原本指望在附近的飞机场关闭之后能过上清净日子,现在他们只能另做打算。自然,花在国防与国体上的钱越多,花在新耶路撒冷上的钱就越少。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Penney,_Baron_Penney

*22* Arthur Herman, To Rule the Waves, Hodder, 2004

*23* Peter Hennessy, Never Again: Britain 1945-1951, Jonathan Cape, 1992

*24* CBA 134/1315 PR (56)3, 1 June 1956, British Document on the end of Empire, ed. David Goldsworthy, HMSO, 1994

通宝推:抱朴仙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