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回应老广----以歼20为支撑发动对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冷战 -- 思想的行者

共:💬18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回应老广----以歼20为支撑发动对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冷战

老广在帖子中谈到了丢弃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价值观的防御性的性质,即丢弃该原则导致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扩大的影响。

但是实际上从更大的视角来看,随着美国的伪民主冷战---美国在解体苏东以后继续对发展中国家实施“颜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冷战的延续,即利用美国的宣传机构伪装出来的美国理念---意识形态的崇高形象策动他国的动乱,与对苏东的冷战对比,唯一的区别是不再有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内容,但是其用于颠覆他国政权为己所用的一整套手法--诸如资助机构援助对象,媒体报道方式等等都是一样的

美国的伪民主冷战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人对冷战工具的操纵已经达到了驾轻就熟的地步。

实际上从战后的国际形式的变幻来看,使用硬实力来强行的推进特别是企图用硬实力来获取霸权的方式基本上趋于失败

从美帝在朝鲜的失败,再到美帝在越南的失败,再到苏帝国在阿富汗的失败,再到美帝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足深陷来看,企图通过硬实力来达成自己的霸权目的不是失败就是遭到严重挫折。

美帝在越南领略到了毛泽东的游击战的威力以后,加大了对软实力或者说软攻击力的培育,成果非常显然,就是苏联的轰然倒塌,连中国在1989年都差一点倒下。

软实力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核子武器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

那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扩大,是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

wxmang们鼓吹中国需要继续走扩张道路---是一种类似于现在的法国美国对利比亚军事干涉的硬扩张道路,我在前面对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的简要概括中已经说明了,这样的军事扩张---硬扩张是非常危险的

且不说今天的中国其实依然在科学技术方面相对弱小,与很多国家有不对称的劣势,就是中国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科技达到了当年的苏联和今日的美国对其作战对象的不对称领先的程度,中国要强硬推进,会有多好的结果呢?

实际上,毛泽东在建国以后,以最大的无私推动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给今天的中国一笔沉甸甸的软实力的资产,而这笔资产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开了花,使得中国成功的重返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这是一个崇高的国际地位。

当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以后,中国需要大力的推进的是什么呢?---当然以歼20为代表的军事技术当然是需要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的是外柔内刚还是锋芒毕露甚至是霸王硬上弓?

歼20为代表的中国军事力量是中国的内刚的保证,而在推动国际关系上,中国需要的是弘扬中国价值观,推进全球科学发展理念,和谐地球理念等等--这是文化方面的传播,中国也需要中国的投资中国的人才,中国的技术走出国门,推动他国的经济的发展,并且在充分辩论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经济的方面。

经济和文化两翼齐飞,这就是中国的软实力拓展的有效路径。

而中国的软实力的拓展必然遭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霸权的阻挠,说具体一点就是美国的阻挠

美国现在在全球推广以伪民主为代表的伪政治学,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伪经济学,通过搞乱他国的政治和经济牟利,而中国的软实力的扩张,显然需要推广中国的政治学,中国的经济学,中国的政治经济价值观,两个大国之间的软实力的冲突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正视这样的必然的实际上早就存在的(目前主要是美国进攻,而中国的防御仅仅是基本稳住阵脚)的软实力的冲突,调集自己的软实力进行反击。

用软实力反击有一个好处就是将两国的矛盾更多的局限在软实力的空间中爆发,而尽可能的规避双方军队的直接的交火,毕竟地球相对于两国的核武库而言还是脆弱的。

美国自从越南战争失败以后实行软实力攻击的战略转向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美国的鼓吹的民主和经济模式的虚假性也越来越鲜明的暴露在全世界的面前,而随着美帝本国制造业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导致的美国国内矛盾的尖锐化,美帝对中国的软战争---经济战金融战肯定将极其猛烈,中国迫切的需要积蓄力量开始反击了。

而这个反击,显然的首先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下手,对老广对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弃权的看法,我至少是原则同意的(可能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不够了解),而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反击,显然中国自己首先要做遵守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的模范。

中国的反击会取得成效吗?会取得多大的成效?

我敢断言,在中美的软实力冲突中,中国必胜,而美帝的下场是不是像苏联那样的轰然倒塌、分裂,取决于他对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忽悠的深度广度,如果他忽悠得太厉害了,那也就只有流水落花一样,往日的繁华成为一场春梦。

通宝推:一笑万山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